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及对骨密度影响

孙秀凤

关键词:补肾健骨汤,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疗效, 骨密度
摘要:目的::分析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OVCF对疗效及BMD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两组,每组各43例。予迪巧维D钙咀嚼片治疗者设对照组,予补肾健骨汤治疗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骨密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OVCF行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可促进患者BMD提升,并改善患者疼痛与临床症状,具临床实用价值。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120例临床诊疗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120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疑似早发型败血症并血培养呈阳性结果的12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结果:发生败血症的患儿中,以胎龄小、日龄小、体重低的新生儿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发热、病理性黄疸、循环欠佳、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主要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多数患儿有WBC、CRP 及PCT异常,血培养中以G+菌为主,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率为75.0%。结论:对临床高度可以的败血症患儿应尽早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荣潇;张华俐;孟建辉;马玲彦;赵莉;胡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心肺复苏后的102例患者予以回顾分析,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血气指标水平及预后 NIHSS、GCS 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倪焕娟;杨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80只断乳的6周龄的小白鼠,全部构建急性癫痫模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4个不同的剂量组(10只),将用药物纯化的不同浓度的定痫丸提取液,经过胃灌肠灌入治疗组的胃内,对照组給胃灌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白鼠癫痫模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之间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小白鼠在治疗前每次惊厥持续的时间、发生的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惊厥持续的时间、惊厥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四组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小白鼠给予定痫丸提取液按照0.16mL/kg的量时治疗效果佳。结论:定痫丸加减治疗小白鼠的癫痫,效果明显,且当剂量为0.16mL/kg时治疗效果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作者:宋海英;牛向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叶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HTN)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Hcy)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HTN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0例)。前者予降压药物治疗,后者予降压药物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Hcy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血浆Hcy水平均有降低,但研究组血压、血浆 Hcy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两组ET-1水平均有所降低,NO、EID、FMD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但研究组ET-1水平比对照组低,NO、EID、FMD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叶酸治疗老年HTN可显著降低Hcy 水平,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陈锋;乔晋;张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肾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结果、干预前后3d脑钠素及肾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两组血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1周观察组血肌酐及尿素氮低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及大便隐血等的总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可改善其心肌灌注,保护心脏及肾脏功能。

    作者:丁红;徐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4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手术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本研究40例患者中,通过1~3次颗粒注射后,皱纹减轻,乳房填充处柔软,且每侧隆乳注入40~80mL/次,面部各部位填充量4~30mL/次,两次填充的时间间隔为3~6个月;治疗后,患者各注射部位满意度均较高,和治疗前(0.00%)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40例患者治疗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访1年发现局部硬结1例(2.50%),通过按摩与热敷后逐渐消失,皮肤瘀斑1例(2.50%),经局部理疗后消退,未出现皮肤坏死、脂肪液化与感染现象。结论:于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建;王彦玲;于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RP IL-6 PCT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CRP、IL-6、PCT水平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非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于入院当天未用抗生素前及观察组于治疗后恢复期均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MA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并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后1d、3d、6d血清细胞色素( Cyt-C)活性及血清sFas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RP、IL-6、PCT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CRP、IL-6、PCT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PLT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MPV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PLT、MPV 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第1、3、6天血清Cyt-C活性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入院后第1、3、6天血清sF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RP、IL-6、PCT水平在早期明显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表现为PLT下降,MPV增加,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联合监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抗生素选择、病情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蕾;王宗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选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CSS)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现场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1周、2周及4周末,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CSS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提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服务态度及心理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6例、满意11例、不满意3例和满意度94.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满意20例、不满意11例和满意度7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云旭;李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在涉及下颌骨的口腔鳞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 MMR)在涉及下颌骨的口腔鳞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10年5月到2013年6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给予MMR)48例及对照组(给予下颌骨节段切除术)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指标,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及患者术后对颜面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理分级、pT分期、下颌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距离瘤灶的长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1~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整体自视、生活适应、社会评价以及综合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MR治疗涉及下颌骨的口腔鳞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但临床应关注其适应证。

    作者:高宇;米磊;刘怀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与CT/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 US)与CT/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软组织肿瘤的术前超声与CT及MRI结果,分析超声与CT/MRI对软组织肿瘤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良性肿瘤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3.6%、76.5%、80%,特异度分别为50%、51.5%、71.1%,超声与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与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不高,超声与CT/M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特异度较高,超声与CT/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具有方便快捷、实时廉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对大部分良性肿瘤做出定性诊断,应该为软组织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CT/MRI检查除了对脂肪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比较高以外,对绝大部分软组织肿瘤诊断能力不高于超声。对于少部分复杂肿瘤,可以多种影像学检查相互结合补充。

    作者:丁华杰;刘会玲;那磊;吴文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稳定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高密度脂蛋白颗粒( HDL-C)与稳定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严重程度。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心病患者9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相电泳-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及正常者HDL各亚类的组成,并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和TG、TC、HDL-C水平,血液流变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DL颗粒具有有变小的趋势,并且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小颗粒的preβ1-HDL、HDL3b、HDL3c水平逐渐升高。而大颗粒的HDL2b水平却减少(P<0.01),冠脉狭窄程度记分(CSS)与血清中preβ1-HDL(P<0.01),HDL3b(P<0.05),HDL3c(P<0.01)呈正相关,与HDL2b(P<0.01)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hs-CRP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HDL亚类分布相关。

    作者:胡春阳;刘景委;李波;殷国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外涂氧化锌软膏和口服西替利嗪,严重者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祛毒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对比复发率。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率99%优于对照组的95%,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率2%低于对照组的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疗效确切。

    作者:孙利军;董彦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伸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 )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0例行THR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进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检查,于术后第1、3、6个月采用Harris及ADL髋关节功能评价系统及Barthel指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关节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周、4周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近端、远端及全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随术后时间延长髋关节功能呈逐渐恢复状态,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THR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DVT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张然;李春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合皮移植术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CD4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术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CD4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的方法,实验组患者行复合皮移植术,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较低(P<0.05),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积分较高( P<0.05)。结论:复合皮移植术能够降低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Ⅱ以及CD46水平,患者创面愈合较快,炎症反应情况较低,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文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躁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随躁狂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受治疗的脑外伤伴发躁狂性精神障碍患者60人,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单纯的奥氮平治疗)和观察组(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每组各30人。治疗时间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使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 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SI)实行疗效评定,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体重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PRS和CGI-SI评分同治疗前比较,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体重等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躁狂性精神障碍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冼莹;樊金莲;谭莉娟;肖海;谭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前列良性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住院期间舒适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16.00%,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3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6,P<0.001)。观察组患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中文版)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预防BPH患者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将80例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40)于术后第1天注射复方樟柳碱,连续注射2周,并测量术后1d、14d的视网膜微循环血流参数[包括血容量( Volume)、血流量( Flow)、红细胞移动速率( Velocity)],对照组( n=40)不给予额外的扩血管药物,测量时间、内容和方法与观察组同。结果:对照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观察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4d的Vol、Flw、Ve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有着改善作用,能够减少继发性眼底缺血,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莉;张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联合用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8只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LVEDP、± dp/dtmax );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用药组LVEDP、LVMI和CVF等三项指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辛伐他汀、辅酶Q10单用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作用明显。

    作者:于海荣;张秀芝;王济兴;吕博杰;陈建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生产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进行阴道分娩,B组则进行剖宫产,然后将两组产前、产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前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产后12h、24h及48hB组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好于剖宫产,其对患者的不良应激控制相对更好,因此认为其在此方面的可取程度相对更高。

    作者:应海燕;徐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晓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