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静滴致迟发性严重静脉炎1例

顾正平;陈美宏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静滴, 迟发性, 四肢麻木, 内科诊治, 高血压病, 胸闷, 头痛, 收入, 门诊, 恶心, 病例
摘要:[病例]女,52 a.因头痛3 d,伴恶心、胸闷不适、四肢麻木,于2002年8月19日来院门诊内科诊治,测BP 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确诊为高血压病收入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因子-kappa B反义核苷酸对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目的:设计特定的反义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ODN)来特异性地抑制小鼠核因子-kappa B(NF-κB)的mRNA,并观察其对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NF-κB反义ODN给药组、碱基错配ODN对照组和未给药组,小鼠心脏移植血管重建后经腹腔缓释泵分别以12.5mg*kg-1*d-1 的剂量全身给予NF-κB反义ODN和碱基错配ODN,持续给药14d,而未给药组不给药物.观察受体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术后d 7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测定受体小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 L C)和细胞毒T细胞(CTL)活性.结果:给药组小鼠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和未给药组明显延长(P<0.05);MLC显示给药组小鼠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P<0.05);给药组受体小鼠的脾细胞的CTL活性也明显减弱(P <0.05).结论:NF-κB反义ODN能有效抑制受体对小鼠移植物的细胞免疫反应,使同种异体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延长.

    作者:陈宗(衤右);倪泉兴;王依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病例1]女,50 a.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 a,于2002年1月23日收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肺CT示左上肺癌.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采用生脉注射液(中国苏中制药厂, 批号 020207)30 mL +5% GS 250 mL,iv gtt,15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寒颤.

    作者:乔艳萍;高燕飞;王沙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本院门、急诊降糖药物的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本院门、急诊处方中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查阅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本院西药和中成药处方241 725张,对其中所使用降糖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中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情况,降糖药的药物应用,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在7 870张含降糖药的处方中年龄>50 a的患者占到81.33%;现有的各类降糖药仍以口服药占主导地位,注射用胰岛素只占到6.67%.口服降糖药以第1,2代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为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使用受其价格因素的限制.结论:本院降糖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用药指导和用药宣传.

    作者:费叶;朱蓓德;孟拥军;徐芳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劳拉西泮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劳拉西泮浓度的HPLC 法.方法:采用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C18(250 mm×4. 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流速为0.8 mL*min-1 ,检测波长232 nm,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结果:劳拉西泮高(20.00 μg*mL-1)、中(6.00 μg*mL-1)、低(0.60 μg*mL -1 )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7%,98.17%,91.20%,日内、日间RSD均<5%(n= 5);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005 μg*mL-1.线性范围为0.01~20.00 μ g*mL-1 ,回归方程为Y=2.16×10-2X-3.33×10-3,r=0.999 9( 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劳拉西泮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温预关;陈伟家;叶莉英;陆欣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9-硝基喜树碱片剂溶出度方法的考察

    目的:建立9-硝基喜树碱片剂的溶出度方法,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含量.分别对不同溶出介质、转速等条件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溶出条件,考察溶出方法的均一性、稳定性.结果 :本测定方法在0.2~6 μg*mL-1浓度范围内,特异性、线性良好;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建立了以0.05%吐温-80-0.1 mol*L -1 HCl 500 mL为溶出介质,温度(37.0±0.5) ℃,桨法,转速75 r*min-1作为 9-硝基喜树碱片剂的溶出方法,该方法均一性、稳定性良好.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9-硝基喜树碱片剂溶出度方法可行,能够客观地反映片剂的溶出情况,从而控制片剂质量.

    作者:韩丽妹;方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孢哌酮钠与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模拟头孢哌酮钠注射液临床常用浓度,观察其与NS,5% G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配制浓度为2,50 mg*mL-1的头孢哌酮钠NS,5% GS注射液, 室温及4~8 ℃储存,不同时间取样,用HPLC法测定头孢哌酮钠浓度,同时考察pH值、澄明度、颜色.结果:室温下放置6 h,其浓度、pH值、澄明度、颜色及色谱图均无明显变化;4~8 ℃储存15 d内,其浓度、pH值、澄明度、颜色及色谱图也无明显变化 .结论:头孢哌酮钠以2,50 mg*mL-1的浓度与NS,5% GS配伍,室温下6 h内稳定,4~8 ℃下15 d内稳定.

    作者:王斌;李仲苇;施孝金;郁韫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左心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后无症状性左心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45例符合条件的病例被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15)及合用曲美他嗪治疗组(曲美他嗪组,n=30).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wk检测LVEF及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结果:治疗前2组各参数无显著差异,对照组LVEF治疗前后分别为(42.6±5.3)%和(45.5±6.8)%,P<0.01;TIB分别为(5.77±3.32)mm@s和(4.33±2.79)mm@s,P<0.05.曲美他嗪组LVEF治疗前后分别为(41.6±5.2)%和(49.2±1.9)%,P<0.01;TIB分别为(6.25±2.88)mm@s和(2.27±1.46)mm@s,P<0.05.同期2组比较,治疗后曲美他嗪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可能会改善其长期预后.

