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李文婷;陈胜良

关键词:胃酸相关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
摘要: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在上消化道疾病治疗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30余年来的临床应用实践为评价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不同适应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积累了充足的资料。本文就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作一综述。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上半年22地区样本医院用药总体分析

    对2013年上半年样本医院用药统计分析结果,继续证明我国的医药市场被有关政策与制度所左右。发改委对化药进行第三轮价格调整;社保扩大对医保费用实行预付制的范围;卫生部门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入常态化,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颁布并将在所有医院规范使用;CFDA对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的时间与要求丝毫不放宽;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致使2013年上半年样本医院的药品购入金额同比继续下滑,但抗感染药物使用出现触底复苏态势。请关注被临床认可的品种、供应医院金额领先厂商的主打品种、一些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还值得关注一些虽被分级管理但在医院临床使用见好的抗感染药物品种。

    作者:干荣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不断涌现为相关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如泰妥拉唑、莱米诺拉唑和盐酸瑞伐拉赞的作用机制及其独特优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坚;蒋蔚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经唑来膦酸5 mg静脉输注治疗后,通过复诊及回访,判断其疗效、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结果:24例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全身肌痛等流感样症状及腹胀腹泻、乏力和食欲不佳等,一般不超过3 d,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愿意接受连续治疗。结论:唑来膦酸作为一年注射一次的疗法,方便简单,有确切的提高骨密度的疗效和降低新发骨折的风险和改善生存期,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好。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国自主研发的疫苗首次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近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公布,中国自主研发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乙脑活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预认证,进入联合国采购机构的药品采购清单,这成为我国疫苗发展史上一次突破。乙型脑炎是由蚊子传播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俄罗斯联邦的东南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高发并呈季节性分布,致残甚至致死率较高。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接种疫苗成为预防该疾病流行的有效方式。

    作者:摘自《新华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星医药携手Sellas推动中国新药走出国门

    2013年10月23日,复星医药控股孙公司重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复创”)与SELLAS Clinicals Holding AG(以下简称“Sellas”)在希腊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重庆复创将向Sellas转让其独立研究开发的涉及针对II型糖尿病和肿瘤的两种化合物:fotagliptin benzoate(苯甲酸复格列汀)及pan-HER Inhibitors (pan-HER受体抑制剂)全球范围(除中国市场)的开发、销售等权利,转让价格共约3.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48亿元),依研发进度分期支付。两种化合物在通过Ⅲ期临床及获得美国和/或欧洲批准后,重庆复创将有权获得这两个化合物在相关区域的8年的净销售额10%的提成费;同时,还有权获得拥有这两个化合物的Sellas子公司3%的权益。

    作者:复星医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尿微量白蛋白对社区≥80岁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社区≥80岁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80岁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例,将其分为高血压病史≤10年(EH1组)、高血压病史>10年且≤20年(EH2组)和高血压病史>20年(EH3组)这3组。测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测定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应用MDRD简化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进行对比分析,达到以下标准之一即为阳性:mAlb>20 mg/L,尿常规蛋白阳性,BUN/SCr任何一项指标高于正常值,GFR<80 ml/min。结果:mAlb阳性率61.2%,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阳性率24.7%、BUN、SCr升高率15.3%及GFR<80 ml/min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1及EH2组mAlb阳性率较尿蛋白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EH3组mAlb阳性率也较之升高(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80岁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指标,与其高血压病程长短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明;刘旭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仁济消化:德艺双馨薪火相传

    2013年9月21日,世界胃肠病大会在上海世博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围绕“患者为中心、整合医学”的大会主题,来自美国、日本、印度等1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代表参加了一系列研讨会和20多场论坛,内容涵盖消化系肿瘤的多学科诊治、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慢性肝病的内外科治疗等。世界胃肠病大会是全球规模大的消化疾病学术会议,也是全球消化界大盛事,由世界胃肠病学会组织召开。1958年5月,第一届世界胃肠病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以后每4年召开一次,由各大洲轮流主办,在亚洲仅有日本、泰国各举办过1次。这次是世界胃肠病大会55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作为世界拥有人口多的国家,中国的胃肠病病人数亦十分庞大,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医院的消化疾病诊疗水平不断上升,并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是几代临床医生孜孜探索的结果,上海就有多家以消化疾病诊治见长的知名医院,而提到上海滩上的消化科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消化疾病研究的摇篮--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近日我们有幸走进了这块消化疾病研究治疗的圣地,专访了现任所长房静远教授。

    作者:肇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美国新药上市后定期汇总报告的研究

    周期性药物不良事件报告和药品年度报告是美国新药上市后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药企递交的两种主要的定期汇总报告。这两种报告为管理上市药品、评估药品风险利益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文章介绍了两种报告的汇报时限和内容,并将这两种报告与中国采用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进行了比较,指出不同。后阐述了定期汇总报告在未来的变化趋势,希望对国内该领域工作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孙新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惕别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药疹

