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盘中佳肴,每家饭桌上都会见到,物美价廉,营养价值高。但有些人却只吃蛋清,不吃蛋黄,认为蛋黄中的胆固醇高,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非也。鸡蛋黄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对人有很多益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胆固醇、蛋黄素、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这些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
作者:申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全球许多国际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过敏组织等均建议,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以纯母乳喂养4~6个月是预防宝宝过敏的好方法。1.母乳是低敏的。母乳中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质,不会被婴儿的免疫系统识别视为异种蛋白而产生抗体反应。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体内湿浊血瘀不宜吃人参曾有一位51岁妇女,头晕多年近期加重。询问病史了解,家中有人送来高丽参,她就坚持服用了一月有余。该妇女身体魁梧、精神焕发、言语犀利,一看就是身体素质很不错的。她出现的头晕虽说与颈椎病有关,但诊脉发现体内蕴有湿浊、血瘀。在湿浊血瘀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服用参剂,肯定会加重头晕症状,且使湿浊血瘀更加顽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服用参类补品。
作者:郭志红;莫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很多人的手机朋友圈都在疯转一个微信内容:吃剩菜居然能扩张血管,有益心脏?前几年,“绿叶菜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剩菜致癌”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弄得很多家庭矛盾迭起。年轻一代说剩菜一定要丢弃不食,老年人则舍不得扔掉。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说是剩菜有益健康,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进入夏季,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气温超过33℃,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冠心病就容易发作,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或过速等,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及其家人夏季要谨慎预防病情发作,做好自我保健及家庭护理,防患于未然。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般来说,“六淫”多具有一定时令性,比如春多风邪,夏多暑邪,秋多燥邪,冬多寒邪。但湿邪虽有时令性,却会随四时之气与其他病邪结合变易,故有风湿、寒湿、暑湿、燥湿之分。然而就其本质来讲,湿邪又有自己的特性。
作者:张钟爱;李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淮南子》里描述的立夏节气刚刚到来,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些许的潮湿闷热。小满过后,南方就进入梅雨季节,北方也将迎来闷热的“桑拿天”。一到夏天,很多朋友都感觉到自己的全身特别困重,有的人发现早上起不来,勉强起床后则感觉四肢沉重;有的人觉得伸懒腰都不利索;有的人感觉吃饭没食欲;工作时头重如裹、效率低下,有时候内心还会升起无名火,烦躁不已。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夏季暑湿偏盛以及天气多雨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在夏季穿衣贪凉、饮食生冷脱不了干系,风、寒、湿邪纷至沓来,杂糅而作。
作者:阮志忠;许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不少喜欢喝茶的读者,都知道“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保健”。但是如果喝得太“花”,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专家提醒:花茶也属于中药对证饮用才健康在南京栖霞区工作的瞿女士近喜欢上了喝花茶。由于她自己是从事IT行业的,所以根据网上的提示选择了能够明目的菊花茶。但是近她的肠胃却出现了一些不适,本来胃不好的她近胃更不舒服,特别是吃凉食时症状更严重。后来到医院就诊时才明白,原来是喝菊花茶喝太多导致的。医生告诉她,菊花尤其是野菊花是偏凉性的,胃寒的患者不宜多喝。
作者:杨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满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受的感觉。湿为长夏之气,在我国南方出现“梅雨季节”,北方则多“桑拿天”,既炎热又多雨。由于空气中湿度大,地气蒸腾,加之夜间肢体外露,或因汗出湿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处潮湿之地,所以感受湿邪而发病者多。此外,因饮食不当而导致内湿者亦不鲜见。湿邪犯人,以夏季为甚,应当注意防治。
作者:王民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孕期性生活作为一名孕妈妈,在妊娠的不同时间段里孕期性生活的安排是有所区别的。
作者:杨亚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夏季暑湿到底是什么暑为夏季主气,当暑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出现其气,致使机体不能适应而发生疾病时,就成为致病因素--暑淫;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常与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减弱有关。
作者:张嘉文;林嬿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妇科疾病是已婚妇女或有性生活经历的女性的专利。许多少女患了妇科疾病,也会默默隐忍,羞于去医院治疗,结果导致病情延误。然而,并非所有的妇科疾病都跟性生活有关,即使是没有性生活史的青春期少女,也可能患上生殖系统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妇科病”。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太太今年40岁,在医院做药剂师,老公是机关公务员,他们有个14岁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女儿成绩不错,个性虽有点内向,但也乖巧听话,很少让父母操心。这个小家庭应该说得上是幸福温馨的。
作者:章剑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有位77岁老大爷,趁着天气好外出郊游,谁知道刚走没多远就浑身无力,在路边休息后没能缓解。老大爷感到十分沮丧,才70多岁,就不能出门了?自己还有很多愿望要一一实现呢。于是,大爷决定到医院咨询医生。经过检查诊断,这位大爷患有糖尿病,是糖尿病引发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血供不足,所以走几步就感觉很累。其实原先大爷出门就经常感到腿部力量不支,但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够得到恢复,所以对此不是特别在意。如今自己能够坚持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久,甚至休息也很难缓解腿脚乏力的症状。
作者:冉颖卓;李珊;莫禹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据国家卫计委初略统计,全国每年销售解热镇痛类药物总数高达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20多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现象很严重。下面,笔者就如何合理使用常见解热镇痛药做下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外湿由天地而生外湿由天地之气而产生。南宋医家杨士瀛有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蒸,二气熏蒸,此即为湿。”人体受外湿侵犯而发病的方式多种多样,或因气候潮湿,雨水过多,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大雨时行,湿气乃用……邪伤脾也”;《灵枢·口问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素问·痿论》“有渐于湿,以水为事”;《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湿淫所胜。”或感之于雾露,《素问·异法方宜论》言“南方者……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或得之于霾,《尔雅·释天》曰“风而雨土为霾。”霾是因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致病因子,属为湿浊之邪,故雾霾是重浊有质之阴邪。或汗出洗浴之外湿袭人,或强力劳动或运动疲乏之余。正如顾松园所总结的:“天之湿,雾露雨雪是也;地之湿,冰水泥泞是也;人之湿,汗出沾衣是也。”
作者:纪云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个10岁的女孩儿,发热、咳嗽5天入院。女孩在入院前受凉发热,体温高达39.1℃,咳嗽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少痰,不易咯出。乡卫生院医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静滴氨苄青霉素3天,口服止咳药,疗效不佳。查体体温37℃,呼吸32次/分,脉搏94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全身未见皮疹和出血点;双侧颈部、颌下可触及多个轻度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好,无触痛,咽部稍红;双侧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右肺呼吸音减低,左肺部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触软,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白细胞4.4×109/升,血红蛋白128克/升,血小板总数191×109/升,中性粒细胞百分数63%,淋巴细胞百分数26.6%,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血沉19毫米/时,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肺部X线检查显示右肺上叶及下叶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欠均,边界欠清,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综合以上信息,医生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口服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联合静脉滴注,同时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清淡饮食和对症处理,10天后 X 线复查显示肺中上“纹理粗多,炎症吸收,孩子痊愈出院。
作者:韩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且果汁各具风味,还能帮助肠胃消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上等食品。但水果种类繁多,所含物质各异,性质凉热不同,为了满足“口福”又获得大的收益,我们在品尝水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黄帝问:院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春去夏来,一直到仲秋,都是急性腹泻的高发期。以急性腹泻为主症的疾病颇多,有食物中毒、急性菌痢、霍乱、伤寒、细菌性肠炎等等;病原体也五花八门,有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等。如何认识急性腹泻并做好防治工作?以下六招你不能不知。
作者:罗照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