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邱玙;李红阳;王志勇;郭利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BLCA-1, 核基质蛋白, 敏感度, 特异度
摘要: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adder cancer specific antigen-1,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前列腺增生组,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和尿液样本中BLCA-1的含量,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液BLC A-1的含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尿液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59%(13/22),特异度为93%(41/44)。实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BLCA-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6%(19/22),特异度为56%(24/43)。结论:BLCA-1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型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深入研究。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016年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据报道,乳腺癌已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30%,如何有效治疗乳腺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4]。虽然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断。自Hasteld创建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但无论是扩大根治术、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还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然而,ALND又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疼痛麻木、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大程度地减少ALND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使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避免常规的ALND,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但对不同状态的病人实施该技术还存在一些疑问,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注意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李飞;胡大为;孟庆来;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专业精神课程设置初探

    2002年,美国内科理事会(ABIM)基金会、美国内科医生学会-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基金会和欧洲内科医生联盟共同研究并发布了“新千年医学专业精神:医师宣言”,该宣言重新确立了医学专业精神(简称专业精神)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明确的专业责任。与此同时,专业精神培育不断受到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如何合理设置专业精神课程便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课程设置的方式、内容、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玲;赵兵;周文娟;张亚平;梁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

    中药注射剂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灭菌粉末,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剂量准确,便于临床使用,尤其对危重病症的治疗有利,近年来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院临床药师为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制定了相应干预措施,并进行了持续干预,现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代晓;崔亚男;吕英超;朱孝芹;辛春兰;肖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制水枕在危重新生儿预防头部压疮中的应用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部分危重患儿因病情需要,通常予以呼吸机或持续正压呼吸道辅助通气(CPAP)治疗。护士因担心患儿频繁更换体位导致脱管影响病情,而减少给患儿翻身,导致患儿头部组织长期受压,出现压疮。由于患儿病情危重、抵抗力差,压疮难以愈合,同时易造成患儿压疮感染。我科通过自制水枕,并在临床上实际应用于预防患儿头部压疮产生,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海红;符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住院环境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1]。骨科患者大多由于突如其来的创伤导致疼痛、长期卧床等因素,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

    作者:盛井香;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长期留置导尿管老年女性患者漏尿护理的研究进展

    留置导尿术是进行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能够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更容易发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现象[3]。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的漏尿不仅容易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本文针对老年女性长期留置导尿漏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解决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女性患者的漏尿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钟弦弦;王玉芹;梁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勘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HEMCLIN 600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梅毒开始复燃以来,发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该类试验对早期、晚期和潜伏期梅毒的诊断存在假阴性;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或IgM,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一般用作确认试验[2]。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是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易于保存,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等优点[3]。我院2014年引进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HEMCLIN 6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2015年全年共检测31023例标本,发现316例阳性标本,但使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复查,其中61例为假阳性,为了探查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作者:张春雷;李兰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需引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用药后4、8、12h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91.7%,55/60),引产成功率(93.3%,56/60),阴道分娩率(75.0%,45/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阴道脱落成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评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能够提高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阴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

    作者:姜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新进展

    腺性膀胱炎(CG)是膀胱黏膜的增生性和化生性病变,1887年由Von limbeck首次描述,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血尿、耻骨上区及会阴不适、性交不适,严重者会出现肾积水,继而出现腰部酸胀等症状。C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膀胱内结石、膀胱以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反复出现感染等慢性刺激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9%-1.9%[1]。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及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普遍应用,CG的发病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CG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普遍认为其具有潜在的恶变可能,但Smith等[3]人的研究并不支持CG具有恶变倾向。CG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争议较多[4]。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加以综述,并将其归为三类,分别为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其它特殊方法治疗。

    作者:王迪;黄后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第4代ADSCs移植入脱细胞神经移植物(ANA)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然后用相应的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损伤神经的断端。术后6W和12W采用神经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结果:术后6 W、12W,实验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培养基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实验组术后12W时的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术后6W(P<0.05)。结论:ADSCs可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付秀美;王荣良;杨海艳;杨振江;付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剖宫产母婴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见效快、效果稳定,且肌松效果好,阻滞时间不受限制适用于长时间手术,局麻药用量小,故多用于剖宫产手术中[1]。剖宫产手术时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规的术前准备,其作用在于预防膀胱受损,有效避免尿潴留,并能记录排尿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等[2]。为进一步提高留置导尿的效果,尽可能避免对母婴造成影响,本研究探讨了麻醉前、后导尿对母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助孕治疗失败再次行IVF-ET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初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失败再次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的效果。方法:70例初次IVF-ET失败并再次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实施再次IVF-ET前,对照组仅接受IVF-ET常规术前检查,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检查外还接受宫腔镜诊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再次次实施IVF-ET后,实验组妇女有16例妇女成功妊娠,成功率为45.71%,对照组妇女7例成功妊娠,成功率为20.00%。实验组妇女再次IVF-ET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5,P<0.05)。结论:初次IVF-ET未成功再次接受IVF-ET的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妊娠成功率,建议应将宫腔镜检查作为IVF-ET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王琦;陈朝军;陈蔚清;张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adder cancer specific antigen-1,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前列腺增生组,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和尿液样本中BLCA-1的含量,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液BLC A-1的含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尿液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59%(13/22),特异度为93%(41/44)。实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BLCA-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6%(19/22),特异度为56%(24/43)。结论:BLCA-1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型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邱玙;李红阳;王志勇;郭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活性成分复方对AD转基因模型小鼠海马Aβ的影响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雄性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6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三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A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Aβ的表达,从而缓解A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作者:贺小平;董贤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主要表现的无痛性心肌梗死1例

    无痛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但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近期我科收治1例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主要表现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芳;姜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剖析及对策

    医学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其中呈现的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校成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历年来成教教学管理的资料统计,结合多年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分析了医学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薛彩萍;戴翠萍;陈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承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