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情感图片系统在中国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反应的研究

杨宏宇;林文娟

关键词:负性情绪, 正性情绪, 交感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摘要:目的采用情绪图片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比较个体的情绪、神经内分泌反应变化.方法 采用国际情感图片系统作为诱发材料,比较正性、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前后个体情绪、血压、心率、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负性情绪图片可引发明显负性情绪反应,正性情绪图片可缓解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后收缩压[(101.05±8.43/104.37±9.16)mm Hg]、舒张压[(62.88±8.78/66.11±9.16)mm Hg]、唾液皮质醇[(3.052±1.701/3.867±1.919)μg/L]水平明显上升(P<0.05);正性情绪图片可引发收缩压[(97.62±9.41/93.78±8.45)mm Hg]、心率[(76.35±9.11/73.02±9.45)次/min]明显下降(P<0.05).结论国际情感图片系统可诱发个体产生正性和负性情绪,并产生不同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变化.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失眠症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查

    失眠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心身健康,而且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功能.有报道成年人失眠症患病率为9.38%~35.00%[1-3],国内外对失眠症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探讨失眠症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赵丽丽;赵红英;何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紧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组)235例,另外,随机抽取工厂、机关、服务和商业等行业的职工(对照组)319例,共计554例进行研究.结果①职业紧张总均分[(166.25±27.20)分,(139.16±17.19)分]及各子项得分(除工作环境子项外),紧张反应总均分[(91.15±18.11)分,(82.25±17.48)分]及业务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得分,应对资源总均分[(131.81±17.12)分,(126.93±19.11)分]及自我保健子项,科学研究人员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P<0.05).②紧张反应与职业任务呈明显正相关(r=0.726,P<0.01),与应对资源呈明显负相关(r=-0.331,P<0.01).③个体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除自我保健外)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任务冲突、理性处事、自我保健;业务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任务过重、文化程度、理性处事、工作环境、责任感;心理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任务冲突、个体应对资源、任务模糊.结论将已提出并验证过的职业紧张的模式结合已制定的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图,针对科学研究人员的主要紧张源,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可对科学研究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组织、个体)措施,以达到降低科学研究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保护和促进工作能力.

    作者:杨新伟;金泰廙;王治明;姚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帕金森病的语言障碍

    帕金森病是累及锥体外系统的变性疾病,也称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障碍.但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常出现智能、情感及语言等高级神经功能的改变,其中约5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语言障碍[1],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神经病学家、神经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对帕金森病语言、言语障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者:戴蓉;刘晓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激事件、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抑郁症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42.12±32.12)分]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负性事件刺激量[(33.96±10.26)分]、家庭有关问题[(23.14±12.58)分],工作学习中问题[(16.58±3.20)分]因子分均明高于正常组(P<0.001);(2)抑郁症组家庭环境状况中亲密度[(5.83±2.32)分]、情感表达[(5.04±2.33)分]、矛盾性[(1.37±0.19)分]、独立性[(5.00±2.00)分]、成功性[(5.29±2.07)分]等与常模组对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P<0.05或P<0.001);(3)抑郁症组不成熟型因子分[(4.99±0.91)分],中间型防御因子分[(5.05±2.31)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成熟型因子分[(3.89±1.99)分]明显较正常组低(P<0.01).结论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事件与抑郁症状发生有密切关系,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倾向.

    作者:蓝利明;吴绍长;吴素琴;汤亚男;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双相与单相抑郁个性特征Meta分析

    心境障碍的发病与人格特征或气质有关,它不仅可以使发病年龄提前,而且对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影响,其中外向的人格特征或气质在其中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这种心境障碍患者的情绪是一种不稳定性质的.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似乎更为明显.人们也试图从这些特征上来区分它们.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葆平;金卫东;陈炯;唐贤祥;王鹤秋;马永春;陈虹;陈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量表的编制与考评

