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接近临床剂量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肾脏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柳海艳;钟赣生;刘云翔;刘佳;欧丽娜;王茜

关键词:接近临床剂量, 甘遂半夏汤, 甘遂甘草反药组合, 癌性腹水, 肾脏, 免疫系统
摘要:目的:观察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肾脏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药效或毒性反应是否与反药组合相关.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甘遂半夏汤全方组(低剂量全方组)、低剂量全方去醋甘遂组、低剂量全方去炙甘草组和低剂量全方去草遂组,除正常喂养外,每天上午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给药9d后,所有大鼠禁食不禁水12h,取血,离心,检测肾脏及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3、CD4相对计数降低(P<0.05,P<0.01),IgA、IgG、IgM、尿β 2-微球蛋白(β 2-MG)、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所检测的免疫系统及肾脏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以低剂量全方组的作用较好.结论:低剂量全方组和低剂量全方去掉方中一味反药或两味反药组在腹水模型大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肾脏系统方面未显示出毒性,同时低剂量全方组具有一定的调节腹水模型大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保护肾脏的作用,并且其疗效优于低剂量全方去掉其中一味反药或两味反药组.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阳解毒通络中药外敷缓解癌痛阴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解毒通络中药外敷治疗癌痛阴证的效果.方法:将66例中重度癌痛且中医证候辨为阴证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单纯口服吗啡,治疗组(33例)口服吗啡基础上,联合温阳解毒通络中药——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护理.观察患者止痛疗效、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结果:用药疗程5d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6.7%,治疗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丁香止痛膏外敷起效时间短0.6h,长3.0h,平均(1.63士0.55)h;每剂中药有效持续时间短3.89h,长19.13h,平均(9.16±4.23)h.结论:温阳通络止痛法外敷治疗癌痛阴证疗效可靠,直达病所,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书红;朱晓丹;安超;李泉旺;陈宏;胡凯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干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干预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L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AMCI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给予非干预方案,治疗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综合干预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蒙特利尔认知(MoCA)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社会功能活动(FAQ)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MoCA总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DL和FAQ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核心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四方面模糊综合评价疗效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AMCI中医综合干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模糊综合评价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作者:张艳霞;张允岭;金香兰;高芳;郭蓉娟;陈志刚;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血流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假手术组、糖尿病(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中药组、局部注射组、局部+中药组、穴位注射组、穴位+中药组.注射选穴:三阴交、照海、环跳、阳陵泉、后三里;局部注射取缺血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等距离选取5个点为注射部位.每只大鼠共注射1×107/mL BMSCs 100μL,每处注射20μL,其他对照组注射等量PBS缓冲液.应用PeriScan PIM型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比较各组大鼠后肢不同时期血流指数(PUI)变化,以及分析中药与注射BMSCs的交互作用.结果:组内PUI比较,穴位注射组、穴位+中药组术后7d与术后2d比略有升高(P<0.05);DM缺血组、中药组、局部+中药组、穴位注射组、穴位+中药组术后14、21d大幅升高(P<0.05),且穴位+中药组PUI术后21d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14d、21d血流指数差值与术后2d组间比较,穴位+中药组明显较正常假手术组、DM假手术组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与注射BMSCs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经穴注射BMSCs联合中药或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血流情况,比其他方法对于促进后肢血流量效果好,其次是穴位注射组,然后是局部+中药组、局部注射组、中药组.

    作者:黄凤;董建勋;段行武;赵明镜;李健;荣培晶;徐旭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甘露消毒丹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月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达菲对照组和甘露消毒丹组以各自水溶液灌胃.除正常对照组外,余3组以FMl-6-E2滴鼻造模.每组于造模后3、6、9d分别取肺和血液制备肺匀浆和血清,采用ABC-ELISA法测定各细胞因子变化.结果:各组与同期病毒模型组比较,除正常对照组第3天血清中IFN-γ、第9天血清中IFN-γ和IL-2,达菲对照组第3天肺和血清中IL-6、第9天血清中IFN-γ,甘露消毒丹组第3天肺中IL-2、血清中TNF-α、IL-2、IL-6外,余各组各时段细胞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可有效增强IrN-γ、IL-2和抑制TNF-α、IL-6的异常表达,可一定程度上正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毕岩;岳冬辉;高玉伟;王承宇;王化磊;于志君;岳秀芳;金宏丽;卓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的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考察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APPS脂质体,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系数为指标,优选佳制备方法以及考察各制备因素的影响.结果:逆相蒸发法制备的APPS脂质体包封率为(48.80±0.46)%、载药量为(4.79±0.04)%、稳定系数为(0.2558±0.1200).以1/10离子强度的pH值7.4 PBS缓冲液为水合介质制备的APPS脂质体包封率为74.77%,稳定系数为0.1448;药脂比1∶20时制得的脂质体优于其他两种比例,其包封率为60.50%,稳定系数为0.087;以PEG2000为脂质膜成膜材料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9.80±1.83)%,稳定系数为(0.1188±0.0300);PEG与卵磷脂比例在0.25∶1时其包封率更佳,包封率为62.48%;转速60r/min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为57.10%,稳定系数为0.1383; 25℃下制备的脂质体其包封率为58.88%,稳定系数为0.0561;搅拌2min时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为73.20%,均优于其他水平.结论:经综合考虑,采用逆相蒸发法,选用1/10离子强度的pH值7.4 PBS为水合介质,药脂比1∶20,PEG2000为脂质膜成膜材料,PEG与卵磷脂的比例为0.25∶1,转速60r/min,温度25℃,搅拌2min制备APPS脂质体工艺较优.

