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临床观察

孟庆杰;宋艳华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并发症, 生存率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快的癌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1]。乳腺癌外科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等。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仍存在争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好的疗效。2008~2013年我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系统干预的效果

    ①目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进行系统干预。②方法将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共10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以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值、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③结果6周后干预组患者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系统干预能够促进COPD患者的临床康复。

    作者:董胜莲;陈晓艳;邢凤梅;吴庆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之一,同时也是儿科重要急症,幼儿多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紫钳、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大小便失禁。也有意识清醒者,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痉止后多入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宗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3例儿童猩红热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分析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抗生素的应用,猩红热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一些传染科、儿科及皮肤科的医师认为猩红热已经成为一种少见病,并且对本病的诊断缺乏认识。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猩红热仍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由于缺乏典型皮疹特点,常导致误诊误治。笔者对近3年诊治的93例猩红热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皮疹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聂廷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病理形态及 SOD、NO 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及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表达的影响。②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10只,造模组20只。造模组白兔于膝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造成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B)、抗骨增生片组C(B,C, n =10),C组灌胃(ig)给予0.36 gk/g 的抗骨增生片,1次/d;A ,B组每日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d 后,取膝关节,用 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SOD, NO的表达情况。③结果抗骨增生片组滑膜组织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SOD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或P <0.05),NO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1或P <0.05)。④结论抗骨增生片能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发展,修复损伤滑膜可能与其改善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损害,与上调 SOD,下调NO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守中;王志文;王国权;彭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稳定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传统支抗装置存在着操作复杂、可靠性差、患者不合作等方面的缺陷,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不断尝试应用种植体作为移动牙齿的支抗。微种植体的优点在于创伤小、不依赖患者配合、可有效缩短疗程、治疗后易取出等优点,已经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本文就微种植体、患者、临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黄碧坤;张彬;李晨;李金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现状分析

    贫困大学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各地区、各学校、各专业之间也很难做到统一,所以把握和界定贫困生的标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低于学校所在地的低生活标准,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同学均为贫困生。国内学者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做出界定和定义,韩永清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经济上无法缴纳学费和维持学校所在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的高校学生[1];黄春杰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2];我国高校往往根据各自学校具体情况对大学贫困生给予认定。其实高校贫困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这个特殊群体主要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贫困大学生无法缴纳学费,这是贫困生界定的主要参考依据;②贫困大学生无法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③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用低,难以达到当地低的生活标准线。这一标准也是贫困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参考依据。

    作者:晏晓波;刘磊;赵平;高建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心脏开放性手术术后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导致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循环期间降低平均动脉压加上非搏动血流使肾脏血流量减少约30%,缺血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损伤。减少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是心外科医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即是通过对手术前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对比研究了解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CPB)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东辉;杨长勇;张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指纹分析

    指纹是皮纹的一部分,专门研究手指末端的纹型,较皮纹学范围局限,但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指纹具有个体特异性、终生不变性和世代遗传性[1]。于是学者们围绕指纹纹理与人的民族、性别、身高、性格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致使皮纹学在人类学、遗传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李卫红;张红梅;蔡宝宏;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目标的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差异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正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能否科学合理设置,是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总体目标,笔者在高职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实践中,首先确定了高职护理专业各层次护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洁忠;刘雪琴;杨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编读往来·勘误(2)

    作者: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奥施康定治疗患者癌痛疗效的影响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止痛方法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奥施康定是新型的半合成纯阿片受体激动剂,是羟考酮与精确控释技术相结合的药品,具有双向吸收模式,药物可以迅速释放以促使药物早期吸收,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吸收时相以保证在12h内的有效血药浓度[1]。奥施康定治疗虽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性疼痛,但癌痛患者面对疼痛的折磨,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需要心理干预治疗。

    作者:李丙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栀子苷治疗脑病的研究进展

    栀子为茜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on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中栀子的主要成分是栀子苷( Jasminoidin ),属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抗病原体、抗炎、镇静镇痛、降温解热、利胆保肝作用[1]。目前,栀子苷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栀子苷不仅对脑血管疾病本身多个病理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而且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和机体代谢,改善血脑循环、促进神经修复,辅助治疗脑血管病合并症,从而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整体疗效。

    作者:靳蕊;晋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康复护理

    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ACL损伤后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有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可能[1]。由于其缺乏自我愈合的能力,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重建为主[2]。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春霞;胡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19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①目的了解妇科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 Uu)的风险因素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②方法通过培养法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率的分析,回顾性研究解脲支原体感染风险。③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患者来源、绝经情况、宫颈糜烂、放置节育器、感染衣原体有关,解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90%。④结论妇科门诊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与患者来源、绝经情况、宫颈糜烂、放置节育器、感染衣原体有关联,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认知调查

    从静脉输液技术真正运用到临床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静脉输液已成为当今预防、保健、治疗、护理中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2003年,对我国156所医院静脉输液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1]。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故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静脉输液的风险性也在增加[2]。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安全管理,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静脉输液小组对临床护士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的认知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纪国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后马铃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化疗静脉给药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是肿瘤化疗科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损伤发生率0.1%~6%[1]。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轻者局部组织红肿、痛疼、静脉炎、重者皮肤坏死、神经损伤及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效治疗药物外渗是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我科2007年4月~2013年5月对60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后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桂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XCR7和 MMPs与胶质瘤关系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具侵袭性的颅内肿瘤,具体发生机制不清,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国内外除手术外,行放、化疗、中医药等治疗,虽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对胶质瘤细胞的表面受体、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的变化及其引起的信号转导和效应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7及其配体CX-CL12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趋化因子又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存在一定关系。下面就CX-CR7、MMPs与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增殖与侵润、及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贺军;朱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96例城乡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的现状

    ①目的了解城市与农村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运动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发现城乡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②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唐山市城乡296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在运动锻炼自我管理总分方面城乡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体能锻炼自我管理方面城市优于农村( P <0.01),耐力锻炼自我管理方面农村优于城市( P <0.01)。④结论农村和城市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自我管理水平均不理想,建议针对城乡不同特征,采取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KOA患者关节功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汪凤兰;何浩;邢凤梅;陈丹;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年发病率约为10/100000,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颅内动脉瘤破裂以及颅内动脉畸形破裂为SAH常见的原因,约占80%,又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是SAH 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在出血后一周出现。患者多有暂时性局灶体征,进行性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血管造影显示痉挛脑血管变细。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脑缺血和缺氧性损害,但目前对CVS 机制及导致脑损害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过去认为,缺血性脑损伤细胞死亡主要是坏死,近年来研究证明,脑缺血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

    作者:陈扬;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馆危机管理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所谓危机,就是会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反应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不是一般程度的困难状态[1]。危机管理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预防、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方式。图书馆危机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针对图书馆可能的和现实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防范、事中控制处理和事后复原,以达到避免危机,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的管理过程。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公共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目前,图书馆系统面临的大变化是信息交流环境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及基于此环境变迁而引发的读者信息需求满足的数字化、网络化依赖和各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提供商的涌现而产生的矛盾。在21世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逐步走进了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融汇众多资源的现代图书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潜在的诱发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高校图书馆正在面对着危机爆发的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关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庞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