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攻战斗中卫勤分队协同应把握的要点

刘劲松;李春英;张克勇

关键词:进攻战斗, 卫勤, 协同
摘要:未来进攻战斗将向全纵深、多方位、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武器装备更先进,杀伤破坏效能更强、战场救治趋于复杂化,这些都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随着未来作战力量规模小型化和力量编组合成化的发展,进攻战斗中步兵分队通常会得到卫勤分队的加强,认真研究步兵分队与卫勤分队的协同方法,对于提高卫勤保障效果,降低战损率,保证作战任务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00株血培养阳性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血培养分离的70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12株(58.9%),革兰阳性菌278株(39.7%),真菌10株(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5% (5/3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高达68.6%(105/153).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呈敏感,但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屎肠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酪黄/母鸡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37.1% (65/175)和22.5%(16/7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敏感,敏感率均>99%.结论 应实时监测血培养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而指导抗感染治疗.

    作者:林永年;何秀华;苏智军;郭如意;朱焱;陈素梅;林孟新;高艺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博来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博来霉素(Bleomycin,BLM)为氨基糖肽类抗肿瘤抗生素,含有10余种有效成分,主为BLMA2,BLM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在临床土已应用多年,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等机制明显地抑制肿瘤的生长[1].主要对皮肤恶性肿瘤,头颈部、食道、肺、宫颈等癌肿以及恶性淋巴瘤等有效.

    作者:丁丽;梅俊辉;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经纵裂入路、额下入路两种显微切除术对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纵裂入路组(46例)和额下入路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效果均良好,纵裂入路组有效切除总有效率为91.30%,额下入路组切除总有效率为86.9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纵裂入路组明显高于额下入路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纵裂入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额下入路组(P<0.05).结论 经纵裂入路、额下入路两种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均有明显疗效,但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林锦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用于Ⅲ期结肠癌的近远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探讨Ⅲ期结肠癌治疗中,腹腔镜完整肠系膜切除术(CME)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Ⅲ期结肠癌患者86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CME组)45例和对照组(开腹CME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局部复发率及3年后生存率.结果 观察者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腹腔CME手术治疗Ⅲ期结肠癌,能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局部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沙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清金制木法治疗呛咳80例效果观察

    呛咳,因呛而咳,属于特殊类型的咳嗽,外感咳嗽经久不愈、内伤均可导致.典型症状为患者突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咽痒或不痒,继发连续性干咳,或有痰但少量,或呈泡沫样痰,急促而短,呈现阵发性[1].本病西医止咳祛痰、消炎、抗过敏等往往疗效不理想,一般病程较长,7 ~30 d或更长.笔者临床应用刘保和老师呛咳饮[1]加减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68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在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对比,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P <0.01).结论 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婴幼儿肺炎感染类型诊断的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婴幼儿肺炎感染类型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78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39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微生物培养,并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情况.结果 经微生物培养发现,78例肺炎患儿中细菌感染有35例(44.87%),病毒感染40例(51.28%),其他3例(3.85%).病毒感染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2.56%)和细菌感染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肺炎感染诊断中实施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效果确切,特别是对病毒性肺炎阳性率较高.

    作者:黄丽琼;陈丽娟;詹燕婷;罗俐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因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于我院就诊的84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42例联合疏血通注射液,14 d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及Hcy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92.86%(39/42),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逵;刘国焰;吴海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麻醉深度监测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监测(Narcotrend,NT)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于我院住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治疗的ASA Ⅰ~Ⅱ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5,60 ~70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麻醉趋势组(N组)和临床组(C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N组根据麻醉趋势指数(NI)调节麻醉深度,C组根据临床体征调节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及苏醒时间、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VAS评分和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插管后3 min(T3)时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N组T2、T3时血压、心率相较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N组与C组切皮时(T4)、术中(T5)、术毕(T6)、出室(T7)SBP、DBP、HR均无明显差异(P>0.05).N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较C组明显减少,N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问较C组明显缩短,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延迟等不良反应,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arcotrend能较准确的反映麻醉深度,对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期的脑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汪桂萍;姚勇华;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脱垂子宫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非脱垂子宫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两年时间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全切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指征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中记录观察指标,在术后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观察指标上存在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可根据患者不同病例指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辅助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治疗范围广,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子宫较小且盆腔无粘连的患者.

    作者:杨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可以减少应激反应,缩短卧床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术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兰;陈阳玉;吴玉莲;吴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并接受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使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首次通气时间、肠道干预率、首次进食时间、布桂嗪使用率、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切口长度、肛门首次通气时间、肠道干预率、首次进食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肠道干预率及布桂嗪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李德强;杨为彬;车金辉;江涌;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给药方式在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不同的给药方式对于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接受置管溶栓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效果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以间断冲击疗法,对照组行以持续泵入疗法,分析两组溶栓前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不同的给药方式治疗,研究组D-二聚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治疗的给药方式,选择间断冲击的方式要明显好于持续泵入,值得推广.

    作者:祖旭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颅骨修补时间不同将患者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各39例;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6~8周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晚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13周实施颅骨修补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后30 d早期组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晚期组(P<0.01).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3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安连;邸军;王国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6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尿潴留发生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后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DVT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进而降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董秀清;陈琼;周楚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81例排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分析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造影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经排粪造影检查后显示,3例患者正常.78例有异常征象患者中,包括直肠前突49例(62.8%),直肠粘膜脱垂或内套叠40例(51.3%),会阴下移27例(34.6%),排粪终末直肠内积钡9例(11.5%),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6.4%),骶直分离3例(3.8%),内脏下垂2例(2.6%).结论 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冬梅;韩洪林;魏贤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右、前后和头足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均能减小一定的摆位误差,但观察组的摆位误差以及无论受到呼吸运动影响大小如何,均能大程度的减小误差,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不仅能减小摆位的误差,还能提高放疗提高精准度,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司小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异常人群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异常人群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糖异常者120例,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1年后观察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组TC、TG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FPG)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baPWV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05);ABI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血糖异常人群的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韩静;李亚伟;翟书梅;卢宝金;王兆奇;苏瑞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酮症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无酮症糖尿病患者56例(无酮症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酮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无酮症组相比,酮症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酮症组患者淀粉酶、甘油三酯及血钾明显升高,血钠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相关性较强,辅以影像检查可提早诊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申露;胡冰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