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氮平与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杨东英;陆小兵;黄兴兵;温全球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米氮平
摘要:米氮平(Mirtazapine,商品名瑞美隆,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1],其抗抑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2].关于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情况,作者尚未见国内有所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米氮平与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损伤和防御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周应激组、二周应激组、三周应激组,测定各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血浆D-木糖水平以及小肠肠壁肥大细胞计数,血浆皮质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血浆和肠粘膜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 NT)含量.结果旷场实验中,应激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出活动减少的特征;血浆D-木糖、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肥大细胞计数,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CRH、NT表现出一个早期升高,晚期降低的过程.结论慢性束缚应激能够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持续损害,其机制可能涉及肥大细胞、胆碱能神经的激活,CRH的中枢及外周作用;NT可能作为一种保护因子起到防御作用.

    作者:石慧琳;程义勇;李树田;王冬兰;于志杰;耿战辉;陈伟强;冯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患病行为问卷对41例IBS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消化性溃疡患者(PU)及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1)与正常人相比,IBS患者的抑郁(P=0.020)和焦虑(P=0.016)因子评分明显增高;而与PU相比,IBS患者的强迫症状(P=0.037)、抑郁(P=0.045)和精神病性(P=0.028)因子评分明显增加;2)IBS患者消极应对积分高于正常人(P=0.010)和 PU(P=0.045);IBS患者的幻想和退避应付方式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 (P<0.05)和PU(P<0.05);3)IBS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观分上比正常人低(P<0.05),而IBS患者社会总支持分低于PU(P<0.05);4)与正常人相比,IBS患者的疾病信念(P=0.000)、疑病指数(P=0.017)和疾病确信(P=0.000)因子分显著增高;而与PU相比,IBS患者否认心理(P=0.044)因子分显著增加;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消极应对和躯体化与多种患病行为有关.结论 IBS患者存在异常患病行为,与应对方式和心理异常有关.

    作者:王伟岸;何剑琴;胡品津;林金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跳伞焦虑对新兵认知能力的影响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性负性情绪,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但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应. 在跳伞训练的不同阶段,士兵们会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等,而焦虑则是常见的.在实施跳伞的前一天,许多战士诉说自己有明显的焦虑及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跳伞焦虑对人的认知能力有何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作者:施旺红;常耀明;皇甫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观察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合并有情绪障碍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35)与对照组(n=33),对照组仅给予抗肿瘤治疗,干预组则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情绪障碍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情绪障碍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进行SDS、SAS、HRSD、HAMA评估并复测免疫指标.结果三个月后干预组SDS、SAS、HRS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gG、IgM,CD3+、CD4+、CD8+及CD16+等免疫参数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而且有益于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

    作者:李建中;吴爱勤;赵海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无论是正常情绪反应,或是精神病理状态之时,焦虑和抑郁症状往往相伴发生.在美国,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至少存在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症病人也存在着抑郁[1].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鉴别诊断更为困难,时有来回更改诊断的现象[2].本文对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作一对照研究,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王广琴;袁勇贵;张心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身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健身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接受健身操训练,另一组采用原治疗而不接受任何康复训练12周,并用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及护理观察量表在第0、6及12周进行评定.结果接受健身操训练组阴性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结论健身操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改善病人阴性症状.

    作者:宁秀华;陈悦霞;陆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CU病人体位的探索性研究

    目前,各大医院护士对ICU病人进行体位护理时,床头抬高角度<30°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床头抬高角度低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规定, 为了预防 VAP将病人的床头抬高30°~45°;但床头抬高角度<30°的临床应用情况未见描述性研究,护士应用此角度的可能影响因素,即是否与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或在经肠内营养有关未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为改进ICU传统的护理措施提供基本的临床资料.

    作者:柳(韦华);袁恒兰;王凤;姚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汽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通过对汽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期发现问题,早期进行临床干预,提高汽车司机的身心健康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新一代抗抑郁药,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现已成为美国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1],为了观察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安全性,本文采用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凤英;周长来;沈鲁平;刘士勇;马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手术切除组织较多,范围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我们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影响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该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发病可能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有关[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起关键的作用[2].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合并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2例, 并与单纯用药治疗30例相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王汝更;陈焕春;贾成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99例住院精神病人外走因素分析

    精神病人因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其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住院期间可发生外走,一旦外走成功,轻者中断治疗,重者失踪死亡.因此,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减少杜绝病人外走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我院 13 年以来所有外走病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探讨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方法.

    作者:杨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腔隙性脑梗塞记忆障碍的初步研究

    随着神经放射学的进展,CT及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LCI)的研究日益深入,为探讨其记忆障碍的临床特点,我们收集了59例LCI患者进行记忆测定,以期发现其记忆受损的规律,并在LCI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显金;王玉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外周血细胞中21 号染色体不分离与年龄的关系

    我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x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研究经过培养的第一次分裂后人淋巴细胞中21号染色体自发性分离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含21号染色体微核出现的频率,以阐明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陈建芳;王广琴;管青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激与海马可塑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马在心理社会应激中会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其机制涉及宏观、微观和分子水平.应激反应中海马出现体积减小,CA3区锥体细胞萎缩,数目减少,齿状回颗粒细胞增生抑制,LTP 异常.同时伴有学习、记忆和情绪反应的缺陷.其机制可能与葡萄糖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的增加、以及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的减少有关.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机制异常.

    作者:亓晓丽;姚树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心理行为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组严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中2 型糖尿病(NIDDM)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然而,糖尿病的病因至今不甚明了,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是在遗传因素上又加入了环境因素而发病的,都是多因子疾病.尤其在2型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心理、社会应激等,可看作是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现将国内外有关2 型糖尿病心理行为问题的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高树贵;邢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据报道这类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各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儿童,严重影响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对85例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秀英;李传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应激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应激与应激保护机制是近年来应激领域研究的重点.在应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显著增加,对应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就HSP70与应激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和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李琦;潘芳;岳文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米氮平与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米氮平(Mirtazapine,商品名瑞美隆,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1],其抗抑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2].关于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情况,作者尚未见国内有所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米氮平与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东英;陆小兵;黄兴兵;温全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助产人员陪伴计划分娩18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2年7月开展助产人员一对一陪伴计划分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提高了日间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