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干预对服毒自杀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王学勤;黄麦华

关键词:认知干预, 服毒自杀, 自杀患者, 应对方式, 应付方式, 因素影响, 消极行为, 服毒患者, 急诊科, 群体
摘要:服毒自杀多是在精神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严重消极行为.研究表明,自杀患者往往存在消极的应付方式[1].但对服毒自杀这一特殊的自杀群体的应付方式研究较少,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服毒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B群其他类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

    自从DSM-Ⅲ(《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诊断体系建立以来,将人格障碍作为独立的一轴发展成全新的诊断思路,与此同时开始了对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的关注和对轴Ⅱ各型人格障碍诊断的独立性的重新审视.

    作者:张天宏;肖泽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国内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研究进展

    生存质量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1].伴随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逐步成为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新指标.

    作者:屈岭;潘明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定并比较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问卷(SF-36)得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SDS评分[(41.58±6.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42±9.26)分](P<0.01);其临床疗效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F-36除生理机能[(86.9±11.7)分和(83.8±16.5)分]外,其他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NERD患者抑郁情绪,并可提高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西亮;许春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企业外来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企业外来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企业外来和本地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外来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148.21±40.30)分、(1.56±0.036)分、(1.83±0.53)分、(1.76±0.51)分、(1.67±0.53)分、(1.57±0.46)分、(1.66±0.52)分]均高于本地组(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企业外来管理人员SCL-90因子分中除恐怖因子外均与LES总分、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P<0.01);CQ因子中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与SCL-90因子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企业外来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不同可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应引起重视.

    作者:任兰振;李洪荣;张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学硕士生思维风格特点的调查

    思维风格是个体运用的偏好方式,而不是能力本身[1].本研究采用中文版斯腾伯格的思维风格量表(Thinking Styles Inventory,TSI)对医学硕士生思维风格特点进行调查.

    作者:秦浩;林志娟;陈景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已婚男性性商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测量已婚男性性商量表,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用已婚男性性商量表测量全国9个省(市)22~70 岁已婚男性520人,回收有效问卷477人,效标样本192人,间隔2周重测样本32人.通过因子分析等考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新编量表条目与总分相关在0.450到0.723之间,各条目决断值(CR)均有显著性;重测信度为0.981,Cronbach'sα系数为0.940,分半信度为0.905;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5.90%,因子载荷在0.420~0.755之间.新编量表总分以及五个分量表(性生理、性心理、性爱抚、性欲、性交流)与效标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三个分量表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有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9~0.710之间.结论 已婚男性性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我国男性性健康水平的评估.

    作者:伍君仪;胡佩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贫困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国内研究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告也不少[1,2],但研究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不多[3,4].

    作者:张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排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康复教育,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术后心理状态、第1次排尿情况及术后第1个月末临床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术后心理状态及第1次能自行排尿的情况(顺利14例,占46.7%)明显优于对照组(顺利7例,占2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第4周末康复训练功能锻炼计划完成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时,研究组的置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配合康复教育,可显著提高术后肢体早期功能训练的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日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胶新铁路运转值班员主观疲劳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 研究运转值班员工作后疲劳发生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胶新铁路117名运转值班员进行疲劳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运转值班员对工作安排不满意,占77.7%;疲劳恢复需1~2 d,占58.1%;主观调查表中,运转值班员的精神因子疲劳在不爱动、说话与精神涣散两项差异显著(P<0.05),感觉因子疲劳在眼睛疲劳、眼发干发涩、动作不灵活、头晕等项差异显著(P<0.05);剂量作业在错漏删字数、错误率、IMC指数等项差异显著(P<0.05).SCL-90的9项躯体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胶新铁路运转值班员的疲劳不容乐观,疲劳主要为心理.应合理用工和科学排班,有效的减少疲劳的发生,做好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管理.

    作者:许德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侵害案件的特点

    在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性侵害案件受害者以精神发育迟滞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常见[1,2],但对两类患者受性侵害特点的比较,报告不多.本研究就此进行了分析,为两类患者的救治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郭华;杨建章;尹玉珠;王春阳;赵福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慢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测量

    病人对医嘱的低依从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发达国家慢性疾病患者平均依从率只有50%[1],而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仅为43%[2].在影响疾病结局的因素中低依从是主要的也是可以改善的原因之一.

    作者:许卫华;王奇;梁伟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因其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作者:刘军云;黄鑫;马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大鼠的认知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慢性癫痫(CEP)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NCSE)三种癫痫动物模型,采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抬高迷宫和旷场试验观察致痫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情感反应变化.结果 SE大鼠致痫后1d电Y迷宫错误次数TE[(10.0±3.0)次]多于对照组[(7.7±2.7)次];抬高迷宫开放臂中逃避时间[(57.4±34.0)s]长于对照组[(34.2±15.2)s],进入次数[(3.5±1.7)次]多于对照组[(2.2±1.1)次];旷场活动的格子数(44.8±31.4)格、站立次数(5.6±3.3)次及排出粪便颗粒数(1.3±1.7)粒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78.2±42.7)格,(9.3±5.0)次,(3.1±2.4)粒]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30d均无差别.CEP大鼠电Y迷宫TE在1 d和30d均增多(P<0.05);抬高迷宫开放臂中停留时间及进入次数和旷场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及粪便颗粒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GNCSE组大鼠1 d电Y迷宫TE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30d差异无显著性;且抬高迷宫和旷场试验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癫痫发作可以导致实验动物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降低、情感行为异常及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等多种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而且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所不同.