    目的编制一套适合测评我国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确定条目池,并进一步形成初始量表.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对初始量表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的条目组成终的测试量表.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初始量表共包括60个条目,经统计学筛选后,保留了34个条目,对其重新分类终形成一个包含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共34+1个条目的测试量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977,总量表及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Ch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74,0.8054,0.8057,0.7783.总量表、生理、心理、社会维度两次测定问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3,0.76,0.86,0.80.通过因子分析,提取12个公因子,解释方差总变异的72.3%.因子负荷在0.3771~0.8268之间.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测评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秦浩;李秀燕;冯国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患者组入组时评定HAMD,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ApoE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无显著性(X2分别为2.200和1.435,P分别为0.699和0.488);按有无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3.329和3.811,P分别为0.504和0.149);按有无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2.640和2.010,P分别为0.620和0.366);按治疗6周时的疗效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6.557,P=0.161),但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7.537,P=0.023).结论 ApoE基因型可能在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作者:袁勇贵;李海林;吴瑞枝;叶勤;陆蓉;梅刚;陈晔;李毅;顾晓瑛;陈勇;刘阳;张石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本研究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维;丁丽;谢映红;李鹏飞;钱聪;赵文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脑外伤后进行工伤精神伤残鉴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终结后,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这些伤者的器质性人格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并依据诊断标准中所罗列的人格改变症状表现,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诊断为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者22例,占脑外伤工伤鉴定案例的19%.各临床症状的出现率为:易激惹72.7%;意志缺乏72.7%;孤僻退缩59.1%;缺乏亲密人际关系和情感平淡分别为54.5%;情绪不稳50.0%;自我中心和冲动性行为分别为45.5%;情感幼稚27.3%;情感脆弱、固执、偏执多疑、欲望增强分别为22.7%;言语粘滞、欣快、伦理道德观念减弱分别为13.6%.结论颅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李学武;高北陵;吴冬凌;梁伟德;丁树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特点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目的探讨摩托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点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问卷和个人资料调查表对800名摩托车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①男驾驶员较女驾驶员有较多的超速及违规[(17.23±5.82)分vs(15.07±4.94)分]、警觉安全行为[(25.67±5.28)分vs(24.51±5.14)分],错误行为[(13.03±3.69)分vs(13.94±4.12)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②16~25岁组驾驶员的冲动行为[(20.05±6.74)分]较多,警觉安全行为[(23.32±4.95)分]较少;③小学文化的驾驶员超速及违规[(18.93±6.36)分]较多;④已婚驾驶员冲动行为[(17.80±6.67)分],超速及违规行为[(16.59±5.60)分]较少,警觉安全行为[(26.18±5.12)分]较多;⑤有驾照的驾驶员冲动行为[(18.00±6.62)分]、错误行为[(12.97±3.77)分],警觉安全行为[(26.03±5.18)分];⑥在碰撞事故中事故驾驶员冲动行为[(19.98±7.14)分]、超速及违规[(17.95±5.95)分]、错误行为[(13.76±3.73)分]上与安全驾驶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碰撞事故中仅在错误行为[(13.44±3.78)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关系重大,应注重此方面的训练和教育.

    作者:李彦章;王正国;朱佩芳;尹志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际情感图片系统在中国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反应的研究

    目的采用情绪图片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比较个体的情绪、神经内分泌反应变化.方法 采用国际情感图片系统作为诱发材料,比较正性、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前后个体情绪、血压、心率、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负性情绪图片可引发明显负性情绪反应,正性情绪图片可缓解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后收缩压[(101.05±8.43/104.37±9.16)mm Hg]、舒张压[(62.88±8.78/66.11±9.16)mm Hg]、唾液皮质醇[(3.052±1.701/3.867±1.919)μg/L]水平明显上升(P<0.05);正性情绪图片可引发收缩压[(97.62±9.41/93.78±8.45)mm Hg]、心率[(76.35±9.11/73.02±9.45)次/min]明显下降(P<0.05).结论国际情感图片系统可诱发个体产生正性和负性情绪,并产生不同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变化.

    作者:杨宏宇;林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SARS流行期停课对疫区中小学生情绪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应对

    目的探讨SARS对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情绪、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其应对,了解家长在中小学生应对SARS这一危机事件时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SARS流行期停课结束后用自编的SARS调查问卷对疫区619名中小学生和405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SARS的恐惧程度停课期间[(1.13±0.90)分]和停课后[(0.54±0.6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生对学校的喜爱程度停课前后[(4.13±1.03)分vs(4.48±0.8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家的主要学习方式为自学.学生的交往方式和卫生习惯都受到了影响(P<0.01).结论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相应的认知水平展开危机事件的应对教育,家长应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玉娟;刘国雄;方富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专女生自杀态度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中专女生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中专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对研究对象的自杀态度进行评定,同时对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意识和家庭亲密度等进行评价.结果大多中专女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对自杀行为的性质、自杀者和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态度者分别为58.0%,55.4%和45.1%.对自杀行为的性质和安乐死持肯定或理解态度的女生家庭亲密度较低(F值分别为:11.888和6.388,均P<0.01);对自杀行为的性质持肯定态度者各项负性生活事件因子分较高(P<0.05),消极应对分高(P<0.01);对自杀行为的性质、安乐死和自 杀者家属持肯定态度的女生自我意识偏低(均P<0.05).持否定或歧视态度者情况相反.自杀态度各维度分别与自我意识和积极应对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结论中专女生对自杀的态度受多种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性需求调查

