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贺晓雪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外科,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和双钢板组,每组各30例,双钢板组患者使用双切口双钢板进行固定,锁定钢板组患者使用单侧锁定钢板法进行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以此为为依据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我们发现锁定钢板组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病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延军;妙定坤;牛刚;张小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患眼视力平均值、眼压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视力水平均逐步提升、眼压均逐步下降,但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22.0%,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恢复术后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益群;欧阳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老年痔病脱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痔病出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医痔科专科门诊的老年痔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每天两次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进行治疗,治疗组外加内服补中益气汤;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时间为1周,并且在停药1周后对两组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相互比较后发现,在脱出指标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t=2.0612,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老年人痔病尤其在脱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金云菲;王阳;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SCC CE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EA 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明确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60例可手术宫颈癌患者和60例健康者对照血清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CE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宫颈癌组SCC、CEA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患者临床分期增加,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其表达水平也升高( P<0.05)。结论:检测血清SCC、CEA对于诊断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临床分期影响其表达水平。

    作者:黄丛秀;宝莹娜;郁志龙;孙晓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稳定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高密度脂蛋白颗粒( HDL-C)与稳定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严重程度。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心病患者9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相电泳-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及正常者HDL各亚类的组成,并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和TG、TC、HDL-C水平,血液流变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DL颗粒具有有变小的趋势,并且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小颗粒的preβ1-HDL、HDL3b、HDL3c水平逐渐升高。而大颗粒的HDL2b水平却减少(P<0.01),冠脉狭窄程度记分(CSS)与血清中preβ1-HDL(P<0.01),HDL3b(P<0.05),HDL3c(P<0.01)呈正相关,与HDL2b(P<0.01)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hs-CRP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HDL亚类分布相关。

    作者:胡春阳;刘景委;李波;殷国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80只断乳的6周龄的小白鼠,全部构建急性癫痫模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4个不同的剂量组(10只),将用药物纯化的不同浓度的定痫丸提取液,经过胃灌肠灌入治疗组的胃内,对照组給胃灌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白鼠癫痫模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之间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小白鼠在治疗前每次惊厥持续的时间、发生的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惊厥持续的时间、惊厥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四组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小白鼠给予定痫丸提取液按照0.16mL/kg的量时治疗效果佳。结论:定痫丸加减治疗小白鼠的癫痫,效果明显,且当剂量为0.16mL/kg时治疗效果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作者:宋海英;牛向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于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评估预后与判断病情严重度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241例重症患者予回顾性地分析,按临床结局分成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PCT对患者预后评估与病情严重度的判断价值。结果: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PCT水平均比死亡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CT水平能有效判断与评估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度与预后。

    作者:谢艳红;陈家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皮肌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肺功能变化。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有所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值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志强;姜凤云;赵蕾;王雪燕;常晓华;刘艳伶;王亚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4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手术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本研究40例患者中,通过1~3次颗粒注射后,皱纹减轻,乳房填充处柔软,且每侧隆乳注入40~80mL/次,面部各部位填充量4~30mL/次,两次填充的时间间隔为3~6个月;治疗后,患者各注射部位满意度均较高,和治疗前(0.00%)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40例患者治疗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访1年发现局部硬结1例(2.50%),通过按摩与热敷后逐渐消失,皮肤瘀斑1例(2.50%),经局部理疗后消退,未出现皮肤坏死、脂肪液化与感染现象。结论:于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建;王彦玲;于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盆腔肿瘤CT和超声检查结果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137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术后行组织病检,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彩超和CT检查对各型盆腔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总的诊断符合率方面,彩超和CT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妇科盆腔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53)。结论:彩超是妇科盆腔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彩超和CT对妇科盆腔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一致性,临床应用时可结合使用CT检查。

    作者:李秀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0年承德市住院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回顾