    作者:丁美红;朱雨晴;吴瑾瑾;李昌煜;葛卫红;石森林;宋述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证经验

    邵朝弟教授对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颇多效验.慢性尿酸性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邵朝弟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故临床辨证时首当辨明虚实、标本之主次,本虚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及阴阳两虚证,标实为湿热内蕴、瘀血阻络、寒湿痹阻及痰浊内阻证,尤其注意祛湿浊与化瘀血相结合,中西结合治疗.

    作者:郭向东;邵朝弟;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中医证型与体温、皮疹数量、主要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目的:明确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中医证型与体温、皮疹数量、主要实验室检查相关性.方法:收集498例患儿中医四诊资料,建立证候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邪犯肺脾证(195例)以皮肤疱疹、食量减少、咽痛、咳嗽、流涕、便秘、精神差等为主;湿热毒盛证(303例)以皮肤疱疹、发热(中等度热、高热为主)、食量减少、咽痛、发热(低热为主)、精神差、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肢体抖动、乏力等为主.肌酸激酶同工酶、血糖的升高在湿热毒盛证中表现更明显.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调查,明确了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

    作者:崔明明;李燕宁;马洪波;杨朝晖;孙明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与难治性高血压

    从难治性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浅析“络风内动”学说与难治性高血压的理论相关性,具体论述难治性高血压与络病、风邪的关系,指出难治性高血压属风邪为患,当归于络病范畴,强调“络风内动”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核心病理环节.文章结合现代研究探析祛风通络、解痉缓急法以及虫类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并附验案一则.

    作者:李红梅;朱海燕;王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蛋白组学研究

    目的:对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蛋白组学进行分析,并探讨脾虚证代谢综合征的微观信息,找寻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对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进行串级质谱数据分析,对其血清蛋白质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实验研究,共获得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50个差异蛋白,主要有免疫球蛋白IgG、肉碱乙酰转移酶、羧酸酯酶等,其中免疫球蛋白IgG、肉碱乙酰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较空白对照组出现了上调,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硒结合蛋白等出现了下调.结论: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存在体内免疫系统,糖类、脂类代谢紊乱,血清蛋白组学分析对探讨脾虚证代谢综合征生物学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溪;陈红瑾;冀天威;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吴荣祖教授运用附子临证验案举隅

    云南省名中医吴荣祖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5年,是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先生之嫡孙,中医火神派学术重要继承人,他擅长运用阴阳辨证,在临证中善用附子、广用附子、重用附子治疗了大量难治不愈病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从4个临证治验个案中总结、分析、探讨阴阳辨证及重用附子的经验,其中阳虚咳嗽案辨证属阳虚风寒伏肺,予麻辛附二陈汤加减,扶阳温肺散寒,宣肺止咳;肺胀案辨证属心肾阳虚,肾不纳气,予大回阳饮加味,温补心肾,纳气平喘;月经不调案辨证属冲任不调,相火不潜,予吴萸当归四逆汤,温通冲任,引火归元;厥阴头痛案辨证属肝寒气滞,脾虚湿滞,予吴萸当归四逆汤,温阳通络,散寒止痛.

    作者:姜莉云;吴文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心通胶囊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肱动脉内皮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13例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加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分别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3个月结束后两个时间点进行中医气虚血瘀证候评价量表、NIHSS卒中量表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测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学评分较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皮功能测评结果略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差值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两者成正相关,但无显著相关性;NIHSS评分差值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两者成正相关,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能够对于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病理本质进行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婧;杨惠民;杨正;李品慧;叶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与热休克蛋白(HSPs)基因表达的关系,探讨电针足三里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冷-束缚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次日起电针组每天电针足三里20min,连续3d;模型组只进行与电针组一样的固定处理;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Guth法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组织HSP60、HSP70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可见明显溃疡灶,UI显著升高(P<0.01),HSP60、HSP70 mRNA表达均降低,其中HSP70 mRNA降低尤为明显(P<0.05);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有所改善,胃黏膜UI显著降低(P<0.05),HSP60、HSP70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上调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HSP60、HSP70 mRNA表达,促进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胃组织HSP60、HSP70 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是电针足三里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朱小香;郑淑霞;萨喆燕;董亚琴;修春英;许金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促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早期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黄贴敷神阙穴治疗促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早期康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实验设计方案,400例腹部术后存在胃肠功能不全患者,按中央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参黄贴剂组(200例)及安慰剂组(200例),术后开始敷神阙穴治疗5d,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中医症状评分,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等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参黄贴剂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中医症状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5天血清胃动素参黄贴剂组高与宽慰补组(P<0.05),而生长抑素参黄贴剂组低于安慰剂组(P<0.05),基线各指标比较及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参黄贴可使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促术后胃肠功能早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作者:魏星;裘华森;张琪;李德川;孙元水;李刚;陈德兴;张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郁金醚提物中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620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温郁金醚提物中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对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化合物C作用SW62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化合物C能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W620细胞增殖,其抑制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5-Fu和L-OHP(P<0.01),而对正常HUVEC细胞仅有轻微毒性作用;作用后的细胞在镜下呈典型的凋亡改变;化合物C能阻滞细胞于G1和S期,减少G2期比例,并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温郁金中二萜类化合物C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沈雁;吕宾;张烁;马忠俊;李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理化指标的临床观察

