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云西
除了樱桃、杏仁,还有哪些食物含氰化物呢?常见含氰苷的食物还包括鲜竹笋、木薯、银杏果(白果)和一些豆类(比如利马豆)等。2008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测定了香港常见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检测结果发现,苦杏仁(北杏)、竹笋、木薯及亚麻籽样本的氰化物含量范围为9.3~330毫克/公斤,苦木薯的氰化物含量较甜木薯为高,氰化物含量在新鲜竹笋中分布不同,笋尖的氰化物含量高,竹笋和木薯制品中氰化物的含量较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位67岁的男性,罹患糖尿病多年,近日受凉感冒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和咳嗽,在社区医疗站连续输液4天,使用了大剂量的青霉素。之后老人感到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缓解,但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持续并加重。又过了一周,老人出现了气促和呼吸困难,随即入院治疗。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戴眼镜不是为了酷面对色彩缤纷的太阳镜,一些人往往只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式样,忽视了戴太阳镜是为了阻挡紫外线的目的。一般来说,阳光越强烈,越应该选择颜色深的镜片。镜片的颜色好选择灰色或茶色,因为这些颜色的镜片对强光、紫外线吸收和过滤较好,而且相对来说这些颜色的镜片能提供较好的色觉感知性,戴上后仍能清楚地辨别颜色。绿色、墨绿色、黄色的镜片也可以选择。红色、蓝色则不宜在强光下选用。颜色太浅的滤光作用小,太深则影响视力。选镜时可戴上太阳镜后试照镜子,合适的颜色深度应能看清自己的瞳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体内湿浊血瘀不宜吃人参曾有一位51岁妇女,头晕多年近期加重。询问病史了解,家中有人送来高丽参,她就坚持服用了一月有余。该妇女身体魁梧、精神焕发、言语犀利,一看就是身体素质很不错的。她出现的头晕虽说与颈椎病有关,但诊脉发现体内蕴有湿浊、血瘀。在湿浊血瘀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服用参剂,肯定会加重头晕症状,且使湿浊血瘀更加顽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服用参类补品。
作者:郭志红;莫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且果汁各具风味,还能帮助肠胃消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上等食品。但水果种类繁多,所含物质各异,性质凉热不同,为了满足“口福”又获得大的收益,我们在品尝水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黄帝问:院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据国家卫计委初略统计,全国每年销售解热镇痛类药物总数高达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20多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现象很严重。下面,笔者就如何合理使用常见解热镇痛药做下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云南读者张先生问院我患有轻度肛裂,时而有肛周不适和排便出血现象,吃药效果不佳,又不想手术治疗。我看到某报上介绍,用花椒煎水熏洗对肛裂有效。不知此法是否可信?请专家点评一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古人因农耕而设立二十四个节气,人生于天地之间,与万物想通,故也随气候、农田作物在24个节点上发生着气血阴阳之变化。清末医家彭子益说:节气的“节”字,就是竹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就难过去。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俗话说“节难过”,便是如此。所以,养生,养护生命,首先要过好每一个“节”。
作者:李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内湿是如何生成的内湿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引发的内生湿邪积聚体内而成。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来共同完成的。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作者:龙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很多人的手机朋友圈都在疯转一个微信内容:吃剩菜居然能扩张血管,有益心脏?前几年,“绿叶菜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剩菜致癌”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弄得很多家庭矛盾迭起。年轻一代说剩菜一定要丢弃不食,老年人则舍不得扔掉。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说是剩菜有益健康,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不少喜欢喝茶的读者,都知道“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保健”。但是如果喝得太“花”,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专家提醒:花茶也属于中药对证饮用才健康在南京栖霞区工作的瞿女士近喜欢上了喝花茶。由于她自己是从事IT行业的,所以根据网上的提示选择了能够明目的菊花茶。但是近她的肠胃却出现了一些不适,本来胃不好的她近胃更不舒服,特别是吃凉食时症状更严重。后来到医院就诊时才明白,原来是喝菊花茶喝太多导致的。医生告诉她,菊花尤其是野菊花是偏凉性的,胃寒的患者不宜多喝。
