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玉;杨国柱;于松明
乌骨鸡又称乌鸡、泰和鸡,为雉科动物乌骨鸡的肉或除去内脏的全体,以其骨骼、皮内乌黑而得名.据测定,乌鸡含有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乌鸡的血清总蛋白和r-球蛋白质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鸡.每100克乌鸡肉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鸡25倍,含铁元素比普通鸡高45倍,是食药两用的滋补佳品.其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养阴退热、补虚益肾的功效.
作者:韩德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发热的定义及常见病因有哪些每个家长基本上都会遇到孩子发热的情况,发热在儿科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儿科急诊室就诊患儿中,有将近2/3的患儿是因为发热来就诊.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作者:杨理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典型案例中学生小丽很多时候都处在苦恼之中,她总是一副忧郁的面孔,让周围的人看到她就觉得天空是阴沉的,像是快要塌下来一样.因为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事情会让小丽生气.比如,有的同学说的话或做的事会激怒她;高傲的同桌嘲弄小丽,侵犯她的隐私;老师好像总是和自己作对,时时刻刻在挑自己的毛病;还有妈妈的不理解,老是在耳旁唠叨等.小丽每每在受到伤害、被羞辱、被拒绝以后,都会生气,情绪也变得坏起来.
作者:章剑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常见、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这些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期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要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
作者:戴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轻度颈椎病可以牵引许多人往往仅凭颈肩僵硬、疼痛、手指麻木等模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就自作主张,给自己戴上颈椎病的“帽子”,随意接受按摩、推拿、热敷或理疗等治疗方法,这可能会给颈椎健康带来隐患,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瘫痪等.
作者:贺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女性为什么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生理因素月经、生育对骨质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生殖系统有一个从发育到成熟、兴盛,再逐渐走向衰弱的过程.通常女性在35岁以后就会出现雌激素的波动,到45 ~ 50岁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呈“断崖”式下降,完全绝经后雌激素会更低,月经和生育功能终完全消失.这是骨质疏松生理上主要的原因.
作者:徐栋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误区一皮肤瘙痒“抓挠烫”下肢静脉曲张可引起皮肤炎症或皮肤敏感性增高,尤其是黄梅天空气湿度大,特别容易并发湿疹,加上夏季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出现难忍的瘙痒症状.病人对此本能的反应就是抓挠,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想抓.还有不少病人喜欢用高温热水烫,觉得抓完后一烫特别舒服.“抓挠烫”以后可能确实会觉得舒服很多,但并不会减轻病情,相反可加重皮肤损伤,使皮炎和瘙痒的症状加重.更重要的是静脉曲张后局部皮肤淤血营养不良,皮肤很容易被抓破或烫破,特别是静脉鼓出的部位.而皮肤一旦发生破裂,一方面可能发生大出血,另一方面则会诱发溃疡形成,使“老烂腿”提前发生.
作者:梅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何为“心理感冒”现代生活中,“心理感冒”一词频频出现在耳边.所谓“心理感冒”,其实就是各种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心理感冒”常由于外界环境气候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发病,是一种多发且常见的症状.轻度“心理感冒”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很多人都会得,只是症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然而,患“心理感冒”的人往往不重视,总认为自己没病,也不愿承认.“心理感冒”往往是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五花八门.
作者:钱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数口臭的原因口臭虽是小毛病,但涉及的原因却很多.以下列举的问题虽不全面,但却涵盖了大多数口臭者.口腔卫生不良与疾病 不坚持正常刷牙、漱口,牙结石过多,爱吃零食,等,均可导致口臭.假牙卫生欠佳,如大小不合适、不卫生或睡觉时仍然佩戴着,也会引起口臭.口腔常见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髓炎及唾液腺炎等,可引起腐败性口臭.唾液有清洁口腔的功能,唾液量不足,口腔内的坏死细胞便会聚积在舌头、牙肉及面颊,腐坏和产生口臭.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春季天气多变、气候干燥,不少小儿口角出现“烂嘴丫”的现象:潮红、起疱,发生乳白色糜烂、裂口、结痂等,还伴有烧灼和痛感,口一张就容易出血,连吃饭、说话都不方便,这就是口角炎.小儿易患口角炎的原因1.春季人的皮脂腺分泌减少,加上气候寒冷干燥,口唇及周围的皮肤容易干裂,平时潜伏在口角周围的细菌趁虚而入,发生感染,引起细菌性口角炎.
