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江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联合应用对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恢复及海马胆碱纤维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imbria-fornix,FF),基底前脑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持续侧脑室注射BDNF,4周后行Y迷宫测试,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胆碱能(AChE)纤维数的变化.结果 Y迷宫测试显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组(115.0±8.4、3.5±0.5)均明显下降,P <0.01;移植组(73.2±5.3、6.7±0.5)有改善,P <0.05,但与联合组比较有差异,P <0.05;联合组(65.0±8.4、8.3±0.3)进一步改善,与损伤组比较,P <0.01,而与正常组(61.0±3.9、8.4±0.4)比较,P >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免疫组化显示大鼠海马CA1辐射层和齿状回分子层胆碱能阳性纤维:损伤组分别减少到正常组的48.9%和43.5%,P <0.01;移植组分别恢复到正常组的85.7%和88.4%,与损伤组比较,P <0.01;联合组恢复到正常组的98.5%和95.8%,与正常组比较,P >0.05.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胆碱能纤维数密切相关,P <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与BDNF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AD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及海马胆碱能纤维再生.
作者:杨丹迪;龙大宏;宣爱国;冷水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生理学、药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实验中应用Y型迷宫测量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是一种经典的方法,近年来在探讨痴呆的病理发病机制和观察药物疗效方面,也多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Y-型电迷宫检测,根据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或药物有无疗效.由于采用的训练方法或选取的测试指标不同,会使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影响迷宫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如果不严格加以控制,则实验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本人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发现,要客观、精确地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必须正确、合理地运用Y-型迷宫.
作者:王跃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跳台反射箱和旷场分析仪观察单侧和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差异.结果单侧或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总EL1:(25.25±7.26)s,SDL2:300s]相比,跳台实验中反映学习能力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单侧组:(48.20±22.33)s,双侧组:(56.13±19.85)s, P <0.01] ,反映记忆能力的步下潜伏期明显缩短[单侧组:113.37s,双侧组:83.68s, P <0.01],而上下台的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却明显增多(P <0.05 );旷场分析实验中后牙拔除组大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和空间认知能力差于对照组,而兴奋性和紧张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鼠后牙咬合丧失可能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对新异环境的适应性.
作者:吴敏节;姜婷;冯海兰;江青松;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学习和记忆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研究学习记忆是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检测学习记忆的方法很多,如Y型迷宫、Morris水迷宫方法等,主要用于测试动物(大小鼠等)对空间位置觉和方位觉的学习记忆能力,属于空间学习记忆和长期记忆.它是利用强迫动物游泳,在水中设置平台、盲端及出口,强迫动物寻找平台或出口的方法来实现的.英国心理学家Morris及其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悬的不透明水池中搜寻目标的方法,研究大鼠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位以及认知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1].这种装置构思巧妙,实验设计合理,方法简便,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寻目标所需的时间,策略和轨迹等参数,从而可以分析和推断动物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空间学习和记忆的标准模式[2,3],该方法不仅用于研究学习记忆机制或药理毒理,也广泛应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等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等[4].
作者:李静;郭国祯;郭鹞;王丽娜;王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突触结构的可塑性变化与记忆保持的关系.方法昆明品系1月龄小白鼠60只,进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学习,在记忆形成前与后的不同时期取脑海马CA3区,用电子透镜检测其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在学习后24h、记忆保持良好(步入潜伏期>300s)时,穿孔突触由学习前占突触总数的6.3%增加到40.8%(P <0.01,其中轴棘穿孔突触为31.2%,轴树穿孔突触为9.6%);突触活性区长度(>320nm)由学习前占6.2%增至30.8%(P <0.05).记忆减退(学习后6d)、消退(学习后12d)变化均逐渐减至接近学习前的水平.结论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中有可塑性变化.
