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洪松虎;赵文革;丁立忠
乳清蛋白由于消化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等特点,赋予其高营养价值,而且由于乳清蛋白可以提供食品特殊质地的凝胶和乳化等功能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凝胶的加工过程主要依靠于受热,所以其形成的过程比较激烈,这就容易限制乳清蛋白凝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与传统凝胶方法不同的是,乳清蛋白冷凝胶,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形成依靠的温度较低;加工过程不那么激烈,比较温和。这两方面的特点就弥补了传统凝胶方法的不足,比如在热敏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应用,凭借其理想的包埋效果等优点,现已备受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的青睐。
作者:张久龙;高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人们身体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摄入一定的微量元素,但是铝元素不是人体摄入的必需品,相反过量的摄入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铝盐等铝含量较高的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并且许多铝制品的餐饮器具也被大量的使用,同时还用到一些食品包装物中,无形中增加了人体摄入铝元素的渠道。铝元素在人体内大量聚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例如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以至于引发多种慢性疾病。据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的铝元素摄入量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因此加大食品中铝元素的检测力度,提高食品市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对超声波技术生物学效应的不断拓展,其在食品加工产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的快速生长,还利用其有效杀菌、诱变菌种等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食品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郭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吃得饱”转向了“吃得安全”,食品质量指标不仅要涵盖营养指标,更要涵盖安全指标,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监管环节,食品检验工作就愈发显得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严”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尤其重视食品检验工作。那么如何做好食品检验工作,提高食品检验的能力建设是摆在每一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景权;李景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食品样品检验机构的运作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检验流程中采用的强制性运作机制,无法适应目前食品检验行业发展的品种多、批量小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促进食品样品检验机构成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平衡生产与检验之间的关系,对检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理论方法为实际的食品检验操作带来优化和质的改善。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按国家标准测定氯霉素的含量,利用液质联用仪测定了海产品中氯霉素含量,对氯霉素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评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为5.0μ g/k g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8μ g/k g(k=2)。
作者:邢华;廖建萌;罗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食用油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家对食用油抽检监测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抽检监测和风险监测两种方式,对食用油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开展对食用油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食用油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下面通过在抽检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应对对策和措施。
作者:桂才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因此想要生产出符合人们要求的食品,那么就需要好的食品检验手段来对食品进行科学的生产与制造进行监督管理。在进行食品检验时,应当利用食品工程的专业知识,比如:运用有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还要依托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技术,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对食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质量进行高效的检验。
作者:于海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工业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食品加工不仅仅可以改变食物的味道,更是可以改变食品的品质。当代农业当中,农药的使用成为农业发展的推动剂。而食品当中,如果残留大量的农药不仅仅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更是容易对消费者未来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伤害。所以,加工过程中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是人们应该重视的议题。
作者:门玉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根据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终得出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检验结果以2次测量对数值的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分布于±0.042之间。
作者:陈彩彦;陈丹萍;邓健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将豆渣粉和魔芋粉复合应用于面包中,研究豆渣粉和魔芋粉添加比例、酵母、奶粉、糖等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L9(34)设计,同时综合其比容、保水性及感官品质等指标,得出高膳食纤维面包的佳配方为豆渣粉与魔芋粉添加比例为0.4%∶0.5%,糖添加量为12%,奶粉添加量为4%,酵母添加量为1.4%。
作者:林志豪;刘芳;王选;苟远银;路文秀;高瑞萍;李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胆固醇作为人体中维持个人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重要物质,而人体内所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40 g,若人体每天摄入胆固醇的量过高则会形成高脂血症,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适度控制外源性胆固醇摄入。
作者:董晓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以核桃仁为原料,提取核桃油后,采用酶法制备核桃多肽,试验过程根据核桃蛋白及所使用酶的特性,研究了酶反应时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前的液体的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以及阻止核桃蛋白热凝聚的辅料对酶反应的DH和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6%,添加0.3%卡拉胶,杀菌温度120℃,时间15 min,再添加复合酶10000 U/g,反应温度58℃, pH值9.0,反应时间3.5 h,得到核桃肽DH为31.11%,核桃肽得率为60.75%。
作者:付慧彦;刘新旗;郭际;胡永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绿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豆类芽苗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豆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且培养条件简单,生长周期短,是一种居家生产的食物。本课题通过对绿豆种子不同初始处理温度后出芽率及对不同培养时间豆芽生长状况的探讨,可以发现佳的浸种处理温度及佳培养时间,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非常有益及实用的指导,使人们在没有豆芽机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真正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作者:张璐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影响因素,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通过检测实例,依据检验方法,提出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不确定度,为广大食品检测检测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娟娟;安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选用海带为材料,采用水浴法提取分离甘露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甘露醇提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海带中甘露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在时间为3 h,温度为30℃,固液比(海带/水溶液)为1/50的条件下,甘露醇的得率高为22.1 mg/g,比初始条件提高了23%。
作者:刘萌;王焯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酱油酿造所用的种曲,是曲菌经纯粹培养,并使之产生大量繁殖力强的孢子。下面从纯种三角瓶扩大培养开始,介绍种曲的制备方法。
作者:高丽;沈艾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DEHP含量。方法:在测定仪器条件一致,试剂达到测定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检测,其中流速为0.40 mL/min,波长是224 nm。结果:发现用于检测的5种白酒里都含有一定的DEHP,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小于15%,加标回收率在90.08%~103.32%,低检测限定是1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适用于白酒中塑化剂含量检测的方法。
作者:刘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大豆是我国传统食物,在许多东南亚国家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随着对大豆食品的深入研究,大豆异蛋白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大豆蛋白的组成成分与牛奶蛋白质有一定的相似。而其在营养价值方面,甚至可以和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接近人体氨基酸,所以是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因此,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研究大豆中的蛋白质。
作者:潘仲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食品安全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系数。
作者:杨蕴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