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气道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预测价值

黄诚文;何士杰

关键词:慢性咳嗽, 支气管激发试验, 小气道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60例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并评价其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比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 75/25)明显降低(P<0.05)。慢性咳嗽患者FEF 50%和MMEF 75/25与激发试验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FEF 75%、FEF 50%、FEF 25%、MMEF 75/25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FEF 50、MMEF 75/25可用来预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的下降率;基础小气道功能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上很常见,多根肋骨发生骨折后会使肋骨失去原有的支撑力,失去支撑力后胸廓发生软化从而出现反常的呼吸运动,给患者的呼吸以及循环功能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2]。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改进护理模式,配合医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练凤娟;林春燕;邓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气道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60例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并评价其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比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 75/25)明显降低(P<0.05)。慢性咳嗽患者FEF 50%和MMEF 75/25与激发试验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FEF 75%、FEF 50%、FEF 25%、MMEF 75/25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FEF 50、MMEF 75/25可用来预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的下降率;基础小气道功能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诚文;何士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拉力螺钉治疗骨盆前环耻骨上支骨折1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骨折越来越常见,骨盆的解剖位置较深,结构复杂,骨盆骨折手术的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救治不当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当骨盆受到前后方的挤压力时,因耻骨支细,为骨盆前环的薄弱点,易发生骨折[1]。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左髋关节脱位、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右耻骨上支骨折患者1例,行髋臼横断伴后壁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耻骨上支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愈合良好。本例患者是承德地区首例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微创经皮逆行拉力螺钉治疗骨盆前环耻骨上支骨折的手术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宇军;谷锐;于龙超;王金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山楂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近况

    山楂叶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的干燥叶,主要功能为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高脂血症等[1]。我国山楂叶植物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疗效确切,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现今研究热点中药之一。本文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明宇;潘伟东;潘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焦虑对老年DMCI患者认知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焦虑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认知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DMCI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焦虑分为观察组62例(合并焦虑)和对照组38例(不合并焦虑)。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结果:观察组患者IMT显著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与IMT呈正相关(P<0.01),MoCA评分与IMT呈负相关(P<0.01)。结论:合并焦虑可加重D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张翠;王爱辉;罗凡;林占东;郭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六神丸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六神丸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因疼痛入院的癌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同时治疗组加用六神丸治疗癌痛,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6.3%)明显高于对照组(5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少于对照组,尤其便秘的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六神丸配合三阶梯止痛法可提高止痛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新;张建华;黄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4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采用自制高血压健康知识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统一测量血压。进行为期3个月的社区健康教育之后,再次采用自制高血压健康知识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培养、心理、运动及营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教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在临床适当推广。

    作者:尹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50例酒精性肝硬化相关因素分析及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应酬及不良生活习惯也随之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约8%-20%大量饮酒的人群终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硬化[1]。酒精性肝硬化病理上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为主,临床表现则以肝脾肿大、腹水、黄疸为主,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2]。酒精性肝硬化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治疗尚缺乏特效药。本研究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家浩;蓝考;张明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产科护理服务理念逐渐由以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孕妇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的模式[1];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的社会单元,不仅可以满足孕妇诸多基本需求,同时还是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化场所,能有效满足孕产妇心理及生理需求[2]。本研究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微创、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并可出现部分严重并发症。我院通过分析TACE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谢雅萍;刘洪珍;齐少春;郑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颈椎复位、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椎体间移位距离明显短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2例患者存留Ⅰ°脱位,复位率为93.33%(28/30)。术后1年患者的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结论: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高度和曲度,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

    作者:刘西斌;丁文元;辛海松;蔡国新;陈连锁;唐德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程序教学法在护理礼仪实训课中的应用

    程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等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模式[1]。程序教学法是经过系统规划将知识体系细化为多个小步骤,教学过程流程化,根据学生的能力以不同的进度按特定的程序进行知识学习的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有学者认为,程序教学法法尤其适用于技能、技巧的学习[3]。本研究将程序教学法应用到护理礼仪实训课中,旨在探讨程序教学法在护理礼仪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护理礼仪实训课教学的佳方法和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陈月;王荣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常态”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新常态”作为一种新趋势以及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特征之一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鲜明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创新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而作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前沿性较强的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常态”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如下。

    作者:白江涛;龚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15例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采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5例足部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86.7%(13/15)。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固定期间出现针道感染,4例跖骨骨折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出现外固定架针松动,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骨质疏松。结论: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足部损伤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魏俊强;王新宇;闫石;冯震;王瑜;孔庆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卵巢囊肿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社会压力、自身免疫力及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卵巢囊肿的治疗以腹腔镜手术为主,与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容易恢复,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密切相关[1]。而术后护理方式和质量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开始探讨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应采取何种护理措施。通过对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实验组卵巢囊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β25-35对PC12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Aβ25-35对PC12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mol/L Aβ25-35与PC12细胞共孵育48h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对照组细胞不加Aβ25-35。采用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的表达和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作者:张美;狄婷婷;王瑞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T逆行膀胱造影诊断创伤性膀胱破裂的应用价值

    一直以来,传统的膀胱造影和超声下膀胱注水试验是诊断膀胱破裂的可靠方法,但常需辗转检查、多次搬动,给外伤患者增加痛苦,延长检查时间,且X线造影很难发现其它脏器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大多数外伤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可同时发现膀胱破裂及其它腹部多器官损伤,不仅能大程度赢得抢救时间,还可以通过CT后重建图像,发现膀胱破裂口,为临床提供直接、准确的诊断。为此,本研究探讨了CT逆行膀胱造影诊断创伤性膀胱破裂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雅洁;王树全;孙延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承德产山里红叶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承德地区不同采收期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四氢呋喃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是0.001-0.16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2.8%);5-10月承德不同产地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均值分别为滦平县3.00mg/g,双桥区4.00mg/g,承德县2.84mg/g。结论:承德地区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在8月份达到高,为佳采收期,以承德市双桥区产的山里红叶含量高,为佳产地。

    作者:杜义龙;李明臣;王领弟;李艳荣;潘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正常组53例和颈动脉斑块组128例,检测两组患者Cys-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结果: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血清Cys-C、hs-CRP、MONO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成博;李敏;高燕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后续的临床胜任能力[1]。目前,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普遍压缩,单一的实验教学方法、枯燥的实验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改变传统实验课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每位医学寄生虫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的学习能力。

    作者:邴玉艳;许士奇;杜娈英;赵蕾;李丹;陈晓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承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