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在我国随着医护人员从业环境的改变,就业压力加大,加之社会转型期医患纠纷增多,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使得医护人员在承受高负荷工作的同时,又要面对强烈的心理压力,持续的、过于强烈的、高水平的压力可使他们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1],导致职业枯竭.
作者:廖庆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曲唑酮、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短、中期疗效和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方法 2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入曲唑酮组(77例)、坦度螺酮组(74例)和阿普唑仑组(77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周,半年后随访.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和随访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并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和随访时检测血压、心电图、血常规.结果 曲唑酮和阿普唑仑2组患者治疗第1周末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坦度螺酮组患者治疗第2周末HAMA总分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阿普唑仑组患者HAMA总分显著高于曲唑酮和坦度螺酮组(P<0.05).曲唑酮、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1.5%、67.6%和67.5%,经x2检验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曲唑酮和坦度螺酮2组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阿普唑仑组(x2总2=7.68,P<0.05;x分2=7.44,P<0.01),曲唑酮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坦度螺酮组(x2=16.03,P<0.01),曲唑酮和阿普唑仑组患者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坦度螺酮组(x总2=16.51,P<0.01;x分2=11.94,P<0.01).随访时曲唑酮和坦度螺酮组服药依从性好者显著高于阿普唑仑组(x总2=19.43,P<0.01;x分2=19.19,P<0.01).结论 曲唑酮和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短期疗效与阿普唑仑相当,中期疗效和服药依从性优于阿普唑仑,副反应的发生率低.
作者:陈宏;李秀英;刘红丽;王年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电针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经穴后血清对胃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5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血清组、胃经血清组和胆经血清组,利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胃黏膜细胞,用100ml/L血清孵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黏膜细胞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经血清组和胆经血清组[其吸光度比分别为(1.2272±0.0813)%;(0.9640±0.0387)%]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呈现较强表达,与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血清组[其吸光度比分别为(0.6860±0.0594)%;(0.7104±0.0457)%;(0.8516±0.04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胃经血清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为强烈,与胆经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电针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经穴后的血清能明显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的表达,并且存在经脉-脏腑的特异性联系.
作者:杨宗保;严洁;常小荣;易受乡;林亚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结合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寻找一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 利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编体育锻炼行为问卷、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状况调查表,对大学生干预前后的体育锻炼行为、运动量以及行为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后干预组的参与性体育人数有所增加;干预后处在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各项指标得分发生了变化,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体育锻炼行为得分[分别为:(3.34±0.30)分、(2.83±0.23)分、(2.79±0.22)分]及各阶段行为均分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学生运动量与行为得分之间的相关显著(r=0.36,P<0.01),对照组4个月前后测试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处于体育锻炼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行为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马申;马云霞;朱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清楚,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严重影响着患者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汪卫东;林颖娜;张林;洪兰;赵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研究表明[1,2],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家庭因素对个体心理成长、个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采用测量法,了解高等医学专科学生(以下简称医专生)自我和谐程度和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沈怡芳;蔡春岚;吕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其发病率从中国的2.5%到新西兰的13%,全球至少有接近3亿的哮喘患者.
作者:宋玉萍;孙宏伟;王艳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 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2名行为问题儿童和5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 行为问题组内外向(E)分低于对照组[(42.62±13.08)分vs(48.90±13.41)分,P<0.01]、稳定性(N)分高于对照组[(54.15±9.87)分vs(47.20±9.04)分,P<0.01].行为问题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FF1、MF1)分低于对照组,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拒绝否认(FF5、MF3)、父母的干涉保护(FF3、FF6、MF2)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976~3.936,P<0.01).父母的偏爱因子(FF4、MF5)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儿童的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呈现负相关(FF1与社交退缩除外)(r=-0.181~0.360),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FF3、FF6、MF2)、拒绝否认(FF5、MF3)、惩罚严厉(FF2、MF4)与儿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均呈正相关(FF2与抑郁、MF2与社交退缩除外)(r=0.172~0.350),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儿童的体诉呈正相关(r=0.190~0.247)(P<0.05、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呈现负相关、与儿童的内外向呈现正相关(P<0.01).结论 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存在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某些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有不利影响.
作者:王秀珍;郑直;唐玉和;杨海英;王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跳伞作为一项严重的生理、心理应激活动,必将对跳伞者的认知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跳伞应激军人注意功能、记忆功能、思维、推理能力不仅直接影响跳伞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关系到跳伞者落地后能否立即执行军事任务[1-3].
