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于海荣;张秀芝;王济兴;吕博杰;陈建双

关键词:辛伐他汀, 辅酶Q10,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心功能
摘要:目的::探索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联合用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8只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LVEDP、± dp/dtmax );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用药组LVEDP、LVMI和CVF等三项指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辛伐他汀、辅酶Q10单用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作用明显。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普查对中青年颈动脉状况的评估

    目的::了解及评估中青年颈动脉情况。方法: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规定的中青年年龄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健康查体的20~59岁年龄段的样本人群,总计1678例,分为20~34岁、35~44岁、45~54岁、55~59岁四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再分为四组:内膜粗糙组(组1)、内膜粗糙加钙化点组(组2)、内中膜增厚组(组3)、粥样斑块组(组4)。统计学处理采用两个率及多个率的卡方检验,分别进行各个年龄段颈动脉相同病变男女发病率的比较及各年龄段间相同病变发病率的比较。 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除20~34岁及35~44岁两个年龄段粥样斑块组男女间差异显著外(两组p均<0.05),其余各组不同年龄段间同类病变发病率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0~34岁年龄段颈动脉病变主要为内膜粗糙,占该组总人数的20.7%,粥样斑块仅占8.7%。35~44岁年龄段内膜粗糙所占比例在四个年龄段中高为43%,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发生率也较20~34岁年龄段明显增高,两者均为28%。45~54岁及55~59岁两个年龄段则以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形成率高,分别为22.5%、50%及46.8%、46.3%,颈动脉单侧或双侧狭窄分别为12例及19例,依次占后两个年龄段受检人数的4.7%及10.2%。

    作者:杨静茹;王爱民;郭晓玲;郭海霞;王静;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2例和开腹组28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3d 血清 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结果: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远切端距肿瘤距离及近切端距肿瘤距离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是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开腹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淋巴结清除彻底,术后炎性反应轻,近期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祺;贺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RP IL-6 PCT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CRP、IL-6、PCT水平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非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于入院当天未用抗生素前及观察组于治疗后恢复期均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MA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并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后1d、3d、6d血清细胞色素( Cyt-C)活性及血清sFas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RP、IL-6、PCT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CRP、IL-6、PCT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PLT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MPV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PLT、MPV 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第1、3、6天血清Cyt-C活性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入院后第1、3、6天血清sF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RP、IL-6、PCT水平在早期明显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表现为PLT下降,MPV增加,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联合监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抗生素选择、病情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蕾;王宗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选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CSS)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现场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1周、2周及4周末,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CSS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提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服务态度及心理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6例、满意11例、不满意3例和满意度94.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满意20例、不满意11例和满意度7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云旭;李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联合用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8只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LVEDP、± dp/dtmax );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用药组LVEDP、LVMI和CVF等三项指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辛伐他汀、辅酶Q10单用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作用明显。

    作者:于海荣;张秀芝;王济兴;吕博杰;陈建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对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值以及饮食习惯的成效。方法:选取13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A组干预组46人接受12周的健康讲座、运动教导(每周3d健康运动)及个别营养调整,B组对照组96人,完成基本问卷及生化检查。结果:A组干预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血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中LDL及总胆固醇/HDL比值都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较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总胆固醇值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饮食习惯方面,干预组于对照组每公斤体重摄取的饮食脂肪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系统性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的饮食行为总分为(51.7±6.1)高于之前(39.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70,P<0.001)。结论: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仅增加营养认知,也可以改善饮食习惯,改善人体测量指标及血脂量。

    作者:舒贝娜;许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生产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进行阴道分娩,B组则进行剖宫产,然后将两组产前、产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前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产后12h、24h及48hB组的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好于剖宫产,其对患者的不良应激控制相对更好,因此认为其在此方面的可取程度相对更高。

    作者:应海燕;徐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蛋白C研究概况

    1 PC概述PC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双链糖蛋白,由单链和双链分子混合构成的,其中双链由氨基酸的轻链与氨基酸的重链通过 Cys141和 Cys277间二硫键连接构成,是血浆中PC的主要存在形式[1]。成熟的PC可以在结构上分成3个区域:①N 端的γ-羧基谷氨酸区域,这个区域是PC结合钙离子所必需的;②2个表皮生长因子同源区,是PC被激活的重要区域;③C端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域,这是PC的活性区域。 PC大部分在肝脏合成,在肾、睾丸中也可有少量的合成。在血浆中的含量为(2~6)mg/L。新生儿血浆中PC水平低于成人,只有成人的27%。

    作者:王燕;刘伟;李斌;黄慧杰;王志杰;李美楠;敬小青;刘霞;孙素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及对骨密度影响

    目的::分析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OVCF对疗效及BMD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两组,每组各43例。予迪巧维D钙咀嚼片治疗者设对照组,予补肾健骨汤治疗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骨密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OVCF行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可促进患者BMD提升,并改善患者疼痛与临床症状,具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秀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合酶-2在葡萄胎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合酶-2在葡萄胎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56例葡萄胎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为女性,另选56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以及诱导型环氧化酶( COX-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MMP-2、MMP-9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OX-2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葡萄胎患者的血清MMP-2、MMP-9、COX-2水平较高,对其诊断提供了依据,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丽君;王艳军;宋涛;赵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伴发牙颌畸形行正畸和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8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修复疗法,观察组联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行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郭斌;南海涛;孙雷;翟晓红;杨甜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颈脱落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于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应用宫颈脱落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疑似宫颈癌300例宫颈脱落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结果予回顾性地分析,分别行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并将其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联合诊断阳性率均较单独宫颈脱落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诊断率高( P<0.05)。结论:于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应用宫颈脱落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价值高,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汤同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评定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放疗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放化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直肠癌总缓解率更高,卡氏评分、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放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1年生存率相似,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直肠癌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郝韵然;马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1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筛查测评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筛查测评,采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分析,了解其健康状况,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字化健康筛查测评系统对饮食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压力水平、睡眠质量、疲劳状况、疼痛程度、焦虑、抑郁八个维度进行全面测评,提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结果:健康状况:健康综合指数1级占13.2%,2级占32.6%,3级占39.6%,4级占12.9%,5级占1.7%;各维度平均分:睡眠维度为0.13,疼痛维度为0.13,焦虑维度为0.06,抑郁维度为0.10,压力维度为0.17,疲劳维度为0.29,习惯维度为0.31,社会适应维度为0.12。结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健康体检者的饮食生活习惯问题比较严重,同时疲劳水平也较高,需要从这两方面予以干预。

    作者:刘凤娟;顾来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空心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三年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均以疼痛、骨不连以及感染为主,其中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临床总有效率为79.6%,对照组患者三年期临床总有效率为5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并且三年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亮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患眼视力平均值、眼压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视力水平均逐步提升、眼压均逐步下降,但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22.0%,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恢复术后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益群;欧阳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皮肌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肺功能变化。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有所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值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志强;姜凤云;赵蕾;王雪燕;常晓华;刘艳伶;王亚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伸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 )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0例行THR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进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检查,于术后第1、3、6个月采用Harris及ADL髋关节功能评价系统及Barthel指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关节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周、4周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近端、远端及全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随术后时间延长髋关节功能呈逐渐恢复状态,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THR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DVT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张然;李春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晓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刻免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43/76)、93.42%(71/76),均高于对照组的35.58%(27/76)、81.58%(62/76);并且两组在治疗前喷嚏、鼻堵、流涕以及鼻痒等临床症状体征的表现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别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对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伊;刘真;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