    目的: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指示心排血量监测(PiCCO)参数、血浆脑钠肽(BNP)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临床观察.方法:CHFⅣ级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行PiCCO监测,并在入院、48、96h时点记录参数,同期抽取动脉血检查血气和BNP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分、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输血指数(CI)、BNP和PaO2/Fi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PiCCO参数、PaO2/FiO2等改善上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优势.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PiCCO参数及PaO2/FiO2更直接、连续地显示了其改善CHF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陶文强;罗翌;涂星;方海云;李尹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雷公藤甲素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体(TP)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的抑制作用,基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探讨TP抗肿瘤药效及其机制,为其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TP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FITC-Annexin V/PI法检测TP诱导4T1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T1细中胞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α、p-ERα、ER β、p-ER β、ERK、p-ERK、MEK1/2、p-MEK1/2、p38-MAPK、p-p38 MAPK、SAPK/JNK、p-SAPK/JNK的表达.结果:TP浓度为100、10、1、0.1μmol/L时对4T1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中10、1、0.1μmol/L时能诱导4T1细胞凋亡,并能降低MEK1/2、p-MEK1/2、ERα、p-ER α、ERβ、p-ER β的表达,但对ERK、p-ERK、p38 MAPK、p-p38 MAPK、SAPK/JNK、p-SAPK/JNK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TP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其能诱导4T1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ERα、ERβ、MEKl/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有关.

    作者:潘国凤;张奇;高建莉;冯兴中;陈素红;吕圭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玉屏风散制方调体本意与应用拓展方略

    文章在调研玉屏风散适应范围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将肺卫气虚证与气虚体质概念等同、过敏体质与气虚体质两者混同等现象,从玉屏风散原为气虚体质“腠理不密,易于感冒”而设、专为补气调体“托里固表”而制,阐明其制方调体之本意,倡议对于反复发作性疾病的诊治理念应从肺卫气虚证或表虚回归到从气虚体质调理、对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也应从过敏体质兼夹气虚体质加以认识.同时强调临证应根据兼夹之体质、复杂之病情、多样之剂型、四时之季节,遵循因人、因病、因时“三因制宜”原则,发挥中医多样化的剂型特色,并从兼夹体质综合调体、辨体辨病结合调治、因人因病因时制宜3个方面提出玉屏风散的应用拓展思路及几点思考.

    作者:张蕙;倪诚;张荣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正常高值血压中西医综合干预对策

    我国正常高值血压发生人数众多,发展成高血压病概率极大,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正常高值血压与体质偏颇及“病络”状态存在相关性.在防治方面,目前西医对正常高值血压的早期干预是否应采用药物手段尚存在争议,推荐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中医指导从饮食、运动、情志及起居自我调理为主,医助调体通络为辅,但循证医学证据有待加强.立足于中医“治未病”防治理念防病求本、欲病救萌,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控高血压目标.

    作者:袁尚华;陈斐斐;富斌;张宏;吴雅静;陶琳;吴志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探《外科正宗》对肛痈的认识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肛肠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肛肠病的早期治疗能使外疡内消,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该书对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内外治法方面做出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反映出了明代以前中医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水平.文章就《外科正宗》有关肛痈的理论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希望陈实功的外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益于现在临床医学.

    作者:刘明欣;邓洋洋;石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点红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一点红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该药材中新绿原酸①、绿原酸②、隐绿原酸③这3个咖啡酰奎宁酸类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4.6mm,4μm),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为30℃.对10批不同产地的一点红药材的HPLC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外标法,利用①-③的混合对照品测定其在10批药材中的含量.结果:确定该10批不同产地的一点红药材具有18个共有峰,10批药材的相似度范围为0.851-0.992;测定了10批一点红中的3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一点红中3个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HPLC指纹图谱方法与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简单,可为一点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沈寿茂;沈连钢;张晶;李广志;张艳华;陆晖;斯建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