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玲;赵兵;周文娟;张亚平;梁莉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1]。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高,约占60-70%,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30-50岁者,近年来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3-4]。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较复杂,病程长、易复发,手术治疗多针对椎体移位或严重的脊髓压迫[5],费用高、风险大,因此临床首选保守治疗,而中医在保守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本综述就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的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阐述。
作者:吕更宽;范洪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组、黄芪注射液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黄芪注射液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明显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升高Bcl-2的表达,降低Bax、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董雅洁;高维娟;卢锴锋;谢亚芹;朱炎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五行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初期患者焦虑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108例M H D初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音乐疗法,空白组不做音乐干预。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1周、2周、3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各组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治疗3周后,实验组、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对MHD初期患者焦虑状况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唐钦妹;施素华;黄向红;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保守治疗CS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取药物治疗后清宫的保守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41例采用氨甲蝶呤(MTX)全身用药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治疗成功125例,成功率为88.65%。其中98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27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下降缓慢,继续用药7d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保守治疗失败的16例患者,1例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阴道大量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清除妊娠病灶;15例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缓慢,妊娠部位血流丰富,中转开腹清除妊娠病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治疗CSP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必要时可中转治疗,安全性好。
作者:唐莉;郑敏华;李泰康;隗伏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患者女,52岁,于2015年3月23日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20年余”就诊于我院,不伴其它眼部不适。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不能矫正,光定位明确;左眼视力:0.02,不能矫正,光定位明确。裂隙灯检查见双眼角膜上皮粗糙,全基质层雾状混浊、增厚,角膜中央瞳孔区浅层斑块状灰白色混浊,并累及角膜缘。眼压:R 12mmHg,L 14mmHg。根据症状和体征,诊断为双眼斑状角膜营养不良。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双眼,4次/日,嘱患者尽快行双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于2015年8月20日在外省行右眼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现角膜植片透明,视力恢复可。
作者:李璇;李梦琪;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学校层面普及,通过课程设置、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心理咨询教师等方式实现。但现实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不应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干预性、补救性的过程[1-2]。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更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延伸的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模式是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项目,这一项目在我校被称为“班级周周谈”。本文分析探讨了我校“班级周周谈”活动的模式和实践效果。
作者:庄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乌龙丸。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毕东敏;蔡江南;刘海涛;李秀芝;魏建芬;张瑞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阴道脱落成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评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能够提高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阴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
作者:姜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病死率占人类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胃癌病人多选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仍不足30%[1]。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对其早期发现和干预,有益于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胃癌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胃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诸多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细胞凋亡机制成为胃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Caspase是一组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在细胞凋亡的启动和完成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决定了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和生物化学改变。Caspase-3、Caspase-9是Caspase家族中引起凋亡的关键成分,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Caspase-3、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静;程玉;王明娟;齐洁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感染相关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感染相关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相关性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44例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扁桃体炎。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发热,但咽痛、呼吸不畅的比例比成人低;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升高;11例患者咽拭子培养阳性,部分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1个月后随访部分患者,皮疹无复发。结论:急性荨麻疹皮损和症状相对较重,感染是重要诱因,经积极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明显有效,且不易复发。
作者:王艳心;杜镇;王成;陈丽莉;李保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且发病率逐年升高[1]。高血压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认为与遗传、吸烟、饮酒、饮食、精神心理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2]。近年来,有研究提示部分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升高[3]。因此,关于高血压与Hcy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高血压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毕晓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adder cancer specific antigen-1,BLCA-1)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前列腺增生组,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和尿液样本中BLCA-1的含量,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液BLC A-1的含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尿液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59%(13/22),特异度为93%(41/44)。实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BLCA-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BLCA-1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6%(19/22),特异度为56%(24/43)。结论:BLCA-1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型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邱玙;李红阳;王志勇;郭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雄性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6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三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A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Aβ的表达,从而缓解A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作者:贺小平;董贤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胸痛2h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胆囊炎、胰腺炎病史20年。入院当日,食用野菜(苦碟子)30min后突感头晕、心悸、大汗淋漓,伴全身瘙痒、皮疹,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测量血压86/50mmHg,继而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112次/分,律齐,ST-T未见改变。给予肌注扑尔敏0.1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甲强龙100mg抗过敏治疗;静脉泵入多巴胺10μg/kg/min强心治疗;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ml、706代血浆500ml扩容治疗。约5min后意识恢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102次/分,律齐,ST-T未见改变。1h后患者诉心前区闷痛,疼痛剧烈,并向咽部放散,伴有胸闷、乏力,恶心未呕吐,大量出汗,无头晕,无呼吸困难、晕厥,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监护示:血压110/70mmHg,窦性心律,心率74次/分,律齐,Ⅱ、Ⅲ、aVF,V7-V9导联ST段抬高0.1-0.2mV。给予静脉泵入硝酸甘油10μg/kg/min,并急转入我院急诊科。
作者:孙宏超;丁振江;贾井利;王文丰;侯瑞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其中呈现的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校成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历年来成教教学管理的资料统计,结合多年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分析了医学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薛彩萍;戴翠萍;陈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据报道,乳腺癌已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30%,如何有效治疗乳腺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4]。虽然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断。自Hasteld创建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但无论是扩大根治术、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还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然而,ALND又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疼痛麻木、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大程度地减少ALND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使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避免常规的ALND,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但对不同状态的病人实施该技术还存在一些疑问,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注意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李飞;胡大为;孟庆来;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没药(Commiphora myrrha)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主要分布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没药来自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状树胶,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块状,打碎后炒至焦黑色使用,透明的没药品质为佳。没药药性辛、苦,平,归心、肝、脾经,有特异的香气,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没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树脂、树胶和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降血脂、镇痛、保护肝脏等多种药理作用[2]。本文主要从没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一鑫;薛禾菲;杜闻杉;刘翠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第4代ADSCs移植入脱细胞神经移植物(ANA)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培养基组和实验组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然后用相应的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损伤神经的断端。术后6W和12W采用神经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结果:术后6 W、12W,实验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培养基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实验组术后12W时的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术后6W(P<0.05)。结论:ADSCs可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付秀美;王荣良;杨海艳;杨振江;付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