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田洪光;杨婧;潘俊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雄激素增多症, 临床应用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病因尚不明,已明确的相关因素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以及环境和遗传等.本文简要综述PCOS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胶囊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32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两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培菲康胶囊(观察组)或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胶囊(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服药后2和4周评价临床症状,检测肝功能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24.2%和68.2%,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83.3%,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 <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菲康胶囊可显著降低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作者:王树海;刘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11版ATA/AACE《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解读

    美国甲状腺学会和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在2011年6月联合发表新版<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指南共提出100条建议,涵盖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腺瘤等疾病的病因学诊断和对症处理、131I、抗甲状腺药物和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另外,新指南还涉及到未成年甲亢、妊娠期甲亢、Graves眼病、亚临床甲亢和药物相关性甲状腺毒症等的诊治.本文解读指南中有关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状腺毒症的诊治建议.

    作者:阮茂美;陈立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诺贝特制剂研究进展

    非诺贝特是降低甘油三酯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其普通制剂顺应性差、个体差异大且生物利用度低.本文综述非诺贝特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药动学、不良反应及制剂研发进展,以期能为非诺贝特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芳;体灵林;阎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抗肿瘤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恶性肿瘤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但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本文分析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发生机制、类型、诊断及其治疗,综述抗肿瘤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颜士岩;范建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型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抗生素研究进展

    随着临床耐药病例日益增多,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己成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元凶.MRSA蔓延趋势不断恶化,新型抗MRSA抗生素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新型抗MRSA抗生素特拉万星、头抱毗普与头抱洛林等新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春英;胡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型实时成像分析系统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系统(Cell-IQ)是芬兰Chip-Man公司新研制的集细胞培养、拍摄影像和图像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性仪器.该仪器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同时,观察和记录活细胞的各种运动趋势及形态特征,通过自带的分析软件可同时分析多孔、多位点、多种类细胞的各项指标,为形态学研究提供一个简便可靠的新方法.本文简要综述Cell-IQ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新药研发乃至临床病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玲燕;武多娇;宋东莉;王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常用内分泌疾病治疗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多种内分泌疾病治疗药物可能有潜在肝脏毒性,而内分泌疾病本身也可能引起或加重肝脏损伤.因此,内分泌疾病患者口服治疗原发病药物期间如发生肝功能损害,需仔细鉴别肝损原因.本文综述抗甲亢药物、口服降糖药和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作者:蔡晓波;范建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发生变化时,药物代谢特别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随之发生变化.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和腹膜透析,在清除患者体内代谢和毒性产物的同时,也可以清除部分药物,故透析患者常需校正药物用量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某些情况下,透析也用于清除体内过多的药物或毒物.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同时,也接受药物治疗,因此,有必要了解血液净化过程

    作者:林曰勇;余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抗结核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而肝脏损害又会影响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规范化治疗.因此,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早期发现肝脏损害并及时处理,对肝功能的恢复及抗结核治疗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田丽艳;陆伦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抗菌药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细菌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抗菌药的使用对缩短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改善预后均有积极作用,然而抗菌药也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原因.本文综述抗菌药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楠;徐正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晚期胃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MT1H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铂类化疗前后外周血金属硫蛋白1H(MT1H)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16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含铂方案化疗前后其外周血中MT1H mRNA的表达,同时比较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MT1H mRNA变化.结果 108例(66.67%)筛选出循环肿瘤细胞(CTC).化疗后有效组MT1H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 < 0.05):无效组化疗后MT1H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 含铂方案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MT1H 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MT1H的表达可能与铂类药物继发性耐药有关.

    作者:蔡小红;沈丽琴;焦安娜;陆玉峰;庄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依托咪酯对七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对七氟烷(sevoflurane)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甩尾组(n=40)、扭体组(n=40)和催眠组(n=40),每组再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n=10),依托咪酯组(n=10),七氟烷组(n=10),七氟烷和依托咪酯合用组(n=10).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给药后甩尾潜伏期(TFL)、扭体次数(WT)、睡眠潜伏期(SL)和睡眠维持时间(ST)的变化.结果 七氟烷和依托咪酯组的镇痛时间延长((P<0.01),WT显著减少((P<0.01);SL缩短(P<0.05),ST明显延长(P<0.01).结论 依托咪酯能够增强七氟烷的镇痛和催眠作用.

    作者:钱龙;张雪;徐昀;姚毅;杨洁琼;姜懿轩;陈柏桐;丁晨琛;张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病因尚不明,已明确的相关因素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以及环境和遗传等.本文简要综述PCOS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洪光;杨婧;潘俊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生产

    传统的流感疫苗生产多采用鸡胚培养,但该生产过程易受微生物污染、内毒素残余量高、对流感大流行应急能力差,因此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病毒疫苗工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国内外采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重点是MDCK细胞,生产流感疫苗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陶源;胡又佳;朱宝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