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黄永兰;孙玉英;谢静

关键词:脑卒中, 心理理障碍
摘要: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本文对其发病率及早期治疗效果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病人为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152例住院病人.男88例,女64例,脑出血6 0例,脑梗塞92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酪氨酸与依那普利、硝苯吡啶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改善和提高低氧条件下人脑-体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进入海拔3700m6个月的某部汉族男性青年30 名,分别口服,甲组:自制炒面胶囊10人,乙组:酪氨酸10人,丙组:依那普利、硝苯吡啶 10人,连续不间断服用15天,于服药前、服药15天后,停药10天后三个阶段应用EGM 型自行 车功量仪进行达负荷的运动(负荷指标:W225.P175~180次/分),运动后10分钟采用DDX-20 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三个阶段运动后的左右、上下肢体交叉动作频率与光信号视觉记忆测验.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服药15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 动后比较,右手左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及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 1或P<0.05),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 P<0.05),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服药15天运动后乙、丙组与停药10天运动 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肢体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 <0.05),停药10天运动后乙、丙组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右手左脚交叉运动频率总次数、正 确次数、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多(P<0.01或P<0.05),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乙组总次 数、正确次数、丙组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服药15天运动后,乙组 与丙组比较,右手左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 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视觉记忆测验,服药 15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小于服药前运动后(P<0.01),停药10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 少于服药前运动后(P<0.01),服药15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少于停药10天运动后(P < 0.01).结论酪氨酸与依那普利、硝苯吡啶均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高原低氧条件下的脑-体工作能力,停药10天后仍能保持一定作用,酪氨酸作用优于依那 普利、硝苯吡啶.该研究对促进高原劳动能力及军事作业效率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作者:马勇;哈振德;张西洲;王伟;崔建华;张芳;朱永安;张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格因素与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 不稳定组,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 和VAS变化情 况,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了解病人对术中镇静、镇痛和遗忘的评价.结果人格情绪因素对病人的手术焦虑状态、麻醉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调整镇静药物的用量,以达到好的 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杨凤池;张曼华;张炳熙;范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目的探索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影响. 方法对某部全训士兵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训练,应用心理社会应 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社会应激总值、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消极应对、SAS、S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蓝新友;李权超;何英强;傅军;蒋忠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农村婴幼儿喂养的家庭行为因素与教育策略

    目的为有针对性的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家庭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市 农村社区的4个乡抽取10个村196名小儿喂养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的营养发育不同程度地受到主要喂养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喂养态度、家庭年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逐步回归分析,文化 程度(X1)、喂养态度(X2)、家庭年收入(X3)等三项变量被引入逐步回归方程:Y=25.016+0.2 54X1+0.587X2+0.764X3(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的目标 人群是婴幼儿的主要喂养人,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文化程度、职业、营养与喂养态度、居住地区、家庭年收入、喂养知识来源等特征,制订出干预措施.

    作者:刘黎明;王懿;陈霞;孙刚;张琳;董海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肠激惹综合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对肠激惹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病例选自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期间就诊于沈阳市肛肠医院诊断为肠激惹综合症的患者202 人,均符合IBS罗马Ⅱ诊断标准(1999年)[1].

    作者:王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浙南沿海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6~11岁儿童1674名,用Ruttr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 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问卷回收率96%.结果儿童行为检出率9.5% ,其中A行为3.7%、N行为3.9%、M行为1.9%.A行为依次表现为说谎、不听管教、破坏东 西、欺负别的孩子和偷东西;N行为依次为腹痛或呕吐、睡眠困难、烦恼、害怕新事物或环 境、拒绝上学.行为问题与母亲患病、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等有关.结论 应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章殷捷;邓君芳;王珍珍;叶文宣;丁振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与疗效关系的分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经明确诊断必须终生用药治 疗,所以DM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为探讨DM患者医嘱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倩;陈福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本文对其发病率及早期治疗效果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病人为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152例住院病人.男88例,女64例,脑出血6 0例,脑梗塞92例.

    作者:黄永兰;孙玉英;谢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类型分析

    目的探讨军校男、女大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特征,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修订 后的中文版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军校男、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N、F、P因子得分,在E、I因子上的得分没有 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在S、P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在他因子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人格倾向所占百分比均远高于N、F、P因子;男、女军校大学生 在16种人格类型的分布上基本相似,ESTJ、ISTJ、ENTJ、ISFJ四种类型居多.结 论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倾向和人格类型的分布具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 ,且均具有E、S、T、J人格倾向.

