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4例感染相关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王艳心;杜镇;王成;陈丽莉;李保强

关键词:荨麻疹, 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相关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感染相关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相关性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44例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扁桃体炎。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发热,但咽痛、呼吸不畅的比例比成人低;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升高;11例患者咽拭子培养阳性,部分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1个月后随访部分患者,皮疹无复发。结论:急性荨麻疹皮损和症状相对较重,感染是重要诱因,经积极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明显有效,且不易复发。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保守治疗CS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取药物治疗后清宫的保守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41例采用氨甲蝶呤(MTX)全身用药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治疗成功125例,成功率为88.65%。其中98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27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下降缓慢,继续用药7d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保守治疗失败的16例患者,1例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阴道大量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清除妊娠病灶;15例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缓慢,妊娠部位血流丰富,中转开腹清除妊娠病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治疗CSP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必要时可中转治疗,安全性好。

    作者:唐莉;郑敏华;李泰康;隗伏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adder cancer specific antigen-1,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前列腺增生组,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和尿液样本中BLCA-1的含量,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液BLC A-1的含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尿液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59%(13/22),特异度为93%(41/44)。实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BLCA-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6%(19/22),特异度为56%(24/43)。结论:BLCA-1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型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邱玙;李红阳;王志勇;郭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aspase-3、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病死率占人类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胃癌病人多选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仍不足30%[1]。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对其早期发现和干预,有益于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胃癌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胃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诸多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细胞凋亡机制成为胃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Caspase是一组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在细胞凋亡的启动和完成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决定了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和生物化学改变。Caspase-3、Caspase-9是Caspase家族中引起凋亡的关键成分,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Caspase-3、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静;程玉;王明娟;齐洁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住院环境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1]。骨科患者大多由于突如其来的创伤导致疼痛、长期卧床等因素,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

    作者:盛井香;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桡动脉采血应用不同持针方式的效果观察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动脉采血是临床护士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操作,临床动脉采血常采取的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其中桡动脉采血为方便[1]。但桡动脉比较细,容易滑动,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比较低,尤其对于桡动脉搏动比较弱的患者,明显增加了穿刺难度[2]。为提高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本研究对桡动脉采血的两种持针方式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贺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剖宫产母婴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见效快、效果稳定,且肌松效果好,阻滞时间不受限制适用于长时间手术,局麻药用量小,故多用于剖宫产手术中[1]。剖宫产手术时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规的术前准备,其作用在于预防膀胱受损,有效避免尿潴留,并能记录排尿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等[2]。为进一步提高留置导尿的效果,尽可能避免对母婴造成影响,本研究探讨了麻醉前、后导尿对母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阴道脱落成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评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能够提高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阴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

    作者:姜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HEMCLIN 600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梅毒开始复燃以来,发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该类试验对早期、晚期和潜伏期梅毒的诊断存在假阴性;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或IgM,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一般用作确认试验[2]。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是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易于保存,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等优点[3]。我院2014年引进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HEMCLIN 6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2015年全年共检测31023例标本,发现316例阳性标本,但使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复查,其中61例为假阳性,为了探查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作者:张春雷;李兰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合并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为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呈烫伤样改变,全身中毒症状及皮疹严重,伴有高热,对肝肾心肺及造血系统等均有损害,并发症多,患者可因感染、败血症而死亡,病死率在药疹中高[1]。该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皮损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弛性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轻微摩擦表皮即可脱落,形成糜烂,常伴有明显的眼、鼻、口腔、外阴黏膜的损害[2]。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进展迅速、范围广泛的皮下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常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病变范围可波及腹壁、腹股沟、臀部、会阴、肛周等部位,其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讯速,局部组织可广泛坏死,导致全身脓血症,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3]。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冉欣欣;王春华;娄丽华;王树艳;赵海迪;郑辉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第4代ADSCs移植入脱细胞神经移植物(ANA)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然后用相应的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损伤神经的断端。术后6W和12W采用神经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结果:术后6 W、12W,实验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培养基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实验组术后12W时的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术后6W(P<0.05)。结论:ADSCs可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付秀美;王荣良;杨海艳;杨振江;付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动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研究进展

