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梗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日常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都有坚持晨练的好习惯.晨练不仅为人体从睡眠时的“抑制”状态过渡到“觉醒”的兴奋状态提供了一种佳的启动方式,而且能使人的全身各部位都得到适当锻炼,还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说,适当的晨练是“活力之源”,是一天中活动的首次启动,具有“开关效应”,可为一天精力充沛的学习、工作和劳动等各种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冬季气温下降,怕冷的人在没有暖气的环境中往往苦不堪言.其实,我们身体上就有8个“暖气”开关,经常按摩能让身体轻松暖起来.开关一:耳朵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季经常按摩双耳,不但能预防冻疮,还有助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以下三种方法为常用.拉耳垂 用两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发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
作者:杨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性生活中打“持久战”,是多数夫妻的美好愿望.“金枪不倒”不仅是许多“小广告”的专用语,也是不少男性的向往.但这却是一个误区.凡事皆有度,过久的缠绵亦会伤身、伤“性福”.许多临床案例表明,做爱时间过长“伤不起”,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同时,甚至会伤害夫妻感情.
作者:李荣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讲,泛指停于体内任何部位,如脏腑、肌腠、四肢、经络等,无形可见,但临床多有“痰”症的表现者,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或生于体表的无名肿物,认为皆因痰作祟.狭义来讲,是指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稠黏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形态不同,但实质相同,所以通称为痰饮.
作者:梁兆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引起了全球的恐慌.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在中国出现?一旦出现,我国有没有对策?能不能有效控制疾病流行?这些问题是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西部暴发流行并引起大量人群死亡后,大家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专业角度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度蜜月要讲“安全”蜜月旅游无疑是人生快事.但这期间生活无规律,心情紧张,精神及体力疲劳,人体生物钟节律紊乱,机体抵抗力随之下降,无疑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旅途中各地气温差别很大,水土环境不同,加之疲劳,人群混杂,食品卫生条件较差,容易诱发疾病.在生病的情况下受孕,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因此,新婚夫妇度蜜月务必要讲安全.
作者:金慰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有调查显示,青少年喜欢的是体育课.对于活泼好动,喜欢新事物,而且模仿欲望和模仿意识都很强的青少年而言,体育运动除了丰富生活、强身健体以外,无疑是非常符合他们心性发展与兴趣爱好的一项活动.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对正确的运动方法尚缺乏了解,对运动损伤的风险意识还不足,因而在体育活动时运动损伤经常发生.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如今,30岁结婚,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大龄未婚女性也被时尚地称为“剩女”.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现代城市中的大龄未婚女性有增多的趋势.但妇科疾病并不会因为未婚而没有光顾这些“剩女”.相反,她们患上某些妇科疾病的几率,可能比已婚女性更大.
作者:钱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是机体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或疾病发生时的一种防疫反应.一般认为,宝宝中、低度发热对机体有益无害,并能起到报警作用,引起家长与医务人员的重视.不同的疾病引起的发热程度、热型及伴随症状各有不同,家长如果能懂得这些知识,就能初步分辨宝宝所患的疾病,为正确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筱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如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补充铁、钙、锌,以及增加免疫的保健品等,是在身体将要出现疾病征兆的亚健康状态时,根据身体所需有目的的食用.身体一旦出现疾病的症状,就必须服药治疗;此时保健品可以作为辅助食用,但不能替代药品.如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但真的感冒了就不能一味地补充维生素C,还得吃感冒药.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眼睛“水汪汪”的很动人,但小宝宝长这样的眼睛,却可能是患有眼疾的表现.其他类似的问题还有流泪、倒睫毛、眼屎多、眼睛发红等.小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眼科接受检查.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65岁的张老是一名退休教师,这几年一直和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住在一起,顺便照顾孙子、孙女的饮食.由于远离本土,和以往的老朋友都不经常联系.儿子和媳妇每天工作忙碌,孙子、孙女要上学,每天早出晚归,在家呆的时间都很短.因缺乏人际交流,导致老人情感输出减少,缺少语言刺激,语言功能开始慢慢退化,经常遗忘事情.另外,张老一直以来血耱偏高,近又出现轻微的并发症,嗜睡和失眠同时存在,有时虽然看似在呼呼大睡,但实际上睡眠很浅,周围环境稍有动静,便清醒过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入睡.而且不愿意活动,白天经常呆在电视前,问他看的什么,也说不出个究竟.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立冬以来,气温渐降,医院急诊室里因发烧来就诊的孩子特别多,每一个发烧的孩子身边都围着焦急而慌乱的家长,特别是一些新晋家长.他们或是抱着孩子直奔诊室,进门就吼:“医生,我的孩子发烧了,快给看看”;或者直接找到护士苦苦哀求:“我的孩子都39℃了,请你先给他打退烧针吧!”有的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如临大敌,急切地对医生说:“医生,请你快点给他输液吧!”更有家长面对孩子反复发烧,焦灼万分,甚至怀疑、责怪起医生来:“我的孩子上午才在你这里打完针,下午体温怎么又升上来了呢?是不是没有看好,是不是用药不正确呀?”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科学对以往很多只能模糊认识的东西都有了科学的度量.比如智力,其度量称为“智商”;相应对情绪把握的度量,则称为“情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注点多在智商,而对于情商则多选择了自然忽略.其实高情商意味着情绪的成熟,无论是对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事业、工作的顺利与否,意义都是重大的.
作者:司长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不能逃脱和改变的事实,然而真要摊在自己身上,那就是一场灾难、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常言道:“少年丧母,中年丧子,老年丧偶”,这是人生大的痛苦.尤其是已成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一旦丧偶就会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人到暮年,夫妻双双鬓发苍白,老眼昏花,子女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多数成为空巢家庭或“二人世界”,此时夫妻更重要的意义是相依为命,相互为伴,互相依存,一旦缺失了另一方,其中的痛苦难以言表.
作者:章剑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彬彬出生后一直吃母乳,长得白白胖胖,小脸儿红扑扑的.眼看着快6个月,该添辅食了,在是否应当给彬彬的辅食里添加盐的问题上,家中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孩子爸爸说这个时候不需要加也不能加;住在城里的爷爷奶奶主张加一点,但多少算一点却没有个准说法;来自农村的外公外婆则认为应该与大人一样,大人怎么吃小孩也怎么吃,不要搞两套.
作者: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尤其是进入“反叛期”以后,对父母的批评不理不睬,动不动就顶嘴,有时甚至大发雷霆.面对这样的“小皇帝”,父母也许会恼怒、失望,但同时也要反思,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是父母的错.尤其有下面几种行为举止的父母,往往会在无意中给孩子树立“坏”榜样.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令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过去一到冬天,我国辽阔的北方,天地间一片苍茫,绿色不在,枯叶凋零.从冬天的11月到来年的4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种植“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但是,面对无情的严寒,人们总有办法变通.俗话说“三春不比一秋忙”,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开始忙碌储存过冬的食物.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过冬菜,同时还要做泡菜、腌咸菜,来应付寒冬季节的菜肴需要.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甘咸性温肉苁蓉,益髓壮阳气血充,滋润五脏通便秘,腰膝冷痛尽收功.肉苁蓉又名大芸、寸云、黑司令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苁蓉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及河西走廊的沙漠地带,素有“沙漠人参”之美称.春秋二季采挖,春采后晒干,为甜苁蓉;秋采后入盐水中浸渍炮制,为咸苁蓉;用时漂去盐溃蒸熟,名淡苁蓉.不管哪一品类,均以肉质条粗长、色黑、柔润者为佳.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