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FDA提醒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

关键词:西药复方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监管, 信息通报, 食品, 国家, 风险
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第6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WBC、ESR及CR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凤翔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国大型医药分销企业的疫苗分销业务营销模式探讨

    本文通过对疫苗市场的行业现状和流通情况分析,结合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研究和流通业务的需求提出目前疫苗流通业务的发展存在政策法规操作的阻力,以及经销商业不成熟等问题。本文从大型疫苗分销企业的角度提出3种营销模式,即合作营销(政策导向性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和学术营销模式,旨在为疫苗分销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百令片治疗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百令片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左心衰竭(LHF)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内科老年稳定期COPD合并LHF患者1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53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百令片治疗;B组51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组50例,采用百令片治疗,组间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前,组间FEV1、FVC、FEV1/FVC、PaO2、PaCO2和BODE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FEV1、FVC、FEV1/FVC、Pa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B、C组,PaCO2和BODE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B、C组(P<0.05)。A组AECOPD或急性LHF发作0次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百令片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合并LHF患者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两者联合通过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疾病恶化风险。

    作者:张远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5年5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Viberzi获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成年患者,这是一种多因素肠胃道紊乱疾病,导致持续性腹痛、腹泻,并影响正常的肠道功能,该病女性病例数约为男性的2倍。Viberzi是一种首创的口服有效、局部作用治疗药物,具有一种独特的作用机制。该药具有混合的阿片受体活性,是m-阿片受体拮抗剂,也是d-阿片受体拮抗剂和k-阿片受体激动剂,对人m和d-阿片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分别为1.8 nM和430 nM,而对人k-阿片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尚未测定,但是对豚鼠小脑k-阿片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是55 nM。在动物中,eluxadoline与肠道阿片受体相互作用。两项2425例受试者参与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确定了Viberzi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经过26周治疗,Viberzi组患者在减低腹痛和改善大便稠度方面比安慰剂治疗更有效。然而,该药也具有包括胰腺炎在内的特定的严重副作用。FDA据此不推荐临床医师将Viberzi用于既往有胆汁管梗阻病史的患者、伴有胰腺炎的患者以及有任何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广告索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医院急诊教学方法与路径探讨

    如何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急救医学的培养,目前还没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和培养办法、路径。而中医院校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是目前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我们根据科室多年的带教及培训经验,总结出一些适合中医医院急诊教学的办法和路径。

    作者:孙丽华;耿贇;方邦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药学实践

    目的:评价药师参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药学实践及对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药师与医师密切配合,参考《热病》和相关文献及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疗效。结果:患者病情较前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全过程,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田璐璐;周陶然;祝德秋;吴涓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砺术仁心激情开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

    刘颖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行政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擅长肝、胆、胰、胃等恶性肿瘤及疑难病例的诊治,发表被SCI收录的文章60余篇,其中关于胆囊癌的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杂志,影响因子超过29分。担任上海市外科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外科学会普外科专委会胰腺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肝脏学组、胃肠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囊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上海医学》、《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浙江省卫生厅等省级以上项目10项。

    作者:肇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是我国第二次发布全国性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前的第一次是10年前的2004年。

    作者:《光明日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脑蛋白水解物原料肽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优化脑蛋白水解物原料肽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AAA色谱柱(4.6 mm×150 mm,5 mm),流动相A:0.04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80),流动相B:乙腈-甲醇-水(45∶45∶10),流速1.5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38 nm,262 nm,梯度洗脱。结果:各种氨基酸的浓度在15.0~120.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各种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1%~103.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脑蛋白水解物原料肽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苏闽;汤晓枢;周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因药物相互作用引起横纹肌溶解1例报告

    对入院后的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抑郁症的77岁女性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血压、调脂、降血糖和抗抑郁治疗。7 d后患者出现臀部等全身多处肌肉疼痛,肌酸激酶水平为1757 U/L,肌酸激酶同功酶MM水平为1739 U/L。该患者在5年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曾长期服用辛伐他汀,没有发生过任何不良反应,但此次住院后服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却出现了横纹肌溶解,若将其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归因为辛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勉强。药师发现患者在此次住院前1周开始服用氟西汀和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而此两药均会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导致辛伐他汀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药师建议先停用辛伐他汀,待患者肌酸激酶水平恢复正常后再换用不经细胞色素P4503A4酶代谢的瑞舒伐他汀。患者换用瑞舒伐他汀后30 d门诊就诊,结果见其肌痛症状消失,肌酸激酶水平也正常。

    作者:谭喜莹;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CFDA正式加入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临时阶段管理委员

    经国务院批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5年6月正式加入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临时阶段管理委员会,并参加相关工作。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CFDA提醒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第6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盾构切开术治疗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盾构切开术治疗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盾构切开术治疗32例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观察该方法对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盾构切开术治疗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痊愈率为84.38%(27/32),总有效率为96.77%(30/31),平均创口愈合时间为53.59 d,平均痊愈时间为62.70 d。患者治疗前后乳房外形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t=1.11, P=0.28)。结论:盾构切开术治疗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且能维持患者乳房的原有外形。

    作者:陆娟懿;瞿文超;冯佳梅;高晴倩;邵士珺;吴雪卿;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腋窝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价值研究

    目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标准方法。对仅前哨淋巴结阳性而非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过度治疗之嫌。本研究探索腋窝超声检查结果可否用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同组医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过术前腋窝超声检查,且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这些患者的术前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或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结果:共入组154例患者,其中117例(76.0%)的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对102例(66.2%)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有15例的前哨淋巴结为阳性,对她们施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其中有7例的非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在117例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113例(96.6%)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应用腋窝超声检查结果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度分别为81.8%、85.6%、96.6%和85.1%。结论:对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可用作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对这些患者,可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但不需依据活组织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郭丽婧;王会元;罗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IL-17、IL-23、VEGF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血液科住院部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3、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各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这些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型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型者,而血清VEGF水平则明显低于非重型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与血清IL-23呈明显的正相关(r=0.501,P<0.05),血清IL-17、IL-23与血清VEGF呈明显的负相关(r=-0.541、-0.559,P<0.05)。结论:IL-17、IL-23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VEGF显著降低,三者共同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精准医学中心成立

    6月8日,“儿童精准医学中心”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贺林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教授,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端教授,及儿科医院院领导和临床专科主任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作者:健康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骨矿物密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绝经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单用他莫昔芬以及联合使用他莫昔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情况,以期为临床管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患者骨矿物密度提供参考。方法:从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35例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A组)、25例单用他莫昔芬治疗的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B组)、15例联合使用他莫昔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C组),使用双能X线骨矿物密度检测仪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变化的差异。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矿物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较A组明显(P均<0.05),C组患者的骨矿物密度值下降又较B组明显(P均<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会导致骨量丢失,而使用联合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骨矿物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曾晓珊;许建华;蔡思清;郑正荣;赵清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双相MSCT定量测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双相多排螺旋CT(MSCT)定量测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COPD患者(病例组)和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于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行MSCT检查,并于2d内行临床肺功能检查(PFT),比较两组吸气相与呼气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的差异,分析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SCT扫描Vin、Vex、EVvin、EVvex、EIvin、EIve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COPD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各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可作为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指标,可早期定量诊断COPD,以指导尽早进行临床治疗与呼吸功能的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黄祥辉;潘广利;陈雄钊;张远鸿;吕剑宁;陆丽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医学继续教育”答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