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除了药补、食补以外,千万不要忘了动补。中医讲动则生阳,尤其是冬至过后一阳生,宜合理运动,以助阳气升发。那么读者朋友在冬季做什么运动比较合适呢?
作者:杨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冬三月,现代是指阴历十月至十二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气温多在零摄氏度以下。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
作者:刘大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说起冬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民间素有“冬天进补,来年打虎”之说,可见其深入人心。但如何冬补,却是各行其是。入冬以来,每日里骨头、羊肉、老母鸡煲汤者有之,大鱼大肉顿顿不离者有之,购置药饵补气、补血、补肾者有之,打点膏方进补者有之……但其实,许多人把冬补想象得过于简单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癜或白驳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易诊难治。白癜风男女均可发病。肤色越深发病越多,如美国发病率不足1%,而印度高达4%,我国患病率在0.1%~2%。无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发病年龄在20岁以内者约占半数。
作者:闵仲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们可能在每年的健康体检时,或者在遇到身体稍有不适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常给我们做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的报告单上,很多人会遇到窦性心律不齐这样的结论。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有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那么窦性心律不齐是说明我们的心脏不健康吗?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严重吗?要吃什么药吗?要住院治疗吗?
作者:杨宇帆;刘启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前一段时间,小王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小便浑浊、分叉现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经过规范治疗,尿痛、尿急、尿频等尿道刺激症状消失,细菌学检查转阴。但小王仍然时不时感到下腹部胀满疼痛,偶尔还会出现尿道刺痛及异物感,有时伴有会阴部坠胀刺痛感。由于下腹部不适多出现在夜晚,为此,小王感到烦燥不安,使得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淑害怕去相亲,害怕面对相亲的人,她怕跟相亲的人没有话题;她怕对方嫌她矮、嫌她胖、嫌她没有照片上好看;她怕对方觉得她不健谈、不会说话、不得体;她怕遇到奇葩,担心不知道怎么回绝;她怕对方有心理落差,更怕自己看出这种落差,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面对相亲,小淑说自己一直很失败,让她很感到迷茫。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们的皮肤下有冷、热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当皮肤感受器感到寒冷时,就会关闭皮肤的毛细血管,让血液优先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让内脏保持温暖,免得出问题。但这样一来,流向皮肤、肢体末梢的血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季节,人们的手、脚和脸部会很冷。所以,冬天在寒冷的室外,手脚冰凉不足为奇。但有些人即使在暖和的室内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而且往往女性居多。
作者:余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意思是说冬天人胃口较好,是人体进补的佳时节。进补做好营养储备,来年才会精力好、力气壮,而且不会生病。传统的膏方进补正是城镇居民时下流行的冬补方法之一。入冬后,从南方到北方,许多城市的中医医院举办“膏方节”,像过节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膏方进补,常见的就是“固元膏”。
作者:韩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米是人们日常消费大宗的主粮品种,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很多人选购大米时,都喜欢色泽亮白的精制米,营养专家则表示,大米并不是越精越好。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多数儿童都经受过腹痛的折磨。腹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都会引起的一个常见的症状。小儿出现腹痛,往往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报警信号,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加强观察,及时就医,决不能疏忽大意。延误诊治常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笔者认为,儿童出现腹痛,首先应考虑以下常见疾病。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新生儿,男,出生4天,体重4公斤。由于全身发黄而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患儿母亲急于给宝宝退黄,自行喂给患儿苯巴比妥片7.5毫克(半片),早晚各1次口服。第2天早上又口服半片,患儿嗜睡,唤之尚可醒来。到了下午,患儿进入昏睡状态,唤之不醒。急诊科以药物中毒待查收入住院。急查苯巴比妥血药质量浓度,测定结果为208毫摩尔,超出正常范围。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大多产后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月子里合理膳食可早日远离“糖妈妈”。下面,营养师带大家一起来念念糖妈妈月子里的饮食经。
作者:谷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新的一天从起床开始就忙忙碌碌,不少人把早餐的时间都放在了公车上,而早餐花色基本是“老三样”:馒头、蛋饼和面包,有些注重营养的上班族会加上一杯豆浆或者一袋牛奶。类似于“面包+牛奶”这样的搭配,看似营养,但如果像夏天一样,不加热就吃进肚里,对于冬晨来说并不合适。冬季早晨室外的温度相对较低,人的胃也还没有真正“暖”起来,此时摄入较冷的饮食会使胃气受损,一大早就吃未经加热的面包和牛奶对胃的保护是不利的。
作者:刘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偏头痛是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它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隙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中医将本病归属于“头风”“脑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
作者:吴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两眼发干、又累又饿、困意不断……这些不适困扰着很多上班族。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储备一些合适的零食,有助缓解这些不适。护眼零食:枸杞、蓝莓枸杞自古有“红宝”之称,它富含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 A 的前体,可预防维生素 A不足,能护眼明目。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游戏机等,都会使维生素A消耗量增大,要格外注意补充。枸杞常见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但泡完水的枸杞不要丢掉,嚼着吃完更能护眼。蓝莓富含花青素,有保护微血管改善眼睛供血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疾病。其原因主要与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相关。临床症状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主。乳房疼痛一般以胀痛为主,也有的女性表现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重,经潮后减轻,或随情绪波动而变化。乳房肿块在乳房单侧或双侧均可以发生,质地中等或质韧,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等,一般在1~2厘米左右,大者可超过3厘米。肿块的形态可分为片块型、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几种。乳房肿块可在经前期增大变硬,经后期稍见缩小变软。
作者:卞卫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自述艾滋病毒感染者冶表现近似疑病症对于“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的状况,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王彦玲并不陌生。在临床上,她碰到过各式各样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的患者,其中也包括怀疑自身感染了艾滋病的求医者。“这类人通常都有过不洁性行为,因此很紧张,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反复去做检查,当结果显示他们没感染艾滋病的时候,他们和常人的反应截然不同,不会因为没被感染感到高兴,反而怀疑报告拿错了或医生搞错了,然后周而复始地奔波于不同的医院去检查。这就是典型的疑病症的表现。”王彦玲说。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私处不适,一直是困扰女性朋友们难以启齿的话题。有关统计显示,女性因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就医的人数是男性的4倍,因而显示了女性阴部清洁的必要性。女性私处的清洁卫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清洁私处是女性一生日常生活中必须采取的卫生保健措施之一。虽是小事一桩,却大有讲究,稍有不慎,陷入误区,将破坏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有损健康。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64岁的张大伯,20年前就患有高血压,但坚持服用降压药和阿司匹林,自认为身体维护得很好。春节老朋友来拜年时,500克高浓度的白酒两人分而尽之,大醉而卧。孰料当晚正在睡觉时突然出现呕吐,大口大口的鲜血夹杂着胃里尚未消化的食物喷射而出。老伴听到响声后赶紧起床,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赶紧找纸巾擦了擦老伴嘴角的污物。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老伴已经没有了反应。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