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田彩芳;吴咚咚
文章汇集了1984年至2015年间40篇非衡量单位药物重量实测研究文献.通过对各药物实测重量的分析,展现30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挖掘出影响药物实测重量的因素主要分为主、客观两部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①药物基源;②药材产地;③个体大小差异;④挥发或受潮;主观因素包括:①采集过程;②炮制方法;③研究者对文献的理解.
作者:林轶群;穆兰澄;李青伟;仝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止痛润肠浓煎饮防治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麻仁软胶囊组)和D、E、F组(止痛润肠浓煎饮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测算小肠活性炭凝胶推进长度和推进率;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RT-PCR检测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AQ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各治疗组小肠活性炭凝胶推进长度和推进率均提高(P<0.01);E、F组PGE2水平下降(P<0.01);C、D、E、F组AQP3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E、F组AQP3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止痛润肠浓煎饮可能通过促进肠蠕动、减轻肛门疼痛、调节AQP3表达等防治混合痔术后便秘.
作者:季成春;田振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通过对《温热论》“温邪则热变速”观点进行探析,认为“热变速”当为热(化热)与变(传变或陷变)皆速,且涉及了温病发生发展等各个阶段;提出其原因与内外环境因素、温邪的性质、温病的病机与发病特点、机体的正气状态等因素关系密切,对深入理解温病的特殊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安然;刘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时采用平乐正骨手法治疗35例患者资料.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35例患者术中透视见复位成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为15个月.后一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A级6例,B级7例,C级6例,D级10例,E级6例,1例患者术后颈部时有僵硬疼痛感,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平乐正骨手法治疗,有利于脱位复位.
作者:李东方;周英杰;史相钦;王少纯;卜保献;孙彦鹏;彭晓东;崔泽升;苏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概述2016年国家“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中医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受理与资助情况,并对中医学科包含的各个领域(H2701-H2721)资助情况进行分析.结合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中医学科数据,对比分析本学科资助现状,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对本学科研究内容的热点科学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近3年来,获得资助的项目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为中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基金申请提供参考.
作者:袁天慧;何伟明;裴刚;黄凤;董尔丹;毕明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确定盒果藤药材的质量控制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盒果藤除一般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外,茎横切面类圆形,具3-5翅;皮层宽,散在有多数乳汁管;中柱占横切面的大部分,中柱鞘由1-3列纤维束形成不连续的环状结构;韧皮部极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常伸入髓部;髓部宽广,有乳汁管散在.薄层鉴别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重现性较好.10批样品水分含量均在16.0%以下;总灰分均在8.0%以下;酸不溶性灰分均在1.50%以下;50%乙醇热浸法浸出物含量高,均在18.0%以上.结论:显微鉴定结果可靠,可以作为盒果藤的鉴别依据,其薄层鉴别及检查项测定结果可为盒果藤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温海成;刘华钢;韦松基;杨丽施;李兵;韦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克癃胶囊对H2O2刺激前列腺癌细胞(PC-3)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H2O2作用于PC-3细胞建立氧化应激的损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化学显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细胞Nrf2通路相关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克癃胶囊能降低细胞内由H2O2引起的ROS升高(P<0.01),升高由H2O2引起的GSH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加入克癃胶囊干预后Nrf2、COX-2、HO-1、NQO1蛋白表达均增强(P<0.01);RT-PCR结果显示,克癃胶囊干预后Nrf2、COX-2、HO-1、NQO1 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克癃胶囊对H2O2引起PC-3细胞的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Nrf2通路,激活体内抗炎抗氧化机制而实现的.
作者:全丹妮;谢辉;张玲;颜苗;樊新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薛伯寿教授和合思想是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和思想”基础上,结合薛伯寿教授半个世纪中医药事业的体悟而提出的新思想,其主旨是“道尊中和,和而不同,合其不和,以致和合”.文章围绕此主旨的4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和合思想的精髓进行探析.
作者:肖烨;姚魁武;薛燕星;薛伯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名医验方广义是指名中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而总结出的具有明确疗效的中医验方.为了充分挖掘和应用其所蕴含的价值和内涵,本文从理论、临床、产业以及教育等角度,探讨了名医验方的综合价值,一是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关键载体,二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工具,三是药物开发利用的有效源泉,四是中医药知识转移的可靠媒介.