    目的::分析我市2010年住院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总结相关因素,为预防不良妊娠发生建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三家医院收治的生育年龄女性妊娠结局(共4966例)。探讨不良妊娠结局与年龄、民族、职业、居住地、产前检查等关系。结果:巨大胎儿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类型,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为早产,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的早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承德市不良妊娠结局的监测和预防工作重点应着眼于早产、巨大胎儿。女性应选择适当的怀孕年龄,尽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未按时规律产检可能是居住郊县、无业、农民出现巨大胎儿及早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郭艳巍;毛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恩再适注射液肌注治疗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再适注射液肌注治疗LDH(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于40~59岁之间的LDH患者90例(男女各45例)经正规保守治疗4周无效且VAS≥5分患者,行腰4-5或腰5-骶1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后第2周仍存在下肢疼痛或(和)麻木者,按照完全随机等分法分三组、每组30例:A组(维生素B1+B12注射液组),B组(注射用腺苷钴胺组),C组(恩再适注射液组),通过上述三组治疗3~6周后,观察恩再适注射液组治疗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恩再适注射液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B两组。结论:恩再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症状,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徐昆;郝佳颖;肖天洁;杜元良;孙贺;张义龙;赵艳军;张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患者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d、术后第3d观察组的颅内压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0.97%低于对照组的39.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的MMSE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时刻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9例(62.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43.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较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尽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恢复。

    作者:邱锋;蔡佩浩;费智敏;顾国山;王静予;孔令军;许乐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将80例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40)于术后第1天注射复方樟柳碱,连续注射2周,并测量术后1d、14d的视网膜微循环血流参数[包括血容量( Volume)、血流量( Flow)、红细胞移动速率( Velocity)],对照组( n=40)不给予额外的扩血管药物,测量时间、内容和方法与观察组同。结果:对照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观察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4d的Vol、Flw、Ve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有着改善作用,能够减少继发性眼底缺血,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莉;张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800例宫颈癌筛查与阴道镜活检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针对两癌筛查的48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TCT阳性率为1.86﹪;活检结果:炎症25例,CINⅠ22例,CINⅡ18例,CINⅢ23例,SCC3例。结论:TCT阴道镜活检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淑莉;刘丽莉;于淑革;刘彩虹;马秀芹;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合酶-2在葡萄胎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合酶-2在葡萄胎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56例葡萄胎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为女性,另选56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以及诱导型环氧化酶( COX-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MMP-2、MMP-9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OX-2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葡萄胎患者的血清MMP-2、MMP-9、COX-2水平较高,对其诊断提供了依据,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丽君;王艳军;宋涛;赵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干片法与气相色谱法两种方法测试酒精结果比较及实际应用

    目的::探究对比干片法与气相色谱法两种方法对血液酒精的测试结果。用同一患者的血清,血浆,全血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得出的结果比较。方法: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与疑似酒精中毒病患100例,碘伏消毒后同时抽取肝素钠抗凝管和普通生化真空管取得血液后得到全血,血浆和血清。分别采用干片法和气相色谱法对血清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干片法与气相色谱法对血浆可检测的范围更大,通过统计对比发现,气相色谱法全血检测的均值显著高于干片法和气相色谱法中血浆、血清检测的结果。并且干片法回收率及用时均显著低于气相色谱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干片法对血清酒精浓度的测试具有操作简便、环保等显著优势,结果的准确度相对较低。而气相色谱法操作结果准确度高,但检测成本高。两种检测方法对酒精的检测结果具备统一的同向性,且伴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进行选择。

    作者:华星;荆成宝;刘婕;唐麟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效果

    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行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和清宫术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β-hCG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子宫瘢痕处妊娠15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对照组行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清宫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生育功能及相关疗效指标、β-hCG比对照组优,且总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瘢痕处妊娠行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和清宫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颜红丽;田燕妮;刘嗣超;王彩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灌注成像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前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CT 灌注成像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后肝转移的灌注参数特征和改变。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后行CT灌注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肝转移瘤和周围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结果:对比30例患者治疗前后与肝实质在CT灌注成像上表现:①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与正常肝实质比较:ALP、HAF、PVP 大于周围肝实质,BF、BV、PMB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BF、BV、PMB、ALP、PVP、HA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与正常肝实质比较:PVP、HAF大于正常肝实质,BF、BV、PMB、ALP 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参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客观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TACE后肝转移瘤的血供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贾彦斌;王书行;李杨;吕增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心肺复苏后的102例患者予以回顾分析,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血气指标水平及预后 NIHSS、GCS 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倪焕娟;杨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