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在HIV-1/AIDS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李春杏;李太生;朱珠;谢静;吕玮

关键词:雷公藤, 抗HIV-1活性, 免疫激活, 毒理学, 含量, 药动学
摘要:查阅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抗HIV-1活性单体的药理学研究、对HIV-1患者免疫激活的影响、单体成分的毒理学、制剂中单体含量及药动学研究做一概述,旨在分析雷公藤在HIV-1/AIDS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趋势.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数据挖掘的《儒门事亲》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从正《儒门事亲》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206首,涉及中药210种.利用Excel软件建立《儒门事亲》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次≥20的中药依次为甘草、大黄、当归、生姜、牵牛、人参、川芎、白术、黄芩、滑石、茯苓、陈皮;经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关联规则31组;经过聚类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9对.结论:结果显示张从正无论是在药物使用频率还是方剂配伍中,都重视脾胃学说,善用补益脾胃之品.

    作者:宋亚南;邓艳芳;屈乐;蒋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张声生教授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的胃肠道紊乱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张声生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肝脾失调为本病的发病之本,湿浊、湿热、食滞、寒凝、血瘀为致病之标,病机关键在于因虚、因滞致脾胃运化失司,湿浊、湿热、食滞、寒凝、血瘀阻滞中焦气机,脾气不升则腹胀、腹泻;若腑气通降不利则腹痛.治疗以调肝理脾化湿法为基本法则,善用自拟调肝理脾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使处方药物鲜明且针对性强.

    作者:齐英娜;张声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冯兴中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冯兴中教授根据多年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认为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责之肝脾,病理关键责之“气虚生毒”.因此,治疗上以整体思辨、病证结合、分期论治为治则,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肝脾论治,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扶“气虚”之正,解“热、湿、痰、瘀、风”之毒,运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凯;冯兴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371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证候要素分析

    目的:初步探索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证候要素,为辨证规范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 716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30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3 716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火占21.3%、阴虚占21.0%、气虚占18.8%、血瘀占14.1%、阳虚占13.0%、痰占6.4%.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证候要素是火、阴虚、气虚,次要证候要素是血瘀、阳虚、痰.

    作者:杨阳;张允岭;张志辰;高芳;赵晖;张岩;盛雪;郑宏;陈宝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五行音乐疗法的哲学思考

    五行音乐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始终离不开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文章从生克乘侮的五行说、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动态平衡的中和观、阴平阳秘的平衡观、辨证施乐的治疗观等不同角度对五行音乐疗法进行了哲学分析.

    作者:杨玉兴;权元文;杨艳斐;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温病条辨》舌脉术语规范化研究探讨

    《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其所创的三焦辨证仍然是现代临床温病辨证的核心.对《温病条辨》进行数据挖掘,可以使吴鞠通的辨证论治思路和规律得到可靠的数据支持,使其快速应用于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温病条辨》对舌象和脉象的描述多种多样,对多种描述进行规范化统一是数据挖掘过程中重要的步骤,直接影响数据挖掘的质量.文章就书中出现的舌象和脉象的描述术语进行规范化整理,以期使后期数据挖掘结果更精确,并为数据挖掘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王飞雪;王大伟;王玉贤;马克信;范吉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mg/kg,建立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定期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测定其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潜伏期,血浆NGF含量以及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形态分析.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尾神经SNCV、血浆NGF下降(P<0.0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核仁固缩明显,偏心核、多核仁核增多(P<0.05).中药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尾神经SNCV及NGF较模型组均升高(P<0.05).结论:中药温经通络散外用可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温度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学改变、提高尾神经SNCV以及NGF水平.

    作者:王媛媛;邓博;段锦龙;柯丹丹;郭健;于莉莉;贾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考

    脉诊是中医四诊方法之一,其客观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十年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脉诊客观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成果,临床转化推广也受到一定局限.文章系统分析了脉诊客观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缺乏标准和规范等根本问题,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的整理与探讨,即从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回避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立脉诊信息采集的操作规范,开展病脉结合、脉诊体质分类研究的同时,注重脉诊基础研究,为脉诊信息客观化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与可行的研究思路.

    作者:汪南玥;于友华;刘佳;陈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统计分析方法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采用调查问卷与临床应用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调查表资料的特征和研究目的,可采用统计学描述、不构建比较组进行可信区间计算及与目标值比较、构建比较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多因素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等3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根据研究目的,科学、合理、深入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实现本研究项目价值的重要途径.

    作者:季聪华;曹毅;张颖;刘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及潜在致敏成分的虚拟筛查

    探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应对策略,为大规模中药致敏成分筛查提供指导依据.主要从中药安全风险信号的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之间非预期蛋白的识别,潜在致敏物质的计算机虚拟筛查等角度进行阐述.结合国内外致敏物质识别领域的经验,提出建立符合中药注射剂特点的不良反应预警机制,参照证据等级分层次进行致敏物质的筛查.这些证据资料能有效融入到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及上市前检测,防范高致敏风险的中药通过申请临床研究评审或在后阶段流入市场.同时,致敏物质虚拟筛查的结果,将有助于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进一步分析、验证及有效防控.

