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奥扎格雷、氯吡格雷与肝素对预防冠状动脉支架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刁军;武维恒;祁春梅;蔡文标

关键词:亚急性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支架, 联合抗凝
摘要:①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奥扎格雷、氯吡格雷与肝素对预防冠状动脉支架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②方法对46例冠心痛患者置入50枚支架,冠心痛心绞痛患者术前均以阿司匹林300mg、奥扎格雷120mg、氯吡格雷75mg,均每天应用1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2h给予氯吡格雷300mg.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8000~10000U,后每小时增加1000~2000U,术后4h待ACT<150s后拔除鞘管.术后次日口服阿司匹林300mg,1次/d,连用3个月,氯吡格雷75mg,1次/d,连用1个月,奥扎格雷120mg,1次/d,连用半个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维持5~7d.③结果随诊3个月未见亚急性血栓形成.④结论阿司匹林、奥扎格雷、氯吡格雷与肝素联合疗法对预防亚急性血栓形成(subacute stentthrombosis,SST)既有效,又安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咳喘灵治疗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慢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急性发作多见于长期慢性患者,也可见于急性患者.2001年11月以来,我们采用口服咳喘灵对6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君喜;李俊成;唐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鼠脑创伤后Bax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①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②方法采用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Wistar大鼠204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又分别划分成伤后3、6、12、24、48、72、168及336小时等8个时相组,每时相组各12只,另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③结果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皮质、海马及丘脑出现Bax蛋白表达增加,而齿状回在各时相点均无Bax蛋白表达.④结论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出现神经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创伤后皮质、海马及丘脑神经细胞凋亡,而不参与齿状回区的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赵景霞;刘清军;崔建忠;高俊玲;洪军;宋朝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胆碱脂酶活性测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诊治的意义

    血胆碱脂酶(ChE)活性测定可作为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以及观察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但中毒的不同时期与不同种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否及时合理应用有效解毒剂以及ChE监测方法的差异等多种因素,可导致ChE测定结果与临床不完全相平衡.

    作者:肖静;肖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议新世纪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21世纪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济的全球化,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惊心动魄的革命,使传统的经济业务日趋简化、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也日渐弱化,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全球流动日益加速,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经营的多元化,财务风险越来越大,难以预测和控制,许多大公司、大企业面临被兼并和破产的危险.

    作者:赵国鸿;张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衍生金融工具与规避投资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在当今经常被指责为导致金融风险的渊薮,但从其产生的动因、金融背景及发展历程来看,它们确实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产生的.

    作者:张彦开;王文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拟参辛复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76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证候,多发于原有心脏病者,尤以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多见.此证中医学归属于胸痹、心悸怔忡、晕厥等范畴.

    作者:张巧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计算机病毒种类、特点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作者:郑向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体会

    腕舟骨骨折比较常见,多因早期的治疗不当加之骨折后近端缺血而发生骨不愈合与缺血性坏死.1982~1999年笔者治疗68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海利;张宁;蒋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面部液体囊肿的美容治疗

    面部各种液体囊肿,位置表浅,易感染.常规手术切除或引流,不易彻底切除囊壁,复发率高,且成为瘢痕后,更不易切除.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1月应用点状切口引流及囊壁搔刮技术,充分去除残留组织,复发率低,增加了美容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绍明;冯敬霞;冯辉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性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时房颤的发生率更高,且常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恢复窦性心律或减慢心室率对于控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廷生;孙俊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切实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对各级医疗单位开展人事管理,合理配备人员,发掘人才资源,对单位聘任、上级部门选拔干部提供资料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夏连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谈体育课中如何对待见习生

    所谓见习生就是由于某种情况而不能或很少参加体育训练的同学.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往往没有引起有些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通常会把见习生放在一边,而忽略对见习生的情感及身心教育,久而久之不仅会对见习生本身产生不良后果,也会对其他同学形成不良影响.

    作者:孙志新;薄建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硬变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6例分析

    肝硬变失代偿期在某些诱因的情况下,如失血、感染、手术等,往往易发生多脏器的功能衰竭,病情较为复杂,病死率较高,故及时诊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问题.1989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对肝硬变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受累器官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其防治方法.

    作者:郭继忠;刘士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治疗鼻腔后出血

    鼻腔后出血部位较隐蔽,常规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院1997年7月~2001年10月对36例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施行了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止血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动脉硬化对视神经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视神经动脉起源、数目、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视神经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标本观察视神经动脉来源、数目和分布,对其中年龄50~70岁60侧脑标本的视神经和相关动脉进行病理切片观察.③结果视神经动脉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其中单来源3侧(3%),双来源68侧(68%),3来源29侧(29%).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管壁有粥样硬化改变者53侧(88.3%),其中被硬化斑块阻塞眼动脉的3侧(5.7%),阻塞垂体上动脉的4侧(7.5%),小动脉管腔狭窄者11侧(20.8%).与小动脉阻塞相对应的视神经切片,可见有神经纤维萎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硬化的颈内动脉壁压迫视神经可以形成明显的压迹.④结论5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周边或中央视野缺损,脑动脉硬化导致视神经供血障碍病因不能除外.

    作者:刘学钧;李建立;宋艳梅;佟树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黄柏液治疗宫颈糜烂320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妇科门诊总量的40%~50%[1],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因此,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我院2002年4月~2003年1月,应用黄柏液治疗宫颈糜烂320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京秀;蒋庆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24例临床分析

    我院1978年4月~2001年4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2842例,其中因误诊误治和术后并发症在本院早期再手术24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的0.84%.现就其手术原因和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李柱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则会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增加了不便和痛苦,使他们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了解老年眼疾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对老年眼疾患者治疗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笔者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3月,住院的4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加以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兰芝;曹建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组DNA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重组DNA技术属于遗传工程分子水平的遗传操作,是一种按照人的意志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细胞水平的遗传操作(称为细胞工程)和分子水平的遗传操作(称为重组DNA技术).

    作者:赵红;张淑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腕部狭窄性腱鞘炎200例治疗观察

    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与腕工作的家庭妇女、轻工业工人等.在拇指部位发病者为拇长屈肌腱鞘炎,俗称弹响指;在腕部发病者为拇长展与拇短伸肌腱鞘炎,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997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收治200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牛洪花;杨国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