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娜;刘蓉艳;李金源;温黎明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 骨改建,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超家族成员[1,2],在骨的再生和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大约有20多种BMPs存在,其中BMP-2是研究广泛、诱导成骨活性强的BMPs之一[3].在正畸牙齿移动的过程中,BMP-2参与了牙槽骨的改建,在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改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关于BMP-2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对牙槽骨改建的调控因素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进展

    人的一生约有l/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且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1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成人中其发病率为2%~4%[1], SAHS分为3型:阻塞型(OSA)、中枢型(CSA)、混合型,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常见.我国对于此病的认识和重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尤其近10年来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OSAHS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张晓玲;王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6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分析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的原因.在我国,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2%,且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1].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IgA肾病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我科近3年确诊IgA肾病共36例,现将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观察多西多西紫杉醇(TXT)联合奈达铂(N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②方法 选择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TXT)联合奈达铂(ND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方可评价疗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③结果 全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1例(3.3%),部分缓解率(PR)5例(16.7%),稳定(SD)18例(60%),病情进展(PD)6例(20%).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较轻.④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良;刘利萍;赵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疾病,病情危重,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1].除保守治疗外,外科手术方法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迅速清除血肿.但对脑组织损伤大,术后脑水肿严重,手术时间长,病死率高.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置管引流术方法简便,定位准确,局部麻醉,不开颅,手术时间短,创伤轻.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②方法 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先给予负荷剂量胺碘酮100~150mg静注,继以1mg/kg维持6h后,减量至0.5mg/kg,维持48h后停用.静脉胺碘酮治疗24h后,开始加用口服胺碘酮,0.2g,3次/d,观察用药后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及心电图项指标变化.③结果 胺碘酮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控制律达89%.治疗有效组自治疗后心率减慢,QT间期明显缩短、血压、TpPe、TpPe-c及 QTc在治疗前后无变化.④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不影响血压、TpPe,TpPe-c,QTc,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华;韩林华;葛晓励;王蔓莉;闫杰;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梗死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

    ①目的 了解脑梗死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提高自我效能水平的方法.②方法 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 对12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水平的测量,结合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评测结果分析影响因素.③结果 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为(2.77±0.78)分,与成人常模(2.86±0.5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自我效能水平得分指标,其中有42.9%脑梗死患者处于低水平组.影响自我效能水平的因素有不同婚姻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水平及焦虑程度(P<0.05).④结论 护理人员在设计、实施护理措施时,应有针对性地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琳;赵雅宁;李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

    ①目的 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预测价值.②方法 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128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 mg/24h)44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300 mg/24h)42例;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 mg/24h)42例;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对照组44例.尿微量白蛋白定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超敏hs-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Hcy采用循环酶法.③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两组与对照组hs-CRP及Hcy水平比较,A、B、C 3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s-CRP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达96.4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④结论 血清hs-CRP与Hcy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因甲状腺本身疾病引起者称甲状腺性甲减,即原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约占甲减的90%以上.甲减产生的精神症状约占5%~15%[1].现对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甲减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周芳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草酸铂加氟脲嘧啶方案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①目的 比较应用草酸铂与+氟脲嘧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方案与单用静脉滴注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方案对结直肠癌术后多发性肝转移癌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②方法 观察组35例应用肝动脉灌注草酸铂+氟尿嘧啶化疗+碘油乳剂栓塞肝动脉.对照组38例静滴草酸铂+氟尿嘧啶.两组均以每4周为1周期,重复4周期后评价疗效.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按WHO标准进行评价.③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客观疗效分别为68.6%及34.2%,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4.6个月,对照组10.3个月,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副作用观察组显著增加(P<0.05).④结论 草酸钠加氟脲嘧啶方案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直肠癌多发性肝转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静脉用药.

    作者:徐利兵;王秀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层吸痰法在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①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方法对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的影响及佳的吸痰方式.②方法 选择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96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吸痰后3min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人工气道建立当天与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③结果 两组吸痰前心率、呼吸、血压、SPO2和人工气道建立当日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吸痰后3min,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SPO2及建立人工气道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减轻对气道的刺激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作者:苏仁芳;文艳梅;叶飞珍;叶爱章;谭华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肾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共同检测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FER)、血清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的变化,探求其临床价值.②方法 慢性肾病患者按照eGFR水平分为5期,分别测定HB 、FE、FER、CRP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慢性肾病组患者自肾功能不全期起HB、FE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ER、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指标也有差异.④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贫血逐渐加重,存在着铁代谢紊乱及慢性炎性反应.

    作者:刘祥红;岳晋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胼胝体梗死29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头颅CT及MRI的表现、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互关系.②方法 以我院住院的2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及头颅CT、MRI、CA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本组患者中年龄41~82岁,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89.7%),糖尿病(59.18%),高脂血症(51.7%),颈动脉斑块形成(67.3%)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情感障碍等.梗死部位多位于胼胝体压部,也可见于体部.常可累及基底节区、额叶、颞叶、枕叶等.④结论 胼胝体梗死部位多位于体部,且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故易忽略及误诊,头颅CT检查阳性率不高,头颅MRI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是确诊胼胝体梗死的准确方法.胼胝体梗死多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王丽娜;王金立;韩国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5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在多发伤、大出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为重要,因为血液是一种特殊物品,是任何药物无法取代的.经统计,我院90%的血液用于各种手术及外伤重症患者,成分输血率在93%以上,但各种成分血使用比例欠合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

    作者:王响;岳学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的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GST)26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均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③结果 26例胃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其内不规则坏死液化区无强化,而实质密度区有不同程度的强化.④结论 MSCT对鉴别肿瘤性质、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秀焕;付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伤性脾破裂67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为目前腹腔脏器损伤中常见的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20%~40%,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多脏器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脾破裂的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己大大下降,约为0% ~5%之间[1].笔者对5年间发生的67例外伤性脾破裂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在诊治外伤性脾破裂的心得体会.

    作者:索海进;方贵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期间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NYHAⅡ~Ⅲ级的体外循环患者16例,随机分为青年组(Ⅰ组,n=8)和老年组(Ⅱ组,n=8)两组.全身麻醉后将舒芬太尼5 μg/kg静注,秒表计时.在体外循环前、转机后1、3、5、10、15和30min从桡动脉采血3mL置于肝素化试管中,离心10min后精密吸取血浆1mL置入真空密封试管中,-4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 舒芬太尼在体外循环期间的血药浓度与时间衰减曲线可用一室模型描述,两组间的ke、t1/2、Vc、CL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莉;徐凯智;赵昕;邢彦杰;靳彦涛;李宇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空心拉力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无移位性舟骨骨折16例分析

    目前,治疗无移位性舟骨骨折常规采用石膏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对16例无移位性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崔钧忠;江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同时性多原发结肠癌漏诊分析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原发结肠癌作为一种特殊临床病理分型日益受到关注,MPCC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如对其认识不足,易导致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漏诊1例同时多原发结肠癌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家对本科学历护理人员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对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能力是护理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因而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面,是护理专业培养的核心[1].护生的临床能力是评价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影响到我国整体护理的质量和护理学科的未来发展.为了了解我院5年制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评估专业教育的结果,以改进护理教学培养方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我们对本科护士的实习单位进行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反馈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丁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术中诊断(腹膜后)副节瘤1例麻醉处理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6岁.身高160cm,体质量50kg,查体发现腹内占位病变2年.CT检查显示胰腺体尾后方与左肾之间囊实性占位病变.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头痛、心悸、出汗.以胰体尾囊实性占位收入院.常规术前检查未发现异常,择期手术.

    作者:盖自强;盖红卫;赵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