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珍;邱陆阵;郑文婷
目的 探究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稽留流产行刮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行刮宫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显著缩短(P<0.01),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闭经、宫腔粘连及流产不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两组阴道流血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稽留流产刮宫术后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月经复潮,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故提倡应用.
作者:王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外伤导致昏迷患者在昏迷前和昏迷后行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方法 将68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昏迷前组(昏迷前手术,共40例)和昏迷后组(昏迷后手术,共28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昏迷前组患者疗效优于昏迷后组(P<0.05);昏迷前组患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昏迷后组(P<0.01).结论 老年颅脑外伤导致昏迷患者,在昏迷前行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方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ICMHF)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ICMHF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联合rhBNP治疗,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rhBN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过程中,LVEF指标均呈升高趋势(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05);BNP及hs-CRP指标均呈降低趋势(P<0.05或P<0.01),治疗8周、16周及24周后.观察组BNP及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ICMHF的治疗过程中,参附注射液联合rhBNP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珩钦;顾浩铨;贡树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血培养分离的70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12株(58.9%),革兰阳性菌278株(39.7%),真菌10株(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5% (5/3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高达68.6%(105/153).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呈敏感,但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屎肠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酪黄/母鸡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37.1% (65/175)和22.5%(16/7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敏感,敏感率均>99%.结论 应实时监测血培养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而指导抗感染治疗.
作者:林永年;何秀华;苏智军;郭如意;朱焱;陈素梅;林孟新;高艺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经纵裂入路、额下入路两种显微切除术对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纵裂入路组(46例)和额下入路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效果均良好,纵裂入路组有效切除总有效率为91.30%,额下入路组切除总有效率为86.9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纵裂入路组明显高于额下入路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纵裂入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额下入路组(P<0.05).结论 经纵裂入路、额下入路两种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均有明显疗效,但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林锦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在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对比,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P <0.01).结论 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颅骨修补时间不同将患者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各39例;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6~8周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晚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13周实施颅骨修补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后30 d早期组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晚期组(P<0.01).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青光眼中常见的类型,约占65%左右,该病常发于老年人,临床特征主要为疾病隐匿,进展缓慢,且发病早期视力不受影响,容易被忽略,中晚期时会出现视物模糊,造成错失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1].新调查发现高度近视患者中出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远远大于正常的人群,其原因可能是当患者眼压在长期的高位条件下同时引起眼屈光状态的改变,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2].因此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度近视各自的临床特点和相互联系,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高度近视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李威;王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战地救护是指在实战和训练过程中对负伤的参战人员进行及时的通气、止血、包扎等急救,使伤亡减少到低程度的一系列救护过程.当今高科技装备条件下,战争武器的杀伤力强,造成伤员多、伤情种类多.以海湾战争为例,从1991年1月17日~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和高技术优势,对伊拉克进行持续38 d的打击.伊军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事实充分说明,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下,武器越来越先进,杀伤力越来越大,导致伤员伤类多、伤情复杂[1].因此,广泛开展战地救护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结合战场实际情况,提出几条日常战地救护训练具体做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旭;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焦虑及疼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及疼痛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指标均有上升(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焦虑指标均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有吞咽不畅、反流、腹泻发生,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缓解焦虑,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阎小芳;李艺红;杨艺芳;白美蓉;张瑾;陈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非脱垂子宫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两年时间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全切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指征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中记录观察指标,在术后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观察指标上存在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可根据患者不同病例指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辅助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治疗范围广,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子宫较小且盆腔无粘连的患者.
作者:杨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评分分为重型组32例、中型组30例和轻型组18例.根据80例患者入院内1周内有无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将其分为有迟发性血肿组29例和无迟发性血肿组51例.各组患者入院后8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APTT、PT、TT及D-二聚体.对比不同颅脑损伤程度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不同GCS评分患者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有、无迟发性血肿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结果 中型组、重型组APTT、PT、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APTT、PT、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型组(P <0.05);GOS评分预后较差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GGS评分预后良好的患者(P<0.01),APTT、PT、TT水平无差异(P>0.05);迟发性血肿患者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迟发性血肿患者(P<0.01),TT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相应改变,损伤越重,凝血功能越差,影响预后,应引起临床关注,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作者:叶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口服避孕药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术后联合应用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36例,术后联合应用曼月乐治疗,术后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术后3、6个月月经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口服避孕药,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能更好预防TCRP术后复发,并改善月经情况.
作者:陈誉;张迎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38例进行研究,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前方牵引器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牵引结束后,前牙反(牙合)解除,磨牙偏近中或中性关系恢复,面中1/3凹陷改善;治疗后患者SNA、ANB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SNB与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腔隙性脑梗患者248例,依靠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将伴有微出血灶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n=102),其余未伴有微出血灶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n=146).对两组患者开展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腔隙性脑梗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是否合并高血脂、高血压、抗血小板治疗、脑白质疏松程度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与自身病情存在相关性(P <0.05或P<0.01);通过多因素分析可知,腔隙性脑梗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程度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数目(P<0.05或P<0.01).结论 腔隙性脑梗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程度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数目.
作者:黄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我院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81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骨肽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酸末端前肽(PICP)水平升高,胶原羟基末端肽(CTX)则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患者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评分(VAS评分)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钱鸣雷;肖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时NIHSS、GCS、ADL评分及血清VEGF和MMP-9含量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GC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l);研究组ADL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VEGF和MMP-9含量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值得研究.
作者:杨建;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寒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组41例则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长抑素(SS)水平升高,胃泌素(GAS)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SS水平更高,GAS更低(P<0.01);患者总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更低(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更好地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关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MRC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患儿,均对其行MRC矫治器治疗.比较患儿矫治前及矫治1年后有效上颌长度(Co-A)、有效下颌长度(Co-Gn)、有效上下颌长度差(MXMD-DF)、上颌突距(A-Np)、下颌突距(Pog-Np)、上切牙突距(U1-A)、下切牙突距(L1-AP)、下前面高(ANS-Me)、舌长、舌高变化情况,并评价患儿矫治1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矫治1年后,Co-A、A-Np、U1-A、ANS-Me均高于矫治前(P<0.01),MXMD-DF低于矫治前(P<0.01),舌长变短、舌高增加(P<0.01).结论 在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儿中使用MRC矫治器,通过舌肌功能训练,舌肌产生的力传递到上颌骨前部,使上颌向前移动,矫正前牙反(牙合).
作者:许婉卿;丁志雄;戴秋婷;陈雅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微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CRP、TNF-α、IL-6、IL-17、IL-2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两组治疗前血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SRD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相对于单纯血液透析可有助于清除血内炎症介质,改善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
作者:陈锦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