作者:吕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分型临床上根据病理及危害性,将慢性中耳炎分为3个型别.1.单纯型中耳炎:为常见.患者耳内经常或持续性流脓,呈黏液性或脓液性,量多少不定,每于感冒后增多.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肿胀、增厚.耳聋一般不重,呈传导性聋.X线照片或见乳突气房模糊,无骨质破坏.2.骨疡型中耳炎:患者经常性耳内流脓,量一般不多,味臭.鼓膜呈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听骨链破坏.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X线照片示乳突气房和骨壁有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
作者:吕传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与酒精一样伤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肝脏内积聚了数量异常的脂肪,它和肥胖危机密切关联,也是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肝功能衰歇.脂肪肝病初期没有病状,起初它只造成肝脏肥大,上腹部感到轻微不适.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疲乏无力、体重降低、没有胃口、感到恶心、腹部疼痛,以及皮肤上如蜘蛛网的血管,皮肤和眼睛转黄、发痒,脚部和腹部积水肿大,接着是精神恍惚.进入末期时突然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甚至引起肝癌.
作者:雷辉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暑有危险,防治需重视像周璇这样因中暑而并发脑炎死亡者可能不多见,但因高热而中署者并不少见.正常成年炎中暑后,根据自身调节和机体防御机能,可促进人体康复,不易引起死亡,但患有慢性病、身体虚弱者、老年人等,却有因中暑高热而死亡的可能,应当引超人们的注意.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35℃,就有中暑的可能.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不少早起的人吧?实际上许多名人也有早起的习惯.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他一生坚持早起,并视之为家风,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美国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每天早上4点半就起来开始处理公司邮件,五点就在健身房里锻炼.清晨,感觉世界都是我的早上5点,陈达床头的闹钟响了,他轻轻按下,然后起床梳洗.然而更多的时候,他都不等闹钟响起就提前醒来,梳洗后穿好衣服,走到书房.一天就这样静悄悄地开始了.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肠动力药胃肠动力药又称胃肠推动药,是能增加胃肠推进蠕动的一类药物.临床用于胃肠胀满、食管返流、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放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吗丁啉、胃得灵、哌双咪酮)、西沙必利(普瑞博思)、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其中伊托必利、莫沙必利为新型胃肠动力药.其中有的药物为全胃肠动力药,有的药物仅为胃动力药,在选用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用.胃肠动力药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这样到了进餐时,血液中药物浓度正好处在高峰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进餐后的胃肠推动作用,从而达到应有的促消化之目的.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继2013年5月预防性切除乳腺之后,于2015年3月24日再次通过《纽约时报》公布: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安吉丽娜·朱莉写道,由于自身某种抑癌基因的缺陷,患卵巢癌的风险为50%,而患乳腺癌的风险为87%.她自曝摘掉卵巢是她在切除乳腺后又一次艰难的抉择.她想让其他女性也知道,检查结果是阳性并不意味着直接要去手术,应选择对你个人有效的方法.
作者:康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案例一突发胸背部剧痛的李先生五十多岁的李先生在睡梦中突然感到一阵剧烈胸痛,疼得全身冒冷汗,不停地呻吟,甚至在床上打滚.家人立即将他送到急诊.经过检查,医生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立即急诊做CTA检查,果然证实了医生的预测.紧急手术后,李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作者:景在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的分型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分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原因诱发骨组织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从而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坚韧性下降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由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柯兴氏病、阿狄森氏病、性腺机能减退、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贫血等,都可继发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风,不能承受之重提到中风,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该病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它不仅是许多老年人的梦魇,还会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并消耗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在医学上,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20%的中风是由于高血压、颅内血管异常等引起的“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溢血”;大部分中风则是因脑缺血导致的“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
作者:冯睿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