    别嘌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剂型为片剂。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别嘌醇片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485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0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全身性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81.11%。

    作者:摘自CFDA网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诺和诺德旗下血友病药物NovoEight获FDA批准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诺和诺德旗下新药NovoEight用于治疗A型血友病患者。这款药物将与诺和诺德的MixPro结合起来使用,该预先装好的器械于今年初投放市场,并已与该公司的NovoSeven结合使用用于治疗A型血友病或B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发作。据估计全球有35万人患有血友病A,尽管该疾病在发展中国家被认为严重诊断不足。那些受影响患者的因子VIII蛋白要么缺失要么出现功能障碍,这是一种在凝血中起作用的因子。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在上消化道疾病治疗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30余年来的临床应用实践为评价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不同适应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积累了充足的资料。本文就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婷;陈胜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故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临床相关指南建议,氯吡格雷应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合用以减少氯吡格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是,氯吡格雷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同功酶CYP 2C19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产物发挥作用,而PPI同样主要由CYP 2C19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合用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由此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而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不明显。发表于2009年的系列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PPI合用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这一研究结果并未得到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证实。因此,目前仍需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分析氯吡格雷和PPI合用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间的相关性。鉴于临床上有大量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需合用PPI来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建议现好选用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较小的泮托拉唑。

    作者:蒋蔚茹;钟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分类及药理学特性

    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上H+/K+-ATP酶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已成为一代新型抑酸药物,是目前治疗酸相关疾病(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胃肠病变的首选药物。自1988年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上市以来,全球共相继上市了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8个品种,而现在国内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有5个。尽管各个质子泵抑制剂拥有共同的苯并咪唑内核及吡啶环的化学结构,但它们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上仍有细微差异。本文就国内已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学特性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促进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合理选用。

    作者:陈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FDA批准马西替坦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10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新药马西替坦(Opsumit)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成人患者,PAH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并使人衰弱的疾病,能导致患者死亡或需要肺移植。PAH是连接心脏与肺的动脉中产生的高血压。该疾病导致右侧的心脏工作起来比正常情况要困难,从而能够限制患者的运动能力并造成呼吸短促。马西替坦属于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使肺动脉松弛、降低肺部的血压。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年龄≤40岁青年人胃癌4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年龄≤40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胃镜检查或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45例年龄≤40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女性发病比例(53.3%)比男性高;临床症状隐匿、不典型,上腹隐痛常见,肿瘤好发部位为胃窦、胃角,现有常规诊断方法对年龄≤40岁青年人胃癌敏感性差;以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结论:年龄≤40岁青年人胃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度高,应尽早胃镜检查、多块活检并适时重复检查,以提高早期发现率或减少漏诊率。

    作者:陈福元;许春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上海自贸区将引进外资医疗机构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自贸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在自贸区能享受外资医疗服务,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门诊服务。专家认为,自贸区引进外资医疗机构,有利于我国医疗机构多元化体系的建设。目前,老百姓对优质医院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外商独资医院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优质医疗技术和优秀管理服务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上海将细化引进外资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让外资医疗机构遵守我国法律,取得卫生机构资质、医生执业执照和医院注册执照。自贸区还将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这意味着一些外资的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有望进入自贸区。

    作者:摘自《健康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的潜在安全性问题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其长期使用的潜在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与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相关的风险。

    作者:汤玉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3年9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2013年9月,FDA批出1个新分子实体药品沃泰西汀(vortioxetine),商品名Brintellix,为治疗重度抑郁症药品。该药品为口服片剂,规格包括5 mg、10 mg、15 mg、20 mg,由日本武田公司和丹麦灵北制药公司合作开发上市。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罗氏Perjeta成为FDA批准的首个新辅助疗法

    罗氏(Roche)10月1日宣布,FDA已授予乳腺癌药物帕妥珠单抗(Perjeta)加速批准,用于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术前治疗)。该项批准主要基于一项II期研究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接受Perjeta+赫赛汀+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的患者组,有近40%的患者到手术时间时,检测不到肿瘤组织(即病理学完全反应,pCR)。

    作者:摘自《生物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组干扰素α-2b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筛选失败率、受试者依从性与病例脱落率都将影响临床试验的进展和对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客观、准确的评价,影响临床试验的可靠性,终影响用药安全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这3方面因素的控制已成为新药研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重组干扰素α-2b注射液在4个研究中心进行的Ⅱ期临床研究试验,对其筛选失败率、受试者依从性和病例脱落率这3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探究其原因,期望为今后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操作的规范,数据的完整准确提供合理的依据和保证,进而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