作者:孙东东;范汇森;沈爱琴;史文川;程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单位灸时X不同施灸间隔对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纳入80例在腰阳关穴出现热敏灸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均采用艾条悬灸腰阳关穴,其中A组施灸15min,1次/d;B组施灸15min,隔日1次;C组施灸40min,隔日1次;D组施灸40min,1次/d.4组受试者均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M-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4组间M-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B、C/D两组间M-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D组组间,B组与C、D组组间MP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同一热敏化腧穴,饱和灸量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灸量组,且在累积治疗量相同时,不同间隔时间对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影响无差异.
作者:胡丹;邓鹏;康明非;熊俊;刘中勇;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对防郁小复方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SD)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后减少PSD发病的作用,拓展中医药防治PSD的领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针对PSD发生中重要的3个中医证素:痰、瘀、气虚,根据三者出现时期及程度的不同,辨证予防郁小复方,方随证变,干预治疗.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初期即辨证使用防郁小复方患者PSD的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中药干预后中医证候要素中的痰湿、血瘀、气虚程度减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防郁小复方的配伍组合体现了方随证变,方证相应的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使痰化、瘀祛、正扶、络通、郁解,能显著改善卒中后HAMD,减少PSD发病率,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作者:裘涛;孔丽娅;陶水良;张伟骏;陈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道家、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其作为中医导引的养生保健功效却长期被忽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易筋经并推动其发展,文章通过对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的调研综述易筋经起源、内容、作者、发展变化、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做展望.
作者:刘琦;严石卿;严蔚冰;洪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痹方(HBR)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动剂组、HBR组、甲氨蝶呤(MTX)组、HBR+MTX组,激动剂组药物干预4周,其余组药物干预60d后,取血与关节滑膜,分别检测关节肿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7、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水平.结果:HBR组关节肿胀体积下降,α 7nAChR、STAT3水平升高(P<0.05),TNF-α、IL-6、IL-17水平降低(P<0.01).结论:HBR能够通过CAP,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6、IL-17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轻RA的关节肿胀.
作者:邢洁;姜萍;姜月华;庞爱梅;牟亮亮;梁占强;张泽;秦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瘙痒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目前瘙痒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现有动物模型多只是反映瘙痒的某些特点,以西医指标评判为主.基于对瘙痒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对现有动物模型大量实验研究,形成如下瘙痒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祛腐生新膏治疗难治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57例难治性溃疡患者,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者共43例.入院后采用VSD负压引流结合祛腐生新膏外用,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序贯交替使用.治疗前后根据创面缺损面积、渗出情况及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3例患者随访20至54个月,平均30.8个月.住院期间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在4-9个月.结论:VSD负压引流配合祛腐生新膏外用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闵令田;龚旭初;方勇;陈海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与维医病证关系的对比研究,分析中医证型与维医异常体液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8例,按照中医辨证及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进行划分,分析证型分布特点,对比中维医病证诊断,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59.5% vs 16.7% vs 14.3% vs 9.5%);维医异常体液分型分布特点:异常黏液质型>异常血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黑胆质型(58.3% vs 14.9% vs 13.7% vs 13.1%).结论:维医中的异常黏液质即为中医中的痰湿壅盛证,此两种证型是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的重要中维医证型,两者具有交互性,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与维医相互辨证分型及指导用药的参考依据.
作者:帕力旦·吾布尔;王敏;热娜古丽·艾则孜;培尔顿·米吉提;杨椿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阳明为成温之薮,厥阴为温病之原,温病证治亦散见于其它六经.阴阳二旦为经方理法主线,既然有以桂枝汤为代表的阳旦法,就必然有以黄芩汤为代表的阴旦法.张仲景给予治疗温热性疾病的阴旦法度,突破了经方对于温热性疾病无法可依、无方可循之局面.伤寒六经之经方温病理法亦将打开临床新思路.
作者:马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顺筋利节理论指导下创立的提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5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147例,平均年龄(42.19±8.15)岁,平均病程(3.95±1.71)d.对照组237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160例,平均年龄(41.52±8.51)岁,平均病程(4.49±1.51)d.治疗组采用提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斜扳法治疗.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治疗,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优于对照组(88.2%)(P<0.01).结论:提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斜扳法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孙其斌;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医郁证理论由来已久,然古今异意.《黄帝内经》有五郁论,朱丹溪有六郁之说,今日狭义的郁证专指情志致郁.然而以上仅为较具代表性之观点,郁证在古代医籍中的变化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笔者意图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的梳理,还原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作者:董娴;段逸山;高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文章介绍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治首重阴阳,以消为贵;外病内治,顾护脾胃;病证体症合参,分期论治,内外并举,善用外治;审证求机,善用活血化瘀、顾护阴津;治疗疮疡,截断扭转,重视温病及护场理论等.这些学术思想对中医外科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阙华发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