作者:李敏;李彦章;黄梅园;肖达喜;袁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军校大学生与军事择业大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异同.方法 采用MMPI、16PF、A型行为问卷、爱德华个人偏好对某海军院校502名毕业生和该院校当年从地方高校招收的107名毕业生进行集体问卷测试.结果 军校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10.36%)显著低于军事择业大学生(17.76%)(P<0.05),军校大学生的Hy、怯懦与果断、自主性、变异性、聪慧性、谦卑性得分显著高于军事择业大学生(p<0.00或P<0.001),军校大学生的Pt、Sc、Ma显著低于军事择业大学生(P<0.05或P<0.001).结论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事择业大学生,军校大学生与军事择业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内在需求、A型行为上基本相同.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马斯洛认为,心理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作者:陈顺森;叶桂青;陈伟静;李倩;夏春燕;向萍;邹德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研究对1515例复员退伍精神病患者残疾评定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05年7~10月,对洛阳市、安阳市、周口市、信阳市、许昌市、漯河市、驻马店市1515例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根据CCMD-3诊断标准[1],精神分裂症1250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99例,癫痫性精神障碍91例,情感障碍75例.
作者:陈四军;李文超;李曙亮;娄渊敏;任朝晖;康志强;樊慧贤;宋百丽;杨旭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研究针对特定的生活事件是否与初中生焦虑有特定的关联进行研究,从而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作者:伍毅;李永超;王军;张怀惠;施冬青;陈志敏;黄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伴抑郁障碍70例(抑郁组)和CHF不伴抑郁障碍130例(非抑郁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eck抑郁问卷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随访观察死亡、因心衰恶化再住院事件.结果 抑郁组血清IL-1β、IL-6、TNF-α和INF-γ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分别为(22.56±6.27)ng/L vs(18.58±5.95)ng/L;(29.96±6.23)ng/L vs(24.43±8.40)ng/L;(20.34±4.45)ng/L vs(16.56±5.87)ng/L和(176.79±37.89)ng/L vs(156.39±34.01)ng/L,均P<0.01];Beck抑郁问卷积分与IL-1β、IL-6、TNF-α和INF-γ显著正相关(均P<0.01);2年随访期间抑郁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分别为40%vs19%和79%vs61%,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与CHF患者死亡独立相关(HR=1.126,P=0.000).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抑郁可能是CHF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夏大胜;曹晶;宋衍秋;张峰;李超;郭倩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出生在海外目前在大陆就读的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区分出43名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通过与其他类型学生的比较,分析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特点,以及大五人格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结果 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项目均低于正常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地学生,两类学生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和开放性的均值差异分别为-0.227、-0.506、-0.819、0.658和-0.395,均P<0.05.正常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和低心理健康水平内地学生的比较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低责任感特征十分突出(P<0.01),其中有文化适应的因素;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项目都有具体的心理症状表现.结论 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项目均低于正常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地学生.
作者:黄凌云;赵冰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音乐欣赏对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1,2].为此,笔者对本校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欣赏训练,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3]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学生进行调查,以期了解音乐欣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
作者:张莲;李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随时间推移心理健康的变化及其与行为类型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1996年始,每2年对随机抽取的医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A型行为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年份医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9.26,P<0.05);医学生中A型行为类型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等5个因子上得分[(1.48±0.54)分、(2.10±0.63)分、(1.82±0.57)分、(2.01±0.67)分、(2.08±0.58)分]比B型行为类型者[(1.22±0.22)分、(1.69±0.47)分、(1.36±0.25)分、(1.32±0.36)分、(1.45±0.29)分]明显偏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并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不同年份医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不同,但其症状表现基本相同.A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B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生差,尤其是男生.
作者:郝明扬;刘晓芹;孙宏伟;胡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归因风格、认知态度、个性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群研究的方法确定大学一年级63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各班进行团体测验.结果 ①抑郁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9,r=0.572,均P<0.01);②抑郁与MMCS的能力、背景、运气正相关(P<0.01);③抑郁与DAS量表中除强制性外的各因子均相关(P<0.01);④MMGS的能力、努力、背景、运气四因子与DAS量表各因子均相关(P<0.01).⑤神经质、吸引与排斥、精神质、内外向、完美性、掩饰六因子进入抑郁回归方程(F=60.226,P=0.000,r=0.609).结论 功能失调性态度、归因风格、个性在抑郁的发生中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朱跃华;张载福;邵海燕;黄恩;胡纪明;尹浩冰;余柳霞;王卫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供精人工授精是治疗不育症有效的、且医疗费用负担较轻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多的不育夫妇通过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治疗来获得他们的孩子.
作者:刘兴章;文任乾;韩兰英;钟小英;陈瑞玲;黄江涛;吴洪波;唐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阿片机制.方法 3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4组:给A、B组大鼠饮用乙醇水溶液8周,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8周后给B、D组大鼠连续10d腹腔注射纳洛酮,A、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分组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4个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海马、纹状体和前额皮质每克组织中甲脑啡肽(MENK)和亮脑啡肽(LENK)的含量.结果 大鼠慢性酒精摄入后下丘脑和海马内的MENK水平[分别为(362.0l±172.18)pg/g,(27.92±7.38)pg/g];而海马内LENK水平为(69.74±17.03)pg/g,较正常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且相关分析显示脑啡肽水平的变化与水迷宫成绩损害相关.而纳洛酮能部分或完全逆转海马内MENK和LENK含量的变化并改善大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成绩.结论 酒精损害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内的MENK和LENK水平的变化有关.
作者:陈丽萍;马光瑜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