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

王莉;张坚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 复方樟柳碱, 眼底血液循环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将80例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40)于术后第1天注射复方樟柳碱,连续注射2周,并测量术后1d、14d的视网膜微循环血流参数[包括血容量( Volume)、血流量( Flow)、红细胞移动速率( Velocity)],对照组( n=40)不给予额外的扩血管药物,测量时间、内容和方法与观察组同。结果:对照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观察组术后14d的Vol、Flw、Vel均较治疗后1d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4d的Vol、Flw、Ve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有着改善作用,能够减少继发性眼底缺血,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刻免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43/76)、93.42%(71/76),均高于对照组的35.58%(27/76)、81.58%(62/76);并且两组在治疗前喷嚏、鼻堵、流涕以及鼻痒等临床症状体征的表现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别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肾阳合益气固表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对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伊;刘真;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伴发牙颌畸形行正畸和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8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修复疗法,观察组联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行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郭斌;南海涛;孙雷;翟晓红;杨甜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DCE-MRI、DWI和二者联合诊断(并联)对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7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证实有53个恶性病灶,以及30个良性病灶。 DCE-MRI诊断出64个恶性病灶,19个良性病灶,灵敏度94.3%,特异度53.3%,准确度79.5%。 DWI诊断出61个恶性病灶,22个良性病灶,灵敏度94.3%,特异度63.3%,准确度83.1%。二者联合诊断出55个恶性病灶,28个良性病灶,灵敏度90.6%,特异度76.7%,准确度85.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略有降低,而准确度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特异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可显著提高对乳腺癌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

    作者:彭建波;李文武;范小涛;蒋康平;李传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联合用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8只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LVEDP、± dp/dtmax );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用药组LVEDP、LVMI和CVF等三项指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辛伐他汀、辅酶Q10单用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作用明显。

    作者:于海荣;张秀芝;王济兴;吕博杰;陈建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焦虑状态,Morisky量表评估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4周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27例、一般3例,对照组较好20例、一般8例和较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使其治疗态度更为积极,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平;龙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外翻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膝外翻畸形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的KSS评分、FTA角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进行(47.95±1.52)个月随访,治疗后FTA角度(5.14±0.62)度小于治疗前(22.62±1.21)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88.54±2.61)分大于治疗前(26.54±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该种手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其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可将其视为膝外翻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张立超;武丽珠;张立敏;吕永明;王智慧;杨阳;徐飞;戴海峰;李嘉;曹向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4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手术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本研究40例患者中,通过1~3次颗粒注射后,皱纹减轻,乳房填充处柔软,且每侧隆乳注入40~80mL/次,面部各部位填充量4~30mL/次,两次填充的时间间隔为3~6个月;治疗后,患者各注射部位满意度均较高,和治疗前(0.00%)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40例患者治疗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访1年发现局部硬结1例(2.50%),通过按摩与热敷后逐渐消失,皮肤瘀斑1例(2.50%),经局部理疗后消退,未出现皮肤坏死、脂肪液化与感染现象。结论:于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建;王彦玲;于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甲环酸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TXA)减少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6例单侧行TH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手术切皮前20min,观察组患者给予TXA按15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未使用 TXA,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输血量、输血例数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对照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例数均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HB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FIB、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DVT。结论:THA术前静脉滴注TXA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可见失血量,减少输血量及输血例数,且不影响凝血功能,不增加DVT的发生率,因此THA术前小剂量使用TXA安全有效。

    作者:王建祥;金宝城;孟繁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组,n=40)和预混胰岛素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 HbA1c、FPG、2hPG、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体质量指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HbA1c、FPG、2hPG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单独治疗组75.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质量指数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少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2.5%(1/40)低于单独治疗组10.0%(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通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800例宫颈癌筛查与阴道镜活检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针对两癌筛查的48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TCT阳性率为1.86﹪;活检结果:炎症25例,CINⅠ22例,CINⅡ18例,CINⅢ23例,SCC3例。结论:TCT阴道镜活检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淑莉;刘丽莉;于淑革;刘彩虹;马秀芹;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合皮移植术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CD4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术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CD4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的方法,实验组患者行复合皮移植术,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CD46水平较低(P<0.05),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积分较高( P<0.05)。结论:复合皮移植术能够降低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紧张素Ⅱ以及CD46水平,患者创面愈合较快,炎症反应情况较低,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文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患者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d、术后第3d观察组的颅内压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0.97%低于对照组的39.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的MMSE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时刻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9例(62.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43.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较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尽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恢复。