    作者:娄燕;王维平;刘玲;李攀;段瑞生;赵秀勉;赵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男性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男性护理本科生(简称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三所大学护理系护理本科男生93人,随机抽取护理系女生100人,其他专业男生100人(临床医学50人、管理学5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男护生SCL-90各因子分大部分都高于全国青年组[强迫症状(1.88±0.59)分 vs(1.69±0.61)分,人际敏感(1.96±0.78)分 vs(1.76±0.67)分,抑郁(1.85±0.59)分 vs(1.57±0.61)分,焦虑(1.73±0.55)分 vs(1.42±0.4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护生SCL-90各因子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护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男生,而在敌对因子上得分低于其他专业男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校护理本科男生心理问题较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些压力源及对学生的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减轻压力的措施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适度压力下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

    作者:孙海娅;高立;薛雅卓;王爱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主题统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主题统觉技术,指用绘制场景的图片来引发故事并加以解释的方法,属于投射技术[1].早在20世纪初期,Britain[2]和Libby[3]用图片来研究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差异.Schwardz[4]也报告了这一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徐蕊;苗丹民;曹彦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者的特质是:寻找真相、开放性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好奇心和认知成熟度[1].

    作者:符丽燕;朱念琼;康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4种流畅性测验上海社区中老年人的常模分和划界分

    目的 结合中国文化特征,通过在大样本正常中老年人中使用,分析4种流畅性测验的适用性和变化规律.方法 正常中老年人来源于上海市社区,年龄≥55岁、≤79岁、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上、没有严重的脑部和躯体疾病、检查配合良好、简明精神状态量表>24分.符合要求的共339名,男140例,女199例.年龄:55~60 岁107人,61~70 岁140人,71~79 岁92人.教育程度:初中105人,高中114人,大学120人.被试要求完成一组流畅性测验,包括语义流畅性测验、观念流畅性测验、偏旁流畅性测验和五点测验.结果 (1)流畅性测验的总分指标与年龄的相关系数均比较低,均小于0.2;(2)流畅性测验的总分指标与教育程度均有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2,其中偏旁流畅性测验总分与观念流畅性测验的放散回答和教育程度相关性强;(3)在偏旁流畅性测验中,列举有偏旁提示作用的汉字要明显多于偏旁无关的汉字;(4)在五点测验中,错误数和重复数比较高并与年龄、教育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5)制定了测验指标的划界分.结论 4种流畅性测验及其划界分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评定.

    作者:孙一忞;郭起浩;袁晶;洪震;吕传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 探讨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SOD、CAT、GSH-Px活性.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迷宫正确反应率为(58.9±5.4)%,比对照组的(66.8±8.9)%明显降低(P<0.05).24h后达标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衰老组(29.5±12.8)次,对照组(16.6±6.2)次,P<0.01],24h正确反应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衰老组(67.3±10.3)%,对照组(79.1±6.9)%,P<0.01].与对照组比较:皮层、海马、纹状体SOD活性(衰老组:66.12±5.89、80.46±6.57、87.82±6.87;对照组:57.63±4.21、67.46±6.80、68.37±6.52)显著降低(P<0.05和P<0.01);CAT活性在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四个脑区(衰老组:6.45±0.55、5.86±0.35、6.93±0.63、8.89±0.38;对照组:5.32±0.56、4.76±0.38、4.37±0.43、6.11±0.37)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各脑区GSH-Px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衰老过程中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张向阳;宋志刚;钱欣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认知干预对服毒自杀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服毒自杀多是在精神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严重消极行为.研究表明,自杀患者往往存在消极的应付方式[1].但对服毒自杀这一特殊的自杀群体的应付方式研究较少,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服毒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学勤;黄麦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认知暴露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自我评价和心率、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暴露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自我评价和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20名病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取药物治疗,另一组采取认知暴露疗法结合药物干预,利用病人的自我焦虑、自我抑郁和自我恐惧的变化,以及血压、心率作为追踪和评价疗效的指标.3个月后随访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量表评定.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心率均有所下降,药物组随访时有所回升[结合治疗组:治疗前(74.00±2.96)次/min,治疗3个月后(75.2±0.98)次/min;药物治疗组:治疗前(73.30±2.96)次/min,治疗3个月后(71.30±0.98)次/min].自我评价2组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但纵向比较有显著差异且2组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随访时结合治疗组有2人已经不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P>0.05).结论认知暴露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康复,自我评价作为评价指标可以让病人更有效地参加治疗.

    作者:苏衡;王家同;娄振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