    作者:陈勇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氯芬酸钠微丸人体内药动学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微丸在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双氯芬酸钠微丸.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 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双氯芬酸钠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程序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双氯芬酸钠浓度在0.02~1.5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回收率为102.3%;日内RSD为2.0%~7.9%,日间RS D为3.1%~11.2%;AUC0→∞为(4.445±1.201) h*μg*mL-1;c max为(1.031±0.346) μg*mL-1;tmax为(2.630±0.520) h.结论:双氯芬酸钠微丸在人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本研究可为双氯芬酸钠微丸的临床应用提供药动学参数.

    作者:郭涛;郑春丽;李慧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利托君防治早产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先兆早产的孕妇分为2组,A组(n=28)用利托君50 μg*min-1 ,iv gtt,并逐渐加量至宫缩消失后改为口服;B组(n=22)用硫酸镁10 g+5% G S 50 0 mL,iv gtt,3~6 h滴完,至宫缩消失再维持12 h.结果:A组和B组8 h 内抑制宫缩百分率分别为85.72%和68.18%;平均延长孕周为(4.33+2.63) wk和(3.7 4+2.02) wk;妊娠至足月为78.57%和63.64%.以上2组比较,P均>0.05. 结论:利托君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宫缩抑制剂,用于防治早产的发生.

    作者:陈焱;王彦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CsA)血药浓度监测频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296次CsA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2组:规律组15例201次规律性监测;非规律组9例95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定期监测.比较2组CsA血药浓度统计学变异系数(CV)的差异及排斥反应组与非排斥反应组Cs A血药浓度CV的差异.结果:规律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非规律组(P<0 .05);非排斥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排斥组(P<0.05).结论:规律性CsA血药浓度比非规律性监测平稳;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CsA血药浓度的CV呈正相关.

    作者:刘伟斯;卞益民;张魁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氟桂利嗪引起血尿1例

    [病例]女,34 a.因阵发性头痛6 mo余来本院就诊,查体无其他特异症状,颈颅多普勒检查提示为椎基底动脉痉挛.予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000201231,每粒5 mg)10 mg,qd,次日患者即出现肉眼血尿.化验尿,红细胞为+++,怀疑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即停用氟桂利嗪,2 d后血尿自行消失,间隔15 d又予氟桂利嗪10 mg,qd治疗,次日又出现血尿,停药后又自行恢复,再隔15 d再予氟桂利嗪10 mg,qd治疗,又出现血尿 ,停药后又能自行恢复.

    作者:翟晓一;齐学林;刘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山豆根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中医喉科要药.它含有丰富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

    作者:丁佩兰;陈道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5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2组,在青霉素400万 U,iv gt t,qd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1例用0.3 g左氧氟沙星+NS或5% GNS 250 mL,iv gtt,qd×7 d,对照组24例用0.2 g左氧氟沙星+NS或5% GNS 250 mL,iv gtt,bid×7 d.比较2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8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4%.结论:2种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似.

    作者:丁黎萍;高奇;谷穗;黄美;金礼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拉帕米静注致心脏停搏1例

    [病例]男,53 a.因心悸3 d入院.查体: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扩大,HR 188 beats*min-1,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查血电解质均正常.ECG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者:胡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药物不良反应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的若干实践

    基层医院在学术气氛、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力度,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水平等方面一般都有别于大医院.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报告表、门诊处方、住院病案等途径采集到的ADR信息中,可以看到基层医院对ADR资料的掌握与利用都有所不足, 包含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较为明显.将这些信息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用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纠纷,应该是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探讨了临床药学人员将采集到的ADR信息主动地用于干预不合理用药和ADR监测过程的可行性.

    作者:雷波;李知行;梁淑霞;鲍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人类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除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患者等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导致了继发性真菌感染机会的增多.而且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因此为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抗真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新平;马红钗;昝日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沙立度胺的临床新用途

    沙立度胺(thalidomide)1953年在西德合成,初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催眠药使用,还用于孕妇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症状的治疗.1961年底发现该药可致胎儿畸形,受害儿童达1万多名,被认为是造成20世纪数千名儿童出生缺陷的罪魁祸首而被禁用.

    作者:邓渝林;陶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型胰腺炎2种.前者多见, 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又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s, SAP)虽少见,但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2].

    作者:吴薇;许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中四环素和醋酸可的松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中四环素和醋酸可的松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BDS-C18(300 mm×4.0 mm,5 μm)为色谱柱,0.01 mol*m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乙腈(60∶4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8 mL*min -1,柱温 40 ℃.结果:四环素在9.99~249.80 μg*mL- 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回收率为(102.39±0.72) % ( RSD=0.71%,n=9),低定量限为13.0 ng;醋酸可的松在10.20~255.00 μg*m 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回收率为(99.59±1.59)% ( RSD=1.60%,n=9),低定量限为7.1 ng.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 ,准确,适合于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渊;顾芝芬;陈桂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本院病区输液医嘱审核情况分析

    从2001年5月下旬开始,本院静脉药物配置工作先是在几个病区施行,然后再扩大,其中经过几次暂停、小结、再进行的循序推进,直至2001年9月在全院铺开.

    作者:汤玮珉;薛佩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