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胃酸分泌的机制

刘婷;苏泽琦;刘福生;张寅;贾梦迪;龚雪妍;潘静琳;丁霞

关键词:调气活血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鼠, 胃酸分泌, 质子泵, Ezrin
摘要:目的:探索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胃酸分泌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的综合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调气活血方、胃复春片、蒸馏水灌胃治疗8周,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胃酸,测胃酸pH值,取大鼠胃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质子泵(H,K-ATPase)、ez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调气活血方可有效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提高大鼠胃酸分泌水平,增加胃黏膜H,K-ATPase、ezrin蛋白的表达面积,与空白模型组和胃复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调气活血法可能通过提高胃黏膜ezrin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了H,K-ATPase在壁细胞顶膜锚定,从而促进了壁细胞酸分泌,达到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药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好用香药且是宋代香药滥用之风的源头,长期以来几乎成为学界共识.通过对《局方》使用香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不同时代方书应用香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局方》与前代方书相比,确有应用香药的种类增加、香药在方中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但这并非《局方》独有的特点,而是存在于整个宋代医疗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宋代经济贸易特点、气候特点、饮食文化特点有一定关联.由此可见,《局方》多用香燥药的特点,可认为是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映射,而并非宋代好用香药流弊的唯一源头.

    作者:付璐;林燕;马燕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寿亲养老新书》老年情趣养生法述要

    《寿亲养老新书》是一部论述老年养生的重要著作.通过陈直在第一卷“性气好嗜”篇,以“好嗜之事,见即喜之”来调节老年人的情志得到启发.根据书中这一调节方法及老龄化现状,分析论述情趣养老的理论并介绍几例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情趣嗜好,为当代养老方法开拓思路,提供不同视角的借鉴和启迪.

    作者:朱俊楠;张雪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RP-HPLC测定中药复方癌痛平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癌痛平中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0-40min(A:30%→60%),40-50min(A:60%→30%);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柱温30C.结果:重楼皂苷I在0.0684-4.38μg,重楼皂苷Ⅱ在0.0675-4.32μg,重楼皂苷Ⅵ在0.0703-4.50μg,重楼皂苷Ⅶ在0.0691-4.42μ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56%、100.593%、99.447%、99.812%;RSD(n=6)分别为1.771%、1.189%、1.682%、2.16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以用于癌痛平的质量控制.

    作者:彭世陆;刘丽芳;朱华旭;李博;郭立玮;吴勉华;程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季节性差异分析的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管窥(二)

    目前,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单因素致病性疾病仍不断挑战着人类,而薛老师继承蒲辅周教授善治急性热病经验,其辨证思路、立法用药,皆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外感温病.文章继之前文,进一步从温毒、暑温、湿热3个季节性温病特点入手,探索薛老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歆颖;于大兴;薛燕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门成福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述要

    门成福教授是中原门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善于化裁古方治疗各类妇科疾病.门教授在临证中将子宫腺肌病按照“癓瘕”“崩漏”“痛经”等进行辨证,主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3型,分别选用消瘤汤、参芪四物去川芎汤、温经汤为主方,灵活加减用药,调理月经周期、改善症状表现,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络病理论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证治研究

    肺纤维化作为慢性复杂性肺系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文章梳理近5年基于络病理论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证治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基于络病理论肺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研究、中医组方及用药规律研究.其目的在于归纳总结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临床成果,系统梳理临床应用中医药的规律,指导规范肺纤维化中医药治疗策略.

    作者:庞立健;吕晓东;刘创;袁佺;赵仲雪;滑振;郑炜东;臧凝子;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 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分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兔眼(有效组分1-4组),通过与正常组、模型组、丝裂霉素组(MM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 1和Smad3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分2组与MMC组TGF-β 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与MMC组TGF-β 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抑制效果不如MMC组.结论:青光安有效组分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TGF-β 1和Smad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作者:谭涵宇;彭清华;李文娟;欧阳云;彭俊;李建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雷公藤对各种肾脏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但其对人体多系统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对近十年来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类分析与综述,并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于嫣然;盛梅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笔者通过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和患者报告结局(PRO)研究内容的回顾,提出研制糖尿病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应结合中医理论,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学说,并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终形成包括生理、心理、社会3大领域以及口于、口渴、口淡、口腻、咽喉干燥、喜热饮、喜冷饮、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视物疲劳、心悸、头晕、健忘、腰酸、腰痛、失眠、午后潮热、盗汗、怕热、胸闷、便秘、夜尿清长、烦躁易怒、胁肋疼痛、头重、积极感受、消极感受、社会关系、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满意度、经济影响31个方面,构成了糖尿病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张晟;陆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蒙药材黄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黄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黄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茚三酮柱后衍生化).结果: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17种氨基酸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0.9990.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2%、98.7%、97.6%、98.0%,RSD均<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黄牛心脏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高文军;秦颖;肖云峰;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归饮通过Wnt/ERK信号通路交叉串扰影响成骨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右归饮含药血清影响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右归饮含药血清对ERK、Wnt通路和ERK/Wnt交叉串扰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组,加药干预.培养3d后,应用ELISA检测Wnt/β-catenin及ERK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Runx2、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右归饮含药血清能显著上调3种蛋白表达(P<0.05,P<0.01).联合阻断ERK、Wnt通路,3种蛋白表达水平较含药血清组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与单独阻断其中一条通路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单独阻断某一条通路,仅Runx2较右归饮含药血清组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右归饮含药血清能显著增加成骨细胞活性,该作用与ERK、Wn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且两条通路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串扰作用.

