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雌孕激素受体与P53、bcl-2基因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戴洁;左东升;祁晓莉;金树梅;李海军;肖秀英;薄爱华;陆晓光

关键词:大肠, 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P53, Bcl-2,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ER、PR、P53、bcl-2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相关性.方法:利用ER、PR、P53及bcl-2特异性抗体对75例大肠良恶性肿瘤进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四种抗体联合表达率在47例大肠恶性肿瘤、28例良性增生性疾病和41例癌旁移行区粘膜分别为26.83%、10.7%和0.10例大肠息肉P53和bcl-2均无表达,41例癌旁移行区未见P53表达.ER、PR联合表达率在大肠癌(42.55%)明显高于癌旁(17.07%),P53和bcl-2联合表达率在癌、良性增生和癌旁分别为48.94%、17.80%和0,三者间差异显著.而四种抗体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ER、PR、P53和bcl-2表达与大肠肿瘤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是人类大肠癌发生的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bcl-2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水平标志;激素及其受体改变促进肿瘤的发生并且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DIC、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DIC、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等疾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正常对照组和71例病例组,均采用D-二聚体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原理为胶乳凝集试验.结果:各检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DIC、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萍;贾天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50例施根治术治疗后的肺癌病人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微血管数目(x9)、年龄(X3)、临床分期(X7)对病人预后至关重要.结论:提示对病人的相关因素予以重视,利于根除癌细胞、抑制转移,有助于病人的预后、延长病人生存期.

    作者:陆晓光;穆铮;范凌;王德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检验系99级《分析化学》试卷质量评估

    为了了解99级<分析化学>试卷是否真正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否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这套试卷进行了质量评估.

    作者:甄攀;张荣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的精神治疗

    多发性硬化(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病程长,常有缓解与复发,且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如偏瘫、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痛性痉挛、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部分病人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乃至残废.一些外界因素往往使病情恶化或促进MS复发,这些因素包括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外伤、外科手术和麻醉以及环境过热等.所以MS的治疗一方面要针对其免疫机理应用ACTH,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另一方面要给予一些必要的对症治疗;如何避免一些不良的外界因素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岳秉宏;陈晓春;李成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nmatoid Arthritis RA)是风湿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能否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对传统治疗法的不断总结和反思,RA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更新.本文总结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化疗方案.

    作者:许白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4例AS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79.41%.非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88.89%,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68.75%.结论:ASP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早期诊断ASP对选择ASP的治疗方式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常规心阻抗测定方法采用日本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结果:对394例心功能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高血压组检测SV、CO、CI、AC均明显低于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临界高血压患者的SV、CO、CI、AC、TPR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病理性升高过程中,早期心功能即发生异常变化,并在发展成高血压后一定时期内心功能保持稳定.

    作者:焦宏;张三明;张润莲;刘庆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雌孕激素受体与P53、bcl-2基因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R、PR、P53、bcl-2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相关性.方法:利用ER、PR、P53及bcl-2特异性抗体对75例大肠良恶性肿瘤进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四种抗体联合表达率在47例大肠恶性肿瘤、28例良性增生性疾病和41例癌旁移行区粘膜分别为26.83%、10.7%和0.10例大肠息肉P53和bcl-2均无表达,41例癌旁移行区未见P53表达.ER、PR联合表达率在大肠癌(42.55%)明显高于癌旁(17.07%),P53和bcl-2联合表达率在癌、良性增生和癌旁分别为48.94%、17.80%和0,三者间差异显著.而四种抗体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ER、PR、P53和bcl-2表达与大肠肿瘤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是人类大肠癌发生的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bcl-2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水平标志;激素及其受体改变促进肿瘤的发生并且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戴洁;左东升;祁晓莉;金树梅;李海军;肖秀英;薄爱华;陆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的处理

    新生儿娩出后一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脑损伤的诱因,故必须清楚新生儿窒息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诊断,重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及复苏后的处理.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学术刊物中的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的应用探析

    本文就各自然学科的各种类型的学术刊物中文章标题下面的主题词.关键词,也有少数用自由词的现象做一总结,并从三者的性质、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应统一称为主题词.

    作者:王荣荣;王晓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与预后特点分析

    糖尿病是引发冠心病六大易患因素之一,而且更具有独立危险性[1].近年随着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改进,糖尿病酮症的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急性心肌梗塞已成为中、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我院1995~1999年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伴糖尿病29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3例,对其临床表现与转归进行比较,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与预后特点.

    作者:李跃;李春亮;李健;陆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建立社区医疗实习基地的几点设想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培养多功能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努力开拓新的就业渠道,让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在积极配合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实习基地,为医学院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空间和机会,这既是医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更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剑;张杰;孔繁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重要进展.我院对近3年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齐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结肠黑变病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主因腹部疼痛不适2月余近日病情加重伴血便而来医院就诊.患者既往有便秘史,经常服用泻药.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近端结肠粘膜充血水肿,部分肠粘膜呈现深浅不一的棕黑色,有些区域有黑色微小突起,临床认为结肠多发性息肉,故取活检送我室检查.病理检查:肉眼见绿豆大小灰白色组织三块,镜下粘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固有层内云集大量内含大小一致的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该色素具有黑色素和脂褐素的特点.

    作者:祁晓莉;王玉珍;王淑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截瘫的综合康复治疗

    本组8例腰椎损伤患者均经手术后转入我院经治疗后康复.术前腰椎CT扫描出:5例为腰椎L2压缩性骨折,1例为L3椎体错位,2例为L3椎体粉碎性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大便失禁、小便由潴留转为失禁.

    作者:宋保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芯片及后基因组研究技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人类将完成25种染色体(22种常染色体,2种性染色体和1种线粒体染色体)共计30亿对碱基的序列测定,以及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人类基因组计划将由此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将由发现基因转向发现基因的功能,人们将逐步阐明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生命现象这一过程的奥秘.

    作者:戴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免疫学研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系临床产科一种常见、多发病.本病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严重时病人可以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发生母婴的死亡,因此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与安全的疾病.病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妊高征患者胎盘部位发生了类似器官移植时的组织学变化,因此妊高征也有称为妊娠免疫病.国内外学者对妊高征时病人的免疫状况变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择要作一介绍.

    作者:及合照;杨雪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潘南金(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泵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我院1998.3~1999.10月收入CCU病房的40例患者进行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1~5天给予潘南金静脉输注,第6~15天改为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第5、10天的血清钾、镁离子浓度,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第一天24hHolter,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合并用药等方面无差异,所有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第5、10天的血镁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的心衰、室早、室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5、<0.01及<0.05),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潘南金可以减少AMI后心衰的发生,改善心功能,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溶栓的患者,潘南金能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小再灌注损伤.但潘南金对血压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血压在正常低限时,静脉输注潘南金可使低血压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作者:余清;姚计文;金刚;程育博;赵东辉;柳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源性胰腺炎误诊2例分析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32岁,主因间断性右上腹疼痛两年余加重10d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阳性,有反跳痛、局部肌紧张,未触及包块,余(-).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CT示:胆结石,胆汁浓缩,胰腺不大,走行正常.入院后第5天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胰头肿大,质地硬,高度怀疑为胰头癌.取活检后常规胆囊切除.术后第3天病理回报:慢性炎症组织.

    作者:李雅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先天性胃、小肠、结肠旋转不良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X线号:10116.主因胸部憋闷不适3年余,于2001.3.14日就诊.查体:轻度漏斗胸,右侧胸廓轻度下限,双肺呼吸音清,腹部未见异常.心率每分74次,听诊无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均正常,B超示:肝、肾、胰、脾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

    作者:曹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