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宝;高晨阳;王建安
目的:为降低利尿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汇总徐州市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共51例利尿剂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小剂量使用利尿剂药物较为安全,当剂量过大时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泻、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血症等。结论:利尿剂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选择合适的利尿剂药物,加强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葛跃;梁化强;刘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包括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加快建设科创中心、优化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高地,在政府大力支持推动下,经多年建设和整合,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具有“覆盖范围广、技术水平精、服务能效高”的特点。本文对上海市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基地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平台未来发展提出设想和展望。
作者:高允松;史彤;唐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口服抗凝药物又存在出血风险高、治疗依从性差等局限性,故如何安全、有效地预防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一直是临床难题之一。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基于90%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血栓来源于左心耳的事实,对左心耳进行经导管的介入封堵,以替代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避免抗凝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出血风险。近20年来,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众多临床研究的证实,为需进行抗凝治疗、但合并存在抗凝药物治疗禁忌或出血风险高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血栓栓塞预防方法。
作者:陈莎莎;潘文志;周达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上海市政府制定发布《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自2017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3个区先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在加快培育护理需求评估队伍和护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择机再扩大到全市。有关统一需求评估申请、服务内容、报销待遇、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等相关信息,可以拨打962218服务热线咨询,也可以登陆网站上海市人社局网站(www.12333sh.gov.cn)、上海医保(www.shyb.gov.cn)以及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www.shweilao.cn)查询,还可以拨打三个先行试点区的政策咨询电话962899(徐汇区)、52804754(普陀区)和57960021(金山区)。
作者:上海市人社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我们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着一个类似单向阀门功能的结构--心脏瓣膜,通过它的闭合,保证心脏内的血流朝单方向流动,参与了血压的形成与维持,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正常工作。以主动脉瓣为例,通常情况下它处于关闭状态,心脏每收缩1次,它开放1次、关闭1次,以1个80岁的人、每天10万次心率计算,他的一生主动脉瓣共开放、关闭了58.4亿次。就像所有设备都难逃老化退变的自然规律一样,随着年龄增加心脏瓣膜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再加上先天性畸形、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因素的影响,心脏瓣膜极容易出现功能减退、钙化性狭窄、损害等变化。心脏瓣膜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在西方人群中其患病率为2.5%。
作者:肇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IMT)、复发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明显改善,hs-CRP、Hcy以及IMT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和Hcy水平,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世卫组织在世界癌症日(2月4日)前夕推出有关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指南,旨在通过确保卫生服务机构重点关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网易新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葡萄糖酸酸锌联合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8+、CD4+、CD3+的水平,随访18个月,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反复发病次数、每次患病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00%)(P<0.05)。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CD8+明显下降(P <0.05),而观察组发病次数为(2.92±1.14)次/年,较对照组的(6.96±2.34)次/年有显著差异(P <0.01),且每次发病天数为(7.13±1.46) d,短于对照组的(7.83±2.12) d(P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病次数,缩短每次发病的时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谢丽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腰椎骶化(L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LDH的患者382例,根据X光片分为LS组和非LS组。在接受相同非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分别在6个月和1年时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椎间盘退变程度、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完成随访患者共262例,其中LS组患者72例,非LSTV组患者190例,年龄、性别、LDH发生节段、腰椎不稳无统计学差异。与非LS组患者相比,LS组患者能够促进腰椎不稳,且腰椎间盘退变的时间更早、程度更重,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也更早出现,程度更重。结论:LS能够在LDH自然病程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徐巨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6年12月,FDA批出3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为治疗湿疹新药Eucrisa(crisaborole)、治疗卵巢癌新药Rubraca(rucaparib)和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Spinraza(nusinersen)。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及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紫癜、血尿、腹痛和关节疼痛的消失时间,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OPN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患者的紫癜、血尿、腹痛和关节疼痛的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OPN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还能调节血清TNF-α、IL-6及OPN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参考。
作者:陈小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硒对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会产生干预影响,阻遏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硒化物是肿瘤特异性表观标志物抑制剂,是期待开发的新型含硒表观靶向抗癌药物。
作者:朱慧秋;华岩;王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失调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6.67%vs 76.67%,P<0.05);治疗后3 d,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卢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它有别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抗体药物治疗。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本文将综述CAR-T的结构和抗肿瘤的原理、CAR-T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CAR-T细胞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及广阔前景。
作者:李孟捷;邹秋玲;党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痤疮合剂对痤疮的疗效,并初步探求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耳廓部造模成功后,将家兔分为6组进行治疗。通过观察局部外观变化并检测血清中IL-8、TNF-α含量证实痤疮合剂对痤疮动物的炎症抑制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痤疮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下调,且高剂量组含量的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痤疮合剂治疗痤疮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张琳;顾炜;朴美淑;吴景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TMVR)是指将人工瓣膜在体外压缩、装载至输送系统,然后沿着血管路径或经心尖途径送达二尖瓣瓣环处以替代病变瓣膜的一种介入手术,目前仅限于在有外科手术禁忌的二尖瓣反流患者中作探索性研究。TMVR包括瓣中瓣、环中瓣、自体环中瓣和自体瓣中瓣手术。在前3种手术中,人工瓣环或钙化的自体瓣环能起到径向支撑作用,使用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所用人工瓣膜即可完成TMVR,且技术也较成熟。用于自体瓣环无明显钙化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占二尖瓣病变患者的绝大多数)的自体瓣中瓣手术是真正意义上的TMVR。不过,目前大多数TMVR所用人工瓣膜的功能还不令人满意,只有Tendyne瓣膜的临床效果较为令人乐观。预期在不久的将来,TMVR可能成为对外科手术有禁忌或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距TMVR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用于外科手术风险相对较低的二尖瓣反流患者,还面临诸多挑战。
作者: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急性冠脉闭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一种紧急而危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需立即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否则死亡率较高。本文结合近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急性冠脉闭塞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作者:刘先宝;高晨阳;王建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经过14年的成长,现国际上TAVR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2016年发表的有关TAVR的研究报告数量很多,但许多研究探讨的都是TAVR的技术细节或特定的临床问题,而非之前那样从总体上观察TAVR的效果、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本文回顾2016年TAVR的重要进展。
作者: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包封率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超滤法分离微乳和游离药物,采用Agilent的XDB-C18作为色谱分离柱、乙腈-水(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柱温25℃、流速1.0 ml / min和进样量5μl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本方法重复性考察的RSD为1.14%。日间精密度考察RSD为1.25%。结论:所建立的包封率定量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工艺筛选过程中灵敏、高效、有区分力的监测方法。
作者:贾国慧;郑建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