作者:杨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外湿由天地而生外湿由天地之气而产生。南宋医家杨士瀛有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蒸,二气熏蒸,此即为湿。”人体受外湿侵犯而发病的方式多种多样,或因气候潮湿,雨水过多,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大雨时行,湿气乃用……邪伤脾也”;《灵枢·口问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素问·痿论》“有渐于湿,以水为事”;《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湿淫所胜。”或感之于雾露,《素问·异法方宜论》言“南方者……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或得之于霾,《尔雅·释天》曰“风而雨土为霾。”霾是因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致病因子,属为湿浊之邪,故雾霾是重浊有质之阴邪。或汗出洗浴之外湿袭人,或强力劳动或运动疲乏之余。正如顾松园所总结的:“天之湿,雾露雨雪是也;地之湿,冰水泥泞是也;人之湿,汗出沾衣是也。”
作者:纪云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满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受的感觉。湿为长夏之气,在我国南方出现“梅雨季节”,北方则多“桑拿天”,既炎热又多雨。由于空气中湿度大,地气蒸腾,加之夜间肢体外露,或因汗出湿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处潮湿之地,所以感受湿邪而发病者多。此外,因饮食不当而导致内湿者亦不鲜见。湿邪犯人,以夏季为甚,应当注意防治。
作者:王民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在不少老百姓,特别是女性朋友,寒冷天气都喜欢服用膏方进补,而阿胶是膏方中一味重要的药材。阿胶是用驴皮熬制的,自古以来,就被推崇为“补血圣药”,在市场上卖得很贵。但是近日央视曝光,记者抽检了市场上销售的12种阿胶,只有1种是用纯驴皮制成,其余或者掺了马皮、狗皮,或者根本没有用驴皮。如果服用了“问题阿胶”对身体会有影响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生活环境日渐改善的今天,乳房病变却层出不穷,乳腺肿块、乳腺增生、乳腺癌等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危险信号。时尚女性光鲜装扮的现代生活背后可能隐藏着危机,追求“胸”涌澎湃的曲线美也可能留下隐患。环境污染的加重,长期高脂高热的饮食、抽烟、酗酒、染发、缺乏锻炼等“时尚生活”,是乳腺疾病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淮南子》里描述的立夏节气刚刚到来,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些许的潮湿闷热。小满过后,南方就进入梅雨季节,北方也将迎来闷热的“桑拿天”。一到夏天,很多朋友都感觉到自己的全身特别困重,有的人发现早上起不来,勉强起床后则感觉四肢沉重;有的人觉得伸懒腰都不利索;有的人感觉吃饭没食欲;工作时头重如裹、效率低下,有时候内心还会升起无名火,烦躁不已。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夏季暑湿偏盛以及天气多雨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在夏季穿衣贪凉、饮食生冷脱不了干系,风、寒、湿邪纷至沓来,杂糅而作。
作者:阮志忠;许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儿童肾病治疗时间长,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护理不当可导致病情频繁复发,延及成年,引起肾功能低下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合理治疗肾病,正确护理疾病期儿童,才能有效延缓肾病进展,促进康复。
作者:舒芬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夏天防止吃出湿邪夏季来临,温度高,降水多,湿气大,与其他季节相比,是一年中空气湿度高的时节。中医认为,“湿为长夏主气”,因此,夏季是一年中湿气盛的季节。如果湿邪过盛,侵袭人体,机体感受自然环境中的湿邪之气,则易出现腹泻、湿疹等疾病。除了自然界中的湿邪之外,如果夏天饮食失于节制,同样可以吃出湿邪,湿从内生。夏季有哪些饮食禁忌,如何防止吃出湿邪呢?
作者:董珍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空气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呼吸。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高楼林立、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增加等,导致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居民的身体健康。有资料表明空气污染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长期咳嗽,甚至肺癌等;还能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缩短人的寿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肺脏被迫成了空气尘埃的过滤器,特别是空气中的PM2.5悬浮颗粒,具有超强侵入力,直接随着呼吸进入肺脏,不断在我们的末梢支气管中沉积;当沉积超过肺脏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各种肺部疾病。
作者:李洪娟;刘长信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