    作者:范连霞;章建华;尹华;张成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益肾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益肾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和手工检索2005年10月-2015年10月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716例早期2型DN患者,但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不高,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益肾解毒为法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4.52,95%CI[2.88,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在降低mAL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与单用ACEI类药物比较,益肾解毒中药复方或联用ACEI类药物能改善UAER (MD=20.20,95%CI[4.54,3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用ARB类药物相比,联用益肾解毒中药复方能改善24hUPQ(MD=34.55,95%C I[5.24,6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仅有1篇文献报道3例患者出现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益肾解毒法治疗DN早期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UAER、24hUPQ及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张韦华;冯兴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OLL样受体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影响汉族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风险

    目的:研究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与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的关联.方法:纳入595例中风患者(风痰瘀阻证311例、气虚血瘀证284例)、605例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LR7基因表达水平,以此分析中风中医证型与TLR7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Sequenom MassARRAY中通量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中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的TLR7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与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风险显著关联(加性模型:OR=2.08,95%CI[1.12,3.89],P=0.021;等位模型:OR=1.98,95%CI[1.09,3.62],P=0.023).结论: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可能影响汉族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

    作者:古联;周金英;陈清;谢娟娟;严雁;梁宝云;谭金晶;唐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关穴埋针治疗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的心脏CT注射优化方法

    目的:在针刺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实验中,采用CT灌注增强扫描证实其疗效,现总结实验技术,重点是优化静脉穿刺及埋针方法,保障高压注射的成功率,准确有效实施穴位埋针.方法:选择猪的耳缘静脉,熟悉其解剖特点,结合高压注射的要求,总结穿刺技术方法以及穴位埋针技巧.结果:前4头小猪因采用与临床患者相似的穿刺方法,图像质量不高,其后逐步改进及优化穿刺与注射技术,图像质量明显好转,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小型猪静脉穿刺及高压注射方法,从而保障了CT心脏灌注扫描的成功.

    作者:张今朝;朱秀玲;赵青;包岩;佟海滨;高波;方继良;俞裕天;贾术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之我见

    引气归元针法为赖新生教授在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两部分.两者既可分用,也可合用,旨在通过调整经络脏腑以达到平衡阴阳.文章就引气归元针法的个人观点展开论述.

    作者:庄娟娟;赖新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肺络郁闭论治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儿科“肺闭咳喘”的范畴,临床上患儿病情缠绵难愈,预后不良,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应注重运用多种措施进行积极防治.汪受传教授从事儿童疾病研究40余年,对儿科肺系疾病治疗用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以络病理论为基础,认为痰瘀互结、肺闭正虚是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病机,并从肺络郁闭角度立论,提出以开肺通络法处方用药,治疗本病可收良效,以供读者借鉴.

    作者:陶嘉磊;汪受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式疼痛治疗模式的应用探索

    较之海外疼痛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国疼痛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倡导的现代疼痛治疗模式具有合理性和一定的局限性.探索出一条更适合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更适应中国国情的疼痛诊疗模式,对于身处第三世界的中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中国式疼痛治疗模式的探索,是在大限度继承和发展中医外治技术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西医微创和手术技术,完善中医疗效之不足,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试图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该模式,以助中国疼痛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长信;温建民;李多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合并冠心病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或阿司匹林的临床获益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本单位合格受试者,随机入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或阿司匹林组,记录治疗前后人口学特征、透析相关参数、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1年期间发生的死亡、心血管事件、住院事件、出血事件,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筛查了2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53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入组复方丹参滴丸组(27例)和阿司匹林组(26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观察期间,阿司匹林组有1名患者中途退出.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风险、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住院事件发生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合并冠心病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可选择复方丹参滴丸或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用药,二者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作用相当.

    作者:吴禹池;陈俊文;杨敏;梁晖;邹川;周敏;吴秀清;刘旭生;林启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同仁堂儿童清肺口服液解热、抗炎、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由儿童清肺丸经工艺和剂型改进研制后的口服液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酵母菌致热法观察解热作用;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及醋酸诱发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体外液体微量稀释法进行呼吸道相关致病菌抑菌实验.结果:儿童清肺口服液可抑制酵母菌所致大鼠发热,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程度和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儿童清肺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为100%,儿童清肺口服液的MIC50为40.86mg生药/mL.结论:儿童清肺口服液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及抑菌作用.

    作者:陈会丛;杨海润;杜莹洁;钟雨秋;闫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藤类中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现状

    血液系统疾病病种繁多,治疗各异,单纯西药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诸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藤类中药在减轻贫血、抗炎止痛、调节免疫、抗肿瘤、改善循环、改善骨髓微环境等方面确有成效.文章从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逐一论述藤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介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淋巴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对改善血液病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促进骨髓正常造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缓解化疗时不良反应及化疗后骨髓抑制、防止微小残留病发生及减轻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武彦琴;李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