    绝经是妇女一生中所必须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妇女绝经年龄约为40-58岁,WHO将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引起妇女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调,文献显示大约85%-90%的围绝经期妇女会因不能适应内分泌的变化而表现出潮热多汗、头晕、心悸、易怒、失眠、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泌尿生殖系统萎缩、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工作、生活及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娜;李青;范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过敏性休克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胸痛2h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胆囊炎、胰腺炎病史20年。入院当日,食用野菜(苦碟子)30min后突感头晕、心悸、大汗淋漓,伴全身瘙痒、皮疹,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测量血压86/50mmHg,继而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112次/分,律齐,ST-T未见改变。给予肌注扑尔敏0.1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甲强龙100mg抗过敏治疗;静脉泵入多巴胺10μg/kg/min强心治疗;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ml、706代血浆500ml扩容治疗。约5min后意识恢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102次/分,律齐,ST-T未见改变。1h后患者诉心前区闷痛,疼痛剧烈,并向咽部放散,伴有胸闷、乏力,恶心未呕吐,大量出汗,无头晕,无呼吸困难、晕厥,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监护示:血压110/70mmHg,窦性心律,心率74次/分,律齐,Ⅱ、Ⅲ、aVF,V7-V9导联ST段抬高0.1-0.2mV。给予静脉泵入硝酸甘油10μg/kg/min,并急转入我院急诊科。

    作者:孙宏超;丁振江;贾井利;王文丰;侯瑞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大数据时代下承德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人们对“大数据”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1980年3月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首次提出“大数据”,将其喻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1]。具有大量、高速、多样等特征的大数据,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和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获取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等,并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新型能力,影响和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档案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电子档案是指高校在日常事务、教学、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如何管理好电子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下承德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王学娟;杨阳;闫桂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19664例孕妇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使用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筛查,B组孕妇使用四腔心切面法筛查,并与产后或引产后的检查结果或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两组胎儿心脏畸形的漏诊率。结果:两组均无误诊情况。A组漏诊11例、漏诊率为10.78%,B组漏诊28例、漏诊率为27.72%,B组的漏诊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无创、费用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思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孕产妇盆底功能重建的自我管理教育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许多孕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不足,对盆底功能重建的需求较低,保持孕期盆底健康行为的能力较差。目前,尚缺少为孕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重建提供系统化、延续性服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手段。回顾文献发现,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可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水平,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1]。

    作者:杨亚宁;廖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剖析及对策

    医学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其中呈现的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校成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历年来成教教学管理的资料统计,结合多年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分析了医学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薛彩萍;戴翠萍;陈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据报道,乳腺癌已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30%,如何有效治疗乳腺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4]。虽然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断。自Hasteld创建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但无论是扩大根治术、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还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然而,ALND又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疼痛麻木、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大程度地减少ALND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使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避免常规的ALND,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但对不同状态的病人实施该技术还存在一些疑问,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注意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李飞;胡大为;孟庆来;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长期留置导尿管老年女性患者漏尿护理的研究进展

    留置导尿术是进行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能够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更容易发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现象[3]。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的漏尿不仅容易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本文针对老年女性长期留置导尿漏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解决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女性患者的漏尿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钟弦弦;王玉芹;梁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班会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学校层面普及,通过课程设置、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心理咨询教师等方式实现。但现实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不应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干预性、补救性的过程[1-2]。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更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延伸的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模式是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项目,这一项目在我校被称为“班级周周谈”。本文分析探讨了我校“班级周周谈”活动的模式和实践效果。

    作者:庄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需引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用药后4、8、12h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91.7%,55/60),引产成功率(93.3%,56/60),阴道分娩率(75.0%,45/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承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