    作者:邱锋;蔡佩浩;费智敏;顾国山;王静予;孔令军;许乐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叶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HTN)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Hcy)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HTN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0例)。前者予降压药物治疗,后者予降压药物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Hcy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血浆Hcy水平均有降低,但研究组血压、血浆 Hcy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两组ET-1水平均有所降低,NO、EID、FMD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但研究组ET-1水平比对照组低,NO、EID、FMD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叶酸治疗老年HTN可显著降低Hcy 水平,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陈锋;乔晋;张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采用两种手术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PCNL组,4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为URL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率及结石清除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对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率比较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大出血;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则使伤口接近无创,同时具有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效果优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皇甫佳文;颜伟;张菊根;吴振启;郭剑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病死率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病死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84例,依据血液净化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连续性肾脏替代组( n=42)和间歇性血液透析组( n=42),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病死率、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续性肾脏替代组患者摆脱替代治疗比例35.7%(15/42)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16.7%(7/42)(P<0.05),摆脱时间短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28.6%(12/42)低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42.9%(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PACHEⅡ评分低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近期疗效较间歇性血液透析好,病死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琴;陈连华;季晓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选择腹腔镜切除术102例患者予回顾分析,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赵玲;霍福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120例临床诊疗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120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疑似早发型败血症并血培养呈阳性结果的12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结果:发生败血症的患儿中,以胎龄小、日龄小、体重低的新生儿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发热、病理性黄疸、循环欠佳、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主要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多数患儿有WBC、CRP 及PCT异常,血培养中以G+菌为主,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率为75.0%。结论:对临床高度可以的败血症患儿应尽早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荣潇;张华俐;孟建辉;马玲彦;赵莉;胡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肾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结果、干预前后3d脑钠素及肾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两组血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1周观察组血肌酐及尿素氮低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及大便隐血等的总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可改善其心肌灌注,保护心脏及肾脏功能。

    作者:丁红;徐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普查对中青年颈动脉状况的评估

    目的::了解及评估中青年颈动脉情况。方法: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规定的中青年年龄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健康查体的20~59岁年龄段的样本人群,总计1678例,分为20~34岁、35~44岁、45~54岁、55~59岁四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再分为四组:内膜粗糙组(组1)、内膜粗糙加钙化点组(组2)、内中膜增厚组(组3)、粥样斑块组(组4)。统计学处理采用两个率及多个率的卡方检验,分别进行各个年龄段颈动脉相同病变男女发病率的比较及各年龄段间相同病变发病率的比较。 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除20~34岁及35~44岁两个年龄段粥样斑块组男女间差异显著外(两组p均<0.05),其余各组不同年龄段间同类病变发病率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0~34岁年龄段颈动脉病变主要为内膜粗糙,占该组总人数的20.7%,粥样斑块仅占8.7%。35~44岁年龄段内膜粗糙所占比例在四个年龄段中高为43%,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发生率也较20~34岁年龄段明显增高,两者均为28%。45~54岁及55~59岁两个年龄段则以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形成率高,分别为22.5%、50%及46.8%、46.3%,颈动脉单侧或双侧狭窄分别为12例及19例,依次占后两个年龄段受检人数的4.7%及10.2%。

    作者:杨静茹;王爱民;郭晓玲;郭海霞;王静;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外涂氧化锌软膏和口服西替利嗪,严重者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祛毒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对比复发率。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率99%优于对照组的95%,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率2%低于对照组的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祛毒汤”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疗效确切。

    作者:孙利军;董彦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