    为了解在男女分开的封闭式病房内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需求,我们对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2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仁德;罗明;陈香;张大平;杨硕;姚守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江苏省0~6岁儿童智力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童智力残疾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查江苏省某地0~6岁儿童9998人,采用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量表进行筛查,用CCMD-2-R儿童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盖塞尔(Geseel)发展量表进行诊断.结果确诊为精神残疾者共61人,时点患病率为0.61%.其中男36例(0.7%),女25例(0.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学前教育及家庭收入与智力残疾密切相关.结论江苏省儿童智力残疾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影响智力残疾的主要因素为儿童年龄、学前教育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作者:汪卫华;吴亚南;屈晓燕;冯琴妹;朱军;翟灵伟;汪晓东;王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 (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 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 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 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 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 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许晶;刘效巍;宋春莉;贾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肉苁蓉总苷对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肉苁蓉总苷(GCs)对D-半乳糖(D-gal)脑化模型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NIH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gal)、VitaminE组、GCs组分小、中、大剂量组[(mg·kg-1·d-1)31.25,62.5,125],每组20只.除NC组外,在各组小鼠皮下注射D-gal(50mg·kg-1·d-1);NC组皮下注射NS,D-gal组和NC组给予等容积饮水灌胃,VitaminE组和GCs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均连续皮下注射和灌胃50d,取小鼠海马CA1区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GCs小、中剂量组及VitaminE组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形不规则,细胞器明显减少,染色质有不同程度的凝集;GCs大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圆,细胞器增多,染色质分布均匀,与NC组的形态结构较接近.结论 GCs对D-gal脑老化模型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推测GCs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机制起到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作者:王新源;王晓雯;王雪飞;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疗效;用知识、算术、数字符号、逻辑记忆,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认知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PANSS总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奎硫平与利培酮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奎硫平组神经心理测试成绩在Stroop2测验、词汇流畅性测验、WCTS正确数分别为(109.76±1.41)分、(19.94±6.32)分、(35.71±6.74)分,而利培酮组分别为(118.79±1.21)分、(15.88±6.48)分、(31.76±5.8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及执行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

    作者:李刚;陈清刚;张秋红;李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卖淫妇女心理防御机制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卖淫妇女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卖淫妇女(研究组)和41名女大学生(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4.78±1.02)分,(4.96±0.86)分]均高于对照组[(3.95±0.68)分,(4.26±0.73)分](P<0.01);研究组SCL-90中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掩饰因子与SCL-90中的强迫、敌对、偏执、躯体、抑郁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卖淫妇女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心理状况差,且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曲洪芳;张蔚;李国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pERK1/2在大鼠脑内的分布及Y迷宫训练后的时程变化

    目的明确pERK1/2在大鼠脑内的分布及Y迷宫训练后的时程变化.方法 55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Y迷宫训练组,假训练组,其中训练组与假训练组再各分为训练后0h、1h、3h、6h、24h亚组,每组动物各5只.训练组动物接受Y-迷宫光电结合训练,假训练组动物接受光电不结合假训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各区pERK1/2阳性神经元分布及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pERK1/2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少,但在双侧视上核、室旁核表达很丰富,其次在小脑分子层和浦肯野细胞层、杏仁核、纹状皮层表达较多,海马部位偶见2~5个阳性神经元,有较多阳性纤维着色,在纹状体整个区域无阳性神经元表达.在训练后0h纹状体尾壳核和边缘区[(31.2±4.8)个]出现表达,在海马CA2、CA3区出现较多阳性神经元胞体[(44.2±4.2)个],皮层大部、杏仁核的表达也有明显增强,而训练后1h、3h、6h上述各区仍有持续增强,训练后24h表达降至正常,纹状体边缘区阳性神经元消失,海马部位仅有个别阳性神经元[(3.8±3.3)个],P值均小于0.01.假训练组各时间点在海马、纹状体尾壳核、边缘区等部位均无或仅有个别阳性细胞或阳性纤维,与训练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正常状态下pERK1/2在全脑分布较为局限,且表达强度较低.Y迷宫学习可诱导海马、尾壳核、纹状体边缘区等区域的pERK1/2的表达,而且pERK1/2参与了Y迷宫的习得、短期记忆的形成、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换和长期记忆的形成等学习记忆的各个阶段.

    作者:陈旭红;舒斯云;梁振江;包新民;吴永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