阎小芳;李艺红;杨艺芳;白美蓉;张瑾;陈青青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的相关性,为改善孕妇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产检的孕晚期孕妇60例,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60例孕妇中睡眠障碍者1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67%,PSQI总分为(11.84±3.19)分;孕妇SDS与SAS标准总分分别为(38.21±10.78)分、(35.10±10.63)分,其中7例存在抑郁症状、11例存在焦虑症状、3例同时存在抑郁与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67%、18.33%、5.00%;有睡眠障碍的孕妇SDS与SAS评分均高于无睡眠障碍孕妇(P<0.01);Spearman相关分析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SDS和SA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
作者:吴喜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探讨ONSD与颅内压(ICP)增高的关系及ONSD在判断ICP增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于脑室内置入ICP监测探头,按ICP高低分为ICP正常组(ICP< 20 mmHg)和ICP增高组(ICP≥20 mmHg),其中ICP正常组25例,ICP增高组45例.两组均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氧疗、止血等治疗,并视病情予脱水及手术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进行床旁超声测量ONSD并于同一时点记录有创ICP值,分析超声测量ONSD与ICP的关系.结果 ICP正常组患者治疗前ICP及眼球后3、5、7 mm测量点ONSD值均低于ICP增高组(P<0.05或P<0.01);治疗后,ICP增高组患者ICP及眼球后3、5、7 mm测量点ONS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CP正常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ICP正常组患者手术治疗率低于ICP增高组(P<0.01);ICP正常组患者总体预后优于ICP增高组(P<0.01).结论 ICP增高患者预后差,ONSD值变化能反应ICP的变化,床旁超声测量ONSD值对判断ICP增高有价值,可用于ICP增高的判断.
作者:何绍珍;邱陆阵;郑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寒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组41例则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长抑素(SS)水平升高,胃泌素(GAS)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SS水平更高,GAS更低(P<0.01);患者总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更低(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更好地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关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时NIHSS、GCS、ADL评分及血清VEGF和MMP-9含量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GC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l);研究组ADL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VEGF和MMP-9含量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值得研究.
作者:杨建;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测定并对其相关性展开研究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探查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内异症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内异症和无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VEGF、TNF-α水平,研究上述指标与内异症的分期(rAFS)的相关性及VEGF含量与内异症组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关性,探讨内异症发病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液中VEGF、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rAFS分期下腹腔液中VEGF、TNF-α的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的VEGF水平与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变化,尤其在月经期时达到高峰.结论 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内异症发生发展和相关病因,为临床医师选择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造福更多内异症患者,发展前景乐观.
作者:梁小玲;林文英;刘琼珊;陈曼娜;王少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2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组则实行综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综合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综合治疗组患者的Wards三角区、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骨密度等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 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促进钙质吸收、止痛、性激素替代及体内钙代谢调节等综合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可以使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医疗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卢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监测(Narcotrend,NT)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于我院住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治疗的ASA Ⅰ~Ⅱ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5,60 ~70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麻醉趋势组(N组)和临床组(C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N组根据麻醉趋势指数(NI)调节麻醉深度,C组根据临床体征调节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及苏醒时间、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VAS评分和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插管后3 min(T3)时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N组T2、T3时血压、心率相较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N组与C组切皮时(T4)、术中(T5)、术毕(T6)、出室(T7)SBP、DBP、HR均无明显差异(P>0.05).N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较C组明显减少,N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问较C组明显缩短,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延迟等不良反应,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arcotrend能较准确的反映麻醉深度,对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期的脑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汪桂萍;姚勇华;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3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安连;邸军;王国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颅骨修补时间不同将患者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各39例;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6~8周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晚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13周实施颅骨修补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后30 d早期组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晚期组(P<0.01).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治疗在胸壁结核术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壁结核术后住院患者,共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胸壁结核术后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吡嗪酰胺,1次/d;0.5 g乙胺丁醇,1次/d;0.3 g异烟肼,1次/d),观察组患者加用胸腺五肽(静脉滴注胸腺五肽80 mg,1次/d)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第5d时的创面处结核杆菌浓度、IL-6、IFN-a、淋巴细胞、TNF-a、PDGF浓度等,并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远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浓度、IL-6、IFN-a、TNF-a、PDGF浓度小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水平大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治疗在胸壁结核术后能显著提高降低创面局部结核杆菌浓度,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结核复发.
作者:周雨;梁雄斌;游长胜;廖应龙;杨平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微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CRP、TNF-α、IL-6、IL-17、IL-2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两组治疗前血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SRD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相对于单纯血液透析可有助于清除血内炎症介质,改善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
作者:陈锦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血培养分离的70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12株(58.9%),革兰阳性菌278株(39.7%),真菌10株(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5% (5/3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高达68.6%(105/153).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呈敏感,但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屎肠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酪黄/母鸡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37.1% (65/175)和22.5%(16/7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敏感,敏感率均>99%.结论 应实时监测血培养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而指导抗感染治疗.
作者:林永年;何秀华;苏智军;郭如意;朱焱;陈素梅;林孟新;高艺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2例,均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服药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采用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分析仪测定,并根据所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43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2.58%,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低于敏感组(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cTnI和高三酰甘油与氯吡格雷抵抗有明显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经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2.58%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均可影响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作者:张宁;王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战地救护是指在实战和训练过程中对负伤的参战人员进行及时的通气、止血、包扎等急救,使伤亡减少到低程度的一系列救护过程.当今高科技装备条件下,战争武器的杀伤力强,造成伤员多、伤情种类多.以海湾战争为例,从1991年1月17日~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和高技术优势,对伊拉克进行持续38 d的打击.伊军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事实充分说明,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下,武器越来越先进,杀伤力越来越大,导致伤员伤类多、伤情复杂[1].因此,广泛开展战地救护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结合战场实际情况,提出几条日常战地救护训练具体做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旭;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酮症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无酮症糖尿病患者56例(无酮症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酮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无酮症组相比,酮症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酮症组患者淀粉酶、甘油三酯及血钾明显升高,血钠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相关性较强,辅以影像检查可提早诊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申露;胡冰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青光眼中常见的类型,约占65%左右,该病常发于老年人,临床特征主要为疾病隐匿,进展缓慢,且发病早期视力不受影响,容易被忽略,中晚期时会出现视物模糊,造成错失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1].新调查发现高度近视患者中出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远远大于正常的人群,其原因可能是当患者眼压在长期的高位条件下同时引起眼屈光状态的改变,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2].因此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度近视各自的临床特点和相互联系,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高度近视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李威;王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右、前后和头足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均能减小一定的摆位误差,但观察组的摆位误差以及无论受到呼吸运动影响大小如何,均能大程度的减小误差,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不仅能减小摆位的误差,还能提高放疗提高精准度,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司小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异常人群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糖异常者120例,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1年后观察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组TC、TG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FPG)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baPWV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05);ABI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血糖异常人群的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韩静;李亚伟;翟书梅;卢宝金;王兆奇;苏瑞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可以减少应激反应,缩短卧床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术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兰;陈阳玉;吴玉莲;吴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博来霉素(Bleomycin,BLM)为氨基糖肽类抗肿瘤抗生素,含有10余种有效成分,主为BLMA2,BLM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在临床土已应用多年,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等机制明显地抑制肿瘤的生长[1].主要对皮肤恶性肿瘤,头颈部、食道、肺、宫颈等癌肿以及恶性淋巴瘤等有效.
作者:丁丽;梅俊辉;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