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淡利用处方权收受医药回扣的法律认定及整治——依达拉奉案例的反思

陈瑾瑜;徐军明

关键词:处方权, 回扣, 非国家工作人员
摘要:医药回扣是导致国内药品价格虚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受药品回扣数额较大己被定性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然而,对于有行政职务的医生的受贿行为,以及科室集体受贿的定罪,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案例讨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定罪及法律缺陷,以期进一步完善立法,增加法律威慑力,规范医疗系统的商业行为.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G36G及其类似物G48A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G36G)及其类似物G48A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56只4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7组,Ⅰ组为假手术组(Sham)术后给予磷酸盐缓冲液,Ⅱ~Ⅶ组行OVX手术,术后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即OVX组)、阿仑膦酸钠(100 μg/kg)、G36G(1或10 nmol/kg)和G48A(1或10 nmol/kg).术后9周处死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骨钙素(BGP),测定股骨干重和灰重.腰椎和股骨行骨密度(BMD)检测.股骨行三点弯曲实验,腰椎行压缩实验,近端胫骨干骺行骨计量学测定.结果 与OVX组相比,G48A高剂量组BGP显著升高,G36G和G48A各剂量组股骨灰重/干重比值和L1-4腰椎BMD均显著升高,G36G高剂量组和G48A各剂量组弯曲应力、骨小梁体积/全部骨体积、骨小梁体积/海绵骨体积和平均骨小梁板厚度显著增加,且平均骨小梁板间隙以及骨小梁面积和体积之比显著下降.结论 G36G及其类似物G48A可以延缓OVX大鼠的骨丢失,增加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许英;丁晓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

    EB病毒是引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并可导致严重的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本文综述HSCT后EB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静;顾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的药物一级预防研究

    为期3~6年药物一级预防能降低高危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然而,有些药物只是通过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暂时掩盖基本病变过程(即延缓糖尿病发生),并非能纠正引起糖尿病的基本病变过程(即达到一级预防作用).本文围绕近年报道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综述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效果.

    作者: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鳖甲煎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0.25 mg/kg)阳性对照组以及鳖甲煎丸4个剂量(3.0、1.5、0.75和0.375 g/kg)组(n=10).给予高脂乳液诱导NASH模型,各组在造模第7周分别给予对应药液,连续用药4周后称重,计算各组肝脏脏器系数;测定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ALB、CHO、TG、HDL-C、LDL-C、PCⅢ、CoⅠ、CoⅢ、CoⅣ、HA和LN指标,并采用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细胞形态.结果 鳖甲煎丸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及肝脏脏器系数均得到改善(P<0.01或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3.0 g/kg剂量组大鼠血清ALB、ALP和TG水平降低显著(P<0.01或0.05),鳖甲煎丸3.0和1.5 g/kg剂量组大鼠肝匀浆PCⅢ、HA和LN水平降低显著(P<0.05或0.01);Masson以及HE染色显示,鳖甲煎丸各剂量组大鼠肝脏纤维化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甚至消失.结论:鳖甲煎丸对大鼠NASH模型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嘉;顾丰华;刘翔;董文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运动减少性运动障碍急症及其诊治

    运动减少性运动障碍急症主要包括抗精神失常药物引起的综合征如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5-羟色胺综合征,以及与帕金森病治疗相关的一些急性并发症如运动波动现象、异动症、精神障碍和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需要及时正确诊断及处理.本文主要综述运动减少性运动障碍急症的特点及临床诊治.

    作者:严芳;王宇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I3K/mTOR信号通路及双重抑制剂NVP-BEZ235的开发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I3K/mTOR双重抑制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近年,NVP-BEZ235因其能有效并特异性地双重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而受到关注.本文综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NVP-BEZ235的开发.

    作者:王娟;周雪;陈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儿童恶性肿瘤为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发生的人群分布和区域差异等相关因素,目的在于明确病因、总结流行规律,以便早期干预和有效防治.本文简要综述国内外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作者:陈凯;蒋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真实价值

    理论上,阿司匹林在糖尿病心血管病防治中是有效的,但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益处及风险目前仍存争议.基于现有临床证据,既往无心血管病的低危糖尿病患者不能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获益.本综述探讨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真实价值.

    作者: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秀丽隐杆线虫在抗肿瘤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适合肿瘤学研究的模型动物.本文从秀丽隐杆线虫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以及作为肿瘤研究中的体内整体模型,综述秀丽隐杆线虫在抗肿瘤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周雪;王娟;陈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淡利用处方权收受医药回扣的法律认定及整治——依达拉奉案例的反思

    医药回扣是导致国内药品价格虚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受药品回扣数额较大己被定性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然而,对于有行政职务的医生的受贿行为,以及科室集体受贿的定罪,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案例讨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定罪及法律缺陷,以期进一步完善立法,增加法律威慑力,规范医疗系统的商业行为.

    作者:陈瑾瑜;徐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和特立帕肽+唑来膦酸组,观察各组用药后13、26和52周时腰椎、髋部和股骨颈BMD相对于基线的变化.结果 特立帕肽+唑来膦酸组用药后13和26周的腰椎BMD增长百分比与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用药后52周,特立帕肽+唑来膦酸组与特立帕肽组腰椎BMD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唑来膦酸组(P<0.01).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唑来膦酸组用药后13、26和52周的髋部和股骨颈BMD增长百分比与特立帕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立帕肽+唑来膦酸组用药后13周的髋部BMD增长百分比与唑来膦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和特立帕肽联合治疗对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MD有益.

    作者:卢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妥昔单抗在儿童血液病中的应用

    抗CD20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可通过多种机制杀伤B细胞,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CD20阳性淋巴瘤以及某些免疫相关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vans综合征、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本文综述利妥昔单抗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嘉莳;蒋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进展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与白血病相关的遗传学变异可作为危险度分级标志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近年来儿童急性白血病诊疗相关基因变异研究进展,以及BCR-ABL1、FLT3、JA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DNA甲基化抑制剂等靶向治疗新进展.

    作者:董娜;沈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安全性及应用评价

    阿奇霉素疗效肯定,但相关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尤其是近年其可能增加猝死风险的报道,更是引起关注.本综述回顾近年阿奇霉素安全性和应用报道,以期对该药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作者:丁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