    作者:谢晴宇;王忠;孟庆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电子鼻的2型糖尿病虚实病性间的气味识别分析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其虚实病性间的口腔呼气的气味识别.方法:选择200例T2DM患者和100名健康者,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EN011103-A)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识别T2DM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同时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和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比较和识别T2DM虚实病性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结果:①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选择高斯核对T2DM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8.04%.②T2DM患者实证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的振幅高于虚实夹杂组(P<0.05);实证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的斜率显著高于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P<0.01),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G的斜率显著高于实证组(P<0.05,P<0.01).③在响应曲线G的斜率特征上,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对T2DM实证组、虚证组及虚实夹杂组的气味图谱特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5.0%、74.6%、52.9%,对全部案例的识别准确率为62.4%.结论:运用电子鼻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识别T2DM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特征,并能初步判断T2DM的虚实病性.电子鼻技术可以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作者:林雪娟;郑哲洲;吴青海;刘丽桑;郑剑翔;李灿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测定不同来源紫苏不同部位木犀草素与芹菜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紫苏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测定14种不同来源紫苏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0.2%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mL/min.结果: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01-20.09mg/L(r=0.9992),1.26-25.10mg/L(r=0.999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1.05%,98.15%,RSD为1.27%、1.43%.紫苏不同来源不同部位中二者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二者的含量.14种来源紫苏被聚为3类,地域倾向性明显.

    作者:赵茜;刘倩;邹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气象数据的外感湿热本质探析

    收集南北两地的气象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其结果,明确提出外感湿热的本质:湿就是做剧烈分子热运动的水汽分子;热就是其吸取的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并分析湿热病的提纲.

    作者:魏自太;吴利强;包素珍;李卉;杨磊;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良姜总黄酮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减肥降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高良姜总黄酮(TFAO)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建立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药8周,通过观察体质量、Lee's指数、脂体比,检测血清中TC、TG、HDL-C、LDL-C、ALT、AST、ALP、leptin和血浆NPY,肝匀浆TC、TG、GSH、MDA的含量及GSH-Px、SOD、CAT活性来评价减肥降脂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脂体比、Lee's指数、血清TC、TG等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TFAO组大鼠Lee's指数、脂体比,血清TC、TG、LDL-C、ALT、AST、ALP、leptin,血浆NPY,肝匀浆TC、TG、MDA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GSH含量及GSH-Px、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良姜总黄酮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有显著的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方月娟;夏道宗;王思为;季市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设计与功能发现方法研究

    目的:面向保健品配方剂量配比设计的应用需求,建立一种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配比设计方法.方法:以石斛、党参降糖作用为例,以临床有效方剂药性特征为参考模板,通过计算不同配比的石斛、党参方剂药性特征与经典方剂药性特征的欧氏距离,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各药味的配比.结果:建立了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数据库,并根据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采用优化算法,选择与经典方剂玉液汤欧氏距离近的保健品配比方案,从而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党参、石斛的相对配比.结论:该方法所设计的保健品配方符合中医原理,其作用与对应方剂的作用相近,所设计的保健品功能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保健品配方设计中的剂量配比的近似值,有利于提高保健品的开发效率.

    作者:李飞雁;袁斌;颜素容;邱佳;马莉;顾浩;陶欧;王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肺片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确诊的130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利肺片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2个月末综合症状缓解率、痰菌阴转率及6个月末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能较早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痰菌阴转,促进后期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林;石芸;马亮亮;邢俊蓬;崔嘉;任海涛;黑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探讨

    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在我国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随着中药国际化和出口量的增加,因其含有重金属元素,安全性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质疑,影响了这些制剂的国际声誉.文章分析了如何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规范其使用标准及对重金属元素在制剂中的药用价值再评定等函待解决的问题,为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的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韩洁;邹金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国医大师何任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学术思想探讨

    目的:探讨何任教授治疗肿瘤的用药规则及治疗原则.方法:取何任教授肿瘤方93份,进行处方分析.结果:何任教授攻邪常用猫人参、白花蛇舌草;每张处方药物味数为15味左右;常重用薏苡仁60g,并嘱患者煮之代早餐服用.结论:何任教授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有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可减轻化疗药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改善生活质量,能协同化疗药的抗肿瘤作用,从而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陈芳;范晓良;李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感染人偏肺病毒的研究进展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病毒,其发病情况、发病机制及治疗尚不明确,但其在临床的检出率并不低,且常引起较为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极大的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尚未研究出针对此类病毒的特效药物,中医药对小儿偏肺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报道也较少,文章针对此问题结合近年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邢吴敏;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肾益髓生血法AA大鼠含药血清对BMSCs与BMNCs共培养BMNCs增殖分化及SDF-1/CXCR4/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含药血清通过SDF-1/CXC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共培养BMN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60Co-γ联合CTX建立再障大鼠模型,各组按文献方法分离血清冻存备用.在分别建立粒系和红系BMSCs与BMNCs共培养体系基础上,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障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康力龙组、滋肾生血组、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于第4、8、10天分别计数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粒-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共培养10d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检测SDF-1、CXCR4、PI3K、AKT与mTOR mRNA的表达.结果:补肾益髓生血法含药血清促进了共培养BMNCs的增殖分化,其集落形成数目显示各治疗组CFU-E、BFU-E、CFU-GM集落形成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RT-PCR结果显示康力龙组、滋肾生血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SDF-1、CXCR4、PI3K、AKT、mTOR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集落形成与基因表达均显示,滋肾生血组优于温肾生血组和益髓生血组(P<0.05,P<0.01).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AA大鼠含药血清可以促进BMSCs与BMNCs共培养体系中BMNCs的增殖分化,这可能与SDF-1/CXC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滋肾生血法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作者:程明秀;赵宗江;田晨;吴阿敏;徐昌君;黄雅薇;苗永辉;杨冠男;吴志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