    作者:罗正学;苗丹民;皇甫恩;倪修元;潘传彬;杨天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11.2%,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9000万[1].1991年我国 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服药率城市为17.1%,农村为5.4%[1], 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 为此,我们对出院后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遵医行为的追踪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华;方琴;张建容;罗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米帕林对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大鼠马尾电生理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硬膜外置管的方法给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的大鼠 注射磷脂酶A2抑制剂米帕林,然后对马尾电生理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使马尾的电生理功能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在注射 米帕林后,大鼠马尾的电生理损害明显减轻,与髓核移植组相比较,统计学上差别显著( P<0.05).结论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的发病 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制有效的磷脂酶A2抑制剂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腰腿痛的治疗.

    作者:贺石生;侯铁胜;崔毅;王建文;夏金辉;王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注意品质的研究

    目的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注意的特点,及其与短时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 患者24及同年龄、性别健康对照儿童,分别测验其注意的品质和短时记忆能力. 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的短时记忆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但注意品 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的短时记忆能力下降,但其注意的稳定性、广度、转移能力正常,短时记忆能力的下降与注意品质 无关,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注意缺陷和多动二者间无必然联系.

    作者:谭庆荣;杨宏宇;皇甫恩;苗丹民;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主要是结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临床 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本文试用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对症处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浩志;卢艳;付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41例青光眼患者,采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量表进行 调查,在单因素χ2分析基础上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其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费用来源有关 (P<0.05);遵医行为方式的不同与其生活质量得分有着明显影响 (P<0.05);同时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 析显示:费用的来源、性别、教育程度及生活质量得分与遵医行为有显著相关(P<0.05 ).结论青光眼患者治疗时,应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遵医行为的 影响,加强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知识教育,规范医嘱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萍;王爱荪;黄小琼;夏伟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假说

    在1989年,Gorman[1]等人阐明了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假说,这使人尝试去理解 两种看上去不同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同样具有干预效应.这一理论假定 惊恐发作本身源于与5-HT和NE能传递以及呼吸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干位置,而预期性焦虑产 生于边缘结构的兴奋,后也假定恐怖性逃避是前部皮质激活的功能表现.

    作者:朱晓彤;季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月经周期关联性癫痫2例报告

    癫痫患者可以出现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为性激素水平改变[1].性激素水平 的变化也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产生影响,引起或抑制癫痫性放电,从而加重或 减轻癫痫患者的病情.近期发现2例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癫痫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厚林;王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卡片评估法

    目的描述用选卡片法测定心衰病人学习需求以及护士准确预测病人个人学习需求的能力.方法要求30例病人及其分管护士 分别挑选有关心力衰竭病人教育内容的12张卡片问题, 并按个人优先教育需求顺序依次排列.结果病人选择下列问题为很重要的教育问题:我的心脏病情怎 样?我怎样知道病情日益加重?我的心脏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其中我的心脏病情 怎样?护士与病人排在第一的相同率为33.3%,病人个人选择很重要而护士评估为不重要的教育问题为10%.结论选卡片法是保证心力衰竭病人个人学习需求 的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柳韡;袁恒兰;张廷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心理问题的临床研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妊 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 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流行病 学调查发现,妊高征的好发因素之一为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1].妊高征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妊高征患者进行 精神卫生状况及个性调查,探讨妊高征的心理卫生以及个性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心理学依据.

    作者:乔岩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应激大鼠脑边缘系统病理应激效应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状态大鼠脑边缘系统超微结构病理变 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慢性应激自由基对脑损害作用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大平台水环境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取边缘系统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 ,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组织匀浆SOD活力.结果慢性应激组大鼠额叶、海马及下丘脑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形态学改 变,镜下观察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减少,核仁碎裂,核膜皱缩,胞质内细胞器变性,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神经纤维髓鞘变性.结论慢性应激脑组织 SOD 活力增高,自由基对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的损害,可能为应激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杨来启;吴兴曲;胡淑芳;马文涛;刘光雄;王晓锋;杨喜民;张宏宾;李栓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在成年违法犯罪人群中的应用

    违法犯罪人群的人格特点与犯罪的关系历来受到心理学研究的重视.国内既往研究,多侧重 于对其个性特征进行研究,证明犯罪与个性特征有一定关系[1~4].近来有学者尝试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对重新违法犯罪人群的人格障碍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以偏执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为主的病理 性人格是该人群的主要特征[5].本研究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将违法犯罪人员样本 分为行政处罚组和刑事制裁组,即把一般违法者与罪犯区分开来,以探讨他们各自的人格障碍特征.

    作者:沈东郁;杨蕴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