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徐水珠
①目的 探讨首因效应在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应用.②方法 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手术访视前由丙方护士分别进行焦虑量表(SAS)测试.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在手术前1d下午由次日手术巡回护士对其进行术前访视,手术时由访视护士接入手术室.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再次测量SAS量表分值.③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的SAS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手术室后与访视前得SAS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SAS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术前访视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首因效应在术前访视中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雅;沈玲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4岁,平均8岁.每例患儿均进行诱导治疗完全缓解.
作者:马秀花;马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后腹膜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得到重视和普及[1],后腹膜腔镜肾切除术后引流管位置与床缘距离很近,易形成引流管的扭曲和折叠.以往我科均采用毛巾垫、薄软枕等置于引流管左右两侧的腰部下面,避免引流管的扭曲、折叠.但患者平卧时引流管折叠造成引流不畅、患者伤口疼痛、引流管堵塞等.后腹膜腔镜肾切除术后,引流管成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难点.患者活动或翻身后毛巾垫、薄软枕均容易移位,需护士不断地挪动并调整毛巾垫、薄软枕,甚至搬动患者,易引起伤口疼痛,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为此,我科制作了一种后腹膜腔镜肾切除引流管垫(以下简称U形引流管垫),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邱宇芳;郭明;金泽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尿道狭窄是比较常见疾病,由先天异常、感染、外伤、结石等所致.若尿道狭窄尿道连续性好,泌尿外科医生首先常选择尿道扩张术.尿道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和膀胱颈挛缩的一种方法.但反复尿道扩张也会导致尿道损伤,终可能会使尿道炎症损伤加重和尿道狭窄加剧.有泌尿外科专家提出尿道扩张后行尿道灌药,可改善尿道扩张后尿道炎症损伤加重和尿道狭窄加剧现象.本研究从临床角度观察比较2种治疗方法.
作者:陶勇博;苏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甲氨蝶呤用药,研究组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定期监测两组血β-HCG水平,包块缩小情况等,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③结果 研究组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为90.0%,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6.7%,研究组成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用药后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④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与单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相似,但联合用药组用药后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短于单用甲氨蝶呤组.
作者:吴代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透析的患者都会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即透析诱导期,由于体内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水平较高,常规透析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肌肉痉挛、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伴有抽搐、昏迷等失衡综合征的表现及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同时在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使诱导期患者顺利过渡到规律透析,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个性化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君;杨丰源;马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容易造成流行.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可占90%以上[1],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良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被引用情况常说明期刊被科技工作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反映学术水平和在学科中的影响力,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较为客观的指标,也是间接反映作者群的分布范围和状况.据有关统计,一篇文章在发表后的2~6年期间,被引用的次数首先快速增加到一个高值,随后呈指数地下降[1,2].当前有不少研究者提出,影响因子受期刊所属的学科特殊性、学科规模和发展速度、期刊和文章的类型、期刊所登载的文章数量以及源数据库因素等的影响,且SCI本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用于评估科技研究成果是其衍生功能之一,而当前言必谈SCI及其影响因子,以其为金标准,实际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综合如下.
作者: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徐水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胆管疾病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胆管术后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并不少见.因胆管局部解剖结构的变化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值得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行胆管术后再手术36例(胆管损伤除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天拔管愈合.
作者:廖年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疗法对重度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50例重度急性中毒患者在洗胃、利尿、输液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③结果 所有患者住院4~15d,血液灌流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 较灌流前改善,46例获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2%.④结论 及早实施血液灌流疗法抢救重度急性中毒可改善多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家骏;李东华;邓活青;姚淑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血清胆碱酯酶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在体内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也是肝脏损害时一种极为敏感的指标,可以反应肝细胞的合成功能,用于估计肝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血清胆碱酯酶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鲁永春;王毅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研究全厚型脱细胞猪皮作为自体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大面积烧伤的效果.②方法 随机选择1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包括儿童1例),年龄4~51岁.烧伤后3天切痂,暂时用普通异种皮或生物敷料覆盖创面,过渡1周后将全厚型脱细胞猪皮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自体刃厚头皮制备成微粒皮,植皮区与供皮区面积比为10~15:1,大20:1,微粒皮制备时毛发必须刮干净,打成皮浆,涂于丝绸上反复漂浮,将漂浮好的微粒皮均匀覆盖在全厚型脱细胞猪皮真皮面,固定于创面,常规加压包扎,压力18~21kpa,观察猪皮排异变化、微粒皮成活情况及愈后皮肤弹性及外观.③结果 全厚型脱细胞猪皮于术后2~4周脱水干燥,1个月左右分批脱落,创面愈合率90%以上,瘢痕轻,外观弹性较好.④结论 全厚型脱细胞猪皮替代异体皮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节省皮源,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高国珍;杨春;战海;高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1].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状却是相比选择医院的人数来说,还有很多人不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使其提供的服务更加方便、有效,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2].
作者:周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法(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ing,FFPE)是临床及医学科研保存样本的标准方法,这些样本在无法获取新鲜或冷冻组织情况下,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法庭科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DNA来源.然而,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甲醛会导致组织中蛋白和DNA的交联导致DNA链脆性增加,偏酸性的固定环境及酚/氯仿法繁杂的操作程序也可导致DNA链断裂[1].
作者:徐冬冬;黄花;张明阳;王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②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喉罩即刻(T2)、插管/喉罩后5min(T3)、气腹即刻(T4)、气腹后10min(T5)、拔管/喉罩即刻(T6)、拔管/喉罩后5min(T7),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患者相关并发症.③结果 T2 、T6时T组的HR、MAP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患者HR、MAP在T2 、T6时明显高于T0时(P<0.05).T4 、T5时两组患者Ppeak明显高于T2时(P<0.05).T5时两组患者PETCO2明显高于T2时(P<0.05).T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及术后咽喉不适、咽痛明显多于S组(P<0.05).T组患者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5).④结论 SLIPA喉罩适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并发症少.
作者:殷骏;王绍林;刘小彬;俞蕾;张进;何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有肠道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常见,而目前世界上几起严重的手足口病爆发均由EV71感染引起[1].春夏季节是高发时间,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我院收治37例重症(HFMD)患儿,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中的诊断标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许加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观察2%碳酸氢钠对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②方法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湿化液湿化,观察组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用药后对两组痰液粘稠度、日吸痰次数、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观察.③结果 在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和肺部感染方面,观察组碳酸氢钠湿化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 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气道湿化可有效稀释痰液、减缓细菌的感染,提高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冬梅;王立珍;马玲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脏、胆等脏器的急性出血,病死率较高[1].急救与护理是否及时准确,是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科2008年2月~2011年6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 研究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复合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片剂的溶出度.②方法 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按5:4的比例混合加入填充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成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复合片,测定复合片的溶出度.以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复合片抗急性炎症作用.③结果 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筛选片剂的佳处方.优选出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复合片佳处方为:12%的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2.5%羧甲基淀粉钠为粘合剂和2.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大鼠足趾肿胀实验结果 显示给药28天,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复合片各给药组足趾肿胀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结论 制成的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复合片具有药物溶出迅速,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
作者:赵轶;李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传统的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既不能彻底清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又损伤了正常的黏膜与解剖结构,复发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其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报道差异较大.本文就术后处理对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张万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