作者:肖鹏;何胜昔;许世彤;区英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鼠纹状体边缘区注射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OA)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分为OA组(n=10)与盐水组(n=9),以Y迷宫训练作为强化学习的刺激,大鼠在Y迷宫训练第三次后立即进行双侧边缘区显微注射OA(0.5μl,40ng/μl)或等量生理盐水,并于一周后测试大鼠Y迷宫长期记忆.结果注药前OA组与盐水对照组动物第三次Y迷宫训练成绩分别为22.00±3.10和21.83±2.92无显著差异(P=0.923),但一周后OA注射组与盐水注射组动物的Y迷宫长期记忆测试成绩分别为24.71±2.21和20.00±3.46,OA注射组明显好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13).结论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OA可增强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PP1参与了边缘区相关的长期记忆.PP1抑制剂OA可增强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相关的逃避性长期记忆.
作者:陈旭红;舒斯云;包新民;江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对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以无创性阻抗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利用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在心肌梗死心衰后10d、30d、60d和终末期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术后各个时期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衰表现.(2)心衰10d组大鼠Morris学习记忆稳定期(后8组次训练)平均对数潜伏期,手术组为(0.971±0.467)s(n=128),假手术组为(0.819±0.355)s(n=112),手术组明显比假手术组长;搜索策略手术组比假手术组明显差(x2=8.142,P<0.005);心衰30d时没有明显变化;心衰60d时大鼠的对数潜伏期没有明显变化,但搜索策略手术组比假手术组明显差(x2=4.988,P<0.05);终末期组大鼠(9组次训练)的平均对数潜伏期,终末期为(1.606±0.479)s(n=80),终末对照为(1.165±0.469)s(n=80),终末期明显比对照组长;搜索策略,终末期比对照组差(x2=11.82,P<0.005).结论心肌梗死心衰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10d时明显受损,在30d时恢复正常,到60d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损伤,在心衰终末期时认知功能明显变差.
作者:秦英;王硕仁;王伟东;赵明镜;吕浠莹;朱陵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学习记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多甙(50mg/kg), 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在定位航行试验第2、3、4、5天,Aβ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9.90±15.52s、47.30±11.84s、48.10±11.57s、46.13±15.01s)较对照组(分别为38.13±14.83s、22.65±9.23s、21.05±8.73s、17.88±7.72s)明显延长(P <0.05或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Aβ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3.40±1.14)较对照组(10.40±2.07)明显减少(P < 0.01).②在定位航行试验第4、5天,用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3.43±12.21s、31.10±9.17s)较Aβ组(分别为48.10±11.57s、46.13±15.01s)明显缩短(P <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用药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6.60±1.82)较Aβ组(3.40±1.14)明显增加(P <0.05).结论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海马后,可导致学习记忆行为障碍,雷公藤多甙对Aβ所致的行为学损害有改善作用.
作者:吕诚;胡小令;石嘉庆;祝高春;万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2只随机分成4组,即:八臂迷宫心理应激组(A)、八臂迷宫对照组(B)、Barnes迷宫心理应激组(C)、Barnes迷宫对照组(D),每组10只.旁观应激2d后,用放射状八臂迷宫和Barnes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 1.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八臂迷宫的时间[(527.4±95.15)s]较应激前[(362.20±70.61)s]延长,错误的臂数(6.70±3.34)较应激前增加,首错前连续正确的臂数(4.0±1.83)较应激前减少(P< 0. 01),与对照组比较也出现同样结果.2.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Barnes迷宫时间[(111.1±67.43)s]较应激前时间[(59.92±32.81)s]延长,错误的洞数(9.6±6.31)较应激前增加(P < 0. 01),对照组的比较也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以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和工作记忆能力.
