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璞
日常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都有坚持晨练的好习惯.晨练不仅为人体从睡眠时的“抑制”状态过渡到“觉醒”的兴奋状态提供了一种佳的启动方式,而且能使人的全身各部位都得到适当锻炼,还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说,适当的晨练是“活力之源”,是一天中活动的首次启动,具有“开关效应”,可为一天精力充沛的学习、工作和劳动等各种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冬季常吃些羊肉,不但可以御寒祛病,还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羊肉是常见的冬令佳补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脂肪、胆固醇含量也较猪肉和牛肉少.寒冷的冬季常吃羊肉,可以祛湿气、避寒冷、暖心胃、补元阳,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防寒、抗病能力都十分有益.羊肉的做法很多,爆、炒、炖、烤、烧、酱、涮等皆可.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有调查显示,青少年喜欢的是体育课.对于活泼好动,喜欢新事物,而且模仿欲望和模仿意识都很强的青少年而言,体育运动除了丰富生活、强身健体以外,无疑是非常符合他们心性发展与兴趣爱好的一项活动.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对正确的运动方法尚缺乏了解,对运动损伤的风险意识还不足,因而在体育活动时运动损伤经常发生.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如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补充铁、钙、锌,以及增加免疫的保健品等,是在身体将要出现疾病征兆的亚健康状态时,根据身体所需有目的的食用.身体一旦出现疾病的症状,就必须服药治疗;此时保健品可以作为辅助食用,但不能替代药品.如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但真的感冒了就不能一味地补充维生素C,还得吃感冒药.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体温超过39℃(口腔温度)以上称为高热.高热时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物理降温是指运用物理的方法,如利用热辐射、热传导或对流等方式降低体温的方法.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以下几种.
作者:方立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讲,泛指停于体内任何部位,如脏腑、肌腠、四肢、经络等,无形可见,但临床多有“痰”症的表现者,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或生于体表的无名肿物,认为皆因痰作祟.狭义来讲,是指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稠黏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形态不同,但实质相同,所以通称为痰饮.
作者:梁兆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令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过去一到冬天,我国辽阔的北方,天地间一片苍茫,绿色不在,枯叶凋零.从冬天的11月到来年的4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种植“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但是,面对无情的严寒,人们总有办法变通.俗话说“三春不比一秋忙”,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开始忙碌储存过冬的食物.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过冬菜,同时还要做泡菜、腌咸菜,来应付寒冬季节的菜肴需要.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67岁的张先生,退休后一直自觉身体很健康,因而对什么事情都有些不在乎.一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感到右侧手脚麻木、无力,持续10多分钟才好转,次日下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他去当地医院就诊,体检发现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经治疗症状缓解,未留下什么“痕迹”.自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再服药了,于是擅自停用了降压药和调脂药.
作者:王其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度蜜月要讲“安全”蜜月旅游无疑是人生快事.但这期间生活无规律,心情紧张,精神及体力疲劳,人体生物钟节律紊乱,机体抵抗力随之下降,无疑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旅途中各地气温差别很大,水土环境不同,加之疲劳,人群混杂,食品卫生条件较差,容易诱发疾病.在生病的情况下受孕,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因此,新婚夫妇度蜜月务必要讲安全.
作者:金慰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科学对以往很多只能模糊认识的东西都有了科学的度量.比如智力,其度量称为“智商”;相应对情绪把握的度量,则称为“情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注点多在智商,而对于情商则多选择了自然忽略.其实高情商意味着情绪的成熟,无论是对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事业、工作的顺利与否,意义都是重大的.
作者:司长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笔者已是“奔八”的人了,常说“人以群分”,看到、听说老人的事就多一些.常见到有些老人拿着新拍的CT或MRI片,为新出现的小白点(腔梗)发愁,或为两鬓雪白叹息;听的多的一句话是:“老了!脑子不中用了!”耳听眼观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油然升起“同病相怜”之感.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彬彬出生后一直吃母乳,长得白白胖胖,小脸儿红扑扑的.眼看着快6个月,该添辅食了,在是否应当给彬彬的辅食里添加盐的问题上,家中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孩子爸爸说这个时候不需要加也不能加;住在城里的爷爷奶奶主张加一点,但多少算一点却没有个准说法;来自农村的外公外婆则认为应该与大人一样,大人怎么吃小孩也怎么吃,不要搞两套.
作者: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台湾学者应平书有篇文章叫《提升生命层次》.文章中说:“对现代人来说,老年时大的课业就是追求健康的身体了,而对小朋友而言呢?很多父母会希望他学钢琴、学拳脚功夫等,但如果说哪一种是可以集合音乐、体育、文学于一体的艺术,那大概真是非昆曲莫属了……”
作者:蒋宇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宝宝很容易发热,年龄越小的宝宝,越容易发热.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年龄小,中枢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好,体温调节中枢也没发育好,加上免疫功能差,又缺少运动锻炼,抵抗力没有成年人强,所以很容易生病发热.一旦发热还容易高烧,这使家长感到很揪心,手脚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作者:冯桃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47岁的李先生是自由撰稿人,每天都在电脑前坐很长时间,不是查资料,就是写文章.近一段时间,早晨起床时常感到脖子僵硬酸痛,并伴有头晕恶心,到医院拍X光片检查被诊断为颈椎病.颈椎病,中医又名“骨痹”“痛痹”,其主要病理机制是颈椎正常曲度消失,压迫周围血管或肌肉、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作者:朱本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眼睛“水汪汪”的很动人,但小宝宝长这样的眼睛,却可能是患有眼疾的表现.其他类似的问题还有流泪、倒睫毛、眼屎多、眼睛发红等.小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眼科接受检查.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70岁的老张因为前列腺增生,近年来一直尿频、尿急、尿滴沥,用过不少药物,效果都不是很好.这天省中医学院的教授来社区义诊,老张向教授说了自己的情况,咨询该怎么办,教授建议他试试中成药乌鸡白凤丸.老张听后有些纳闷,老伴年轻时因为月经不调用过乌鸡白凤丸,知道这是妇科圣药.男人有病也要吃乌鸡白凤丸?然而纳闷归纳闷,既然专家说了,该试试还是要试试.
作者:张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甘咸性温肉苁蓉,益髓壮阳气血充,滋润五脏通便秘,腰膝冷痛尽收功.肉苁蓉又名大芸、寸云、黑司令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苁蓉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及河西走廊的沙漠地带,素有“沙漠人参”之美称.春秋二季采挖,春采后晒干,为甜苁蓉;秋采后入盐水中浸渍炮制,为咸苁蓉;用时漂去盐溃蒸熟,名淡苁蓉.不管哪一品类,均以肉质条粗长、色黑、柔润者为佳.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如今,30岁结婚,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大龄未婚女性也被时尚地称为“剩女”.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现代城市中的大龄未婚女性有增多的趋势.但妇科疾病并不会因为未婚而没有光顾这些“剩女”.相反,她们患上某些妇科疾病的几率,可能比已婚女性更大.
作者:钱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