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在国际间的作用日显突出.高等教育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建立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测试体系,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准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的品牌考试.但是,经过多年的验证,四、六级考试的确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当今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为广泛的2种,二者在治疗各类错合畸形时的疗效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合理的运用二者中任意一种技术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直丝弓矫治技术由于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3种序列弯曲包含在托槽的设计当中,从而简化了临床操作,缩短了就诊时间,同时使牙齿定位更加准确[1].因此,目前在国内外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者将临床中严格选择的8例患者分2组采用2种技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德育接受认知机制研究的意义德育接受的认知机制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如何使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成为其自身认知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的作用机理,它是相对于情感机制和意志机制而言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模式是一种医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和医学人才教育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有了显著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思想模式仍然处于改革变型期,培养新型口腔医生是当今口腔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使命.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医学教学必须面向21世纪,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教育顺应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疾病防治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预防医学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近年来疾病防治形势的变化给预防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新形势也给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预防医学高等教育院校,应为社会培养出能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合理高效运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同时也为了尽快提高我省预防医学队伍的专业水平,促使我省预防医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拟进行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致使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epctrumbetalanctamases,ESBLs)和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去阻遏高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大量出现[1],鉴于其不但对ESBLs类抗生素耐药,而且也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巨大威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用三维法对2002年2月~2002年12月间248株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持续高产AmpC酶的表型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其学科体系是开放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富活力的结合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不成熟.为探讨其教学思路,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尝试.依据2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过去的经验,提出一些新设想,希望有益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溶血三项检测是协助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aemoli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可靠指标之一.以往均采用经典试管法抗人球蛋白技术进行检测.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发病后察觉较晚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样本,特别是一些由基层医院转来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样本,有的溶血三项已检测不到阳性结果或呈弱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微柱凝胶试验技术(microcolumn gelexperiment technique,MGT)是一种新的改良抗球蛋白试验技术,在国外输血领域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1],国内也有报道[2~7].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成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方针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化改革,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是摆在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984年开办成人教育以来,我校及我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学质量,把保证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成教学院长期生存的根本点,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学实验教学是药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目的是加强、拓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他们严谨的科研作风、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运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1].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一优良平台,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直观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作者在多年实践中,力求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已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在维护血管张力和结构方面起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及其它大多数心血管危险因子的重要特征,是动脉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始动及促发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内皮功能密切相关,某些降压药可改善或恢复EC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评价不同种类降压药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针灸医籍选读>是研究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基础理论和针灸临床知识的一门原文课.内容主要选自<内经>、<难经>、<针灸大成>等有关针灸方面的医经、医论及针灸歌赋,其介于基础与临床课之间,作为针灸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针灸专业的后期提高课.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着如何加强学生对针灸理论、临床经验的深刻认识,重点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教育必须和卫生事业密切结合,力求培养实用性人才.口腔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应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服务理念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教学基地是医学院校实施医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对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稳定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校原有的附属医院已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我们积极利用社会卫生资源,探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内脏出血患者在临床极为常见.内脏出血患者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机制,血压和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可下降不明显.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出血后短期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且先于红细胞和血压下降.本文通过分析内脏出血0.5~72 h内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及其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一项极为简单预警内脏出血的指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过去几年中,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的历史阶段,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又适应市场竞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才有立足生存之地,才有继续发展的基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创造观和健康心理教育等7个方面.作者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优势,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出发,尝试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其中4例为恶性.6例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例获随访,时间3个月~20年.各有1例术后5年和20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尿香草基扁桃酸是主要的定性检查手段,B超、CT、MRI是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应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注重经典课程和加强实践,不断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