作者:邹涛;程明;朱熊兆;姚树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S波段高功率微波对小鼠空间、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10mW/cm2和50mW/cm2S波段高功率微波辐照小鼠,于照后1h,1d,3d和7d,采用通道式水迷宫实验的游泳时间、避暗反应实验的潜伏期和错误积分以及开放场实验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和休息时间来检测小鼠辐射后学习记忆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 10mW/cm2组在照后1d,3d和7d其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假照射组 vs 10mW/cm2组依次为(128.4±48.6)s vs (210.6±82.2)s,(123.7±44.3)s vs (220.9±71.6)s和(127.3±47.7)s vs (228.3±30.9)s,潜伏期和错误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潜伏期1h时为(274.4±56.7)s vs (194.8±87.3)s,1d时为(295.3±14.9)s vs (248.0±75.7)s(P <0.05);而50mW/cm2组仅在照后3d其游泳时间延长:(123.7±44.3)s vs (184.8±82.1)s (P <0.05),照后1d其错误积分高于对照组(P <0.05);小鼠运动距离和休息时间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存在矛盾.结论 S波段高功率微波辐照可以引起小鼠空间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但对小鼠兴奋性、新异环境感知、探究和紧张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丽峰;胡向军;彭瑞云;高亚兵;王德文;王水明;马俊杰;苏镇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用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心理干预技术,对泰州市平安保险公司老业务员进行了集体心理治疗.探索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对业务员自信心影响的效果和机理.
作者:刘伟;李君荣;高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强迫症发病有明显的心理学基础,其大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强迫性人格特征.同时强迫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病的心理学基础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现将强迫症发病的心理学机制及认知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云飞;张亚林;胡纪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它的发病与康复除与生物因素有关外,还与个体情绪有关.本文对ACS伴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脏病基础上加用神经精神调节剂,以期找出抑郁与ACS的关系,旨在为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康复寻找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柳玉华;傅荣佳;郑秀玲;林宏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军人总体健商状况及其分布和特点,分析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以指导卫勤保障工作,达到全面提高官兵健康的目的.方法采用谢华真教授的健商问卷量表,按军官、士官、士兵3个群体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部队整体的健商指数偏低,除生活方式与生活技能两项比较理想外,其余三项均为值得警惕分值.通过本组资料三个群体的比较显示,健商值并非与其职务成正比:士兵的自我保健与健康知识健商值(6.19±1.23,5.69±1.68)均高于军官(5.79±0.96,5.17±1.28),P <0.005;单项健商值各有所长.结论低健商值会引起健康的失平衡状态,终引发疾病的产生.
作者:李燕华;徐曜;范学杰;刘海波;向远超;赵雷;李群;郭续文;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46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进行调查,根据CHI-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年随访,以比较家属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的复发率.结果被试对象中高情感表达家属为50.17%、低情感表达家属为48.83%;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精神分裂症的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43.66%、1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情感表达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景清;朱海燕;李秀英;李功迎;张文蔚;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0月对郑州铁路分局客运机车司机尿中肾上腺素代谢物(EMP)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NEMP)班前和班后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机车司机的职业紧张程度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马良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毒品依赖者的成瘾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吸毒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43例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用毒频率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等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0.252、-0.237、-0.325,与有吸毒欲望时的反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319、0.200、0.362,但与有毒品时的反应却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预防吸毒和戒毒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
作者:韩卫;姚斌;付朋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应激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更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一方面,适度的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激发机体的活力,有利于生存与创造;另一方面,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精神应激则可以作为直接的病因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影响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或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参与其对疾病或对某些行为(如吸毒)易感素质的形成.本文提出精神应激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何谓精神应激?各种精神应激相关疾病共同的致病通路是什么?共同的精神病因为何会分化出不同的疾病?对这些至今困扰科学界的问题的探讨,也许可以给这一领域从事微观机制研究的同行们一点宏观的启示.
作者:李凌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112例,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结果 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在早期静脉氧疗组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伤后30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 GCS)为9.8,较对照组的6.6显著升高;治疗组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减轻脑组织的病损程度,显著改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意识状态及其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伟强;杨应明;郑丰任;赵虎;郑少钦;何明利;李俊雄;肖壮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研究比较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乐华;李凌江;陈晋东;陈晓岗;赵靖平;陈远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