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京津地区艾灸场所夏季可吸入颗粒物(PM1O)的质量浓度及微观形貌分析

黄茶熙;赵百孝;刘平;邵龙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PM10), 质量浓度, 微观形貌, 艾灸场所, 北京, 天津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场所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及微观形貌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数字微电脑粉尘仪、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监测并分析了京津地区9个艾灸诊室和4个灸疗馆内夏季(7月-8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和微观形貌.结果:艾灸场所内PM10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54mg/m3,其中主要的单颗粒物类型有烟尘集合体、二次粒子、矿物颗粒和超细未知颗粒物,它们在总颗粒物中所占的数量比例依次是27%、22%、15%、36%,所占的体积比例依次是30%、13%、41%、16%.超细未知颗粒物和烟尘集合体数量贡献较大;而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则对体积的贡献较大.结论:京津地区艾灸场所内存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艾燃烧生成物是其主要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益气活血解毒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大法

    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冠心病的气虚血瘀热毒病机.气虚不仅能导致血虚、阴虚、阳虚等本虚证,还可导致寒凝、气滞、痰浊等标实证.寒凝、气滞等往往是发作的诱因或某一阶段的病机,因此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发生的根本和病理基础.热毒伤络是冠心病病情复杂、凶险易变、顽固难愈的关键原因,同时也体现了其凶险难愈的发病特征.益气活血解毒是治疗冠心病的大法,调补正气是冠心病治疗的根本和关键,是从源头上治本之上策;活血化瘀是治疗常规;清热排毒是重要治法,是冠心病既病防变的重要治法.

    作者:丁书文;李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PLC同时测定附子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在不同提取溶剂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3种双酯二萜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和碳酸氢铵(10mmol/L,pH=9.8±0.2)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进样体积200μL;检测波长240n m;柱温30℃.结果: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分离良好,各成分在0.78-50.00μg/mL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1.4-103.4%,RSD在2.41-4.2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定量分析,为附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周娟;叶玲;唐斓;刘中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海暗紫贝母种子休眠解除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温度、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暗紫贝母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暗紫贝母形态休眠解除的研究方法为分别用25、50、100、200ppm4个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泡暗紫贝母种子,在5、15、25℃温度条件下沙埋层积诱导贝母种子形态后熟.用挤压法统计胚率.生理休眠解除方法为分别用浓度为50、150、250、350、450ppm 赤霉素溶液处理胚成熟的贝母种子24h后置于5、10、15、20、2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生长素对暗紫贝母种子胚的成熟有促进作用,200ppm为佳浓度;5、15 ℃时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25℃条件下原胚基本不生长;处理85d 后,78.5%种子的原胚分化成成熟胚,平均胚率达到74%;200ppm生长素处理、15℃下沙埋层积可使胚的成熟期缩短到60d.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成熟种子的发芽率,经250ppm赤霉素处理后的贝母种子发芽率可达80%.在5-25℃之间,经处理后的暗紫贝母种子发芽时间随发芽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在25℃以上时,发芽时间反而延长.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促进暗紫贝母种子的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的解除.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佳浓度分别为200、250ppm.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暗紫贝母种子发芽的时间会被缩短.

    作者:马永贵;金兰;罗桂花;韩鸿萍;杜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7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目的: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HIV-PPE)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聚类分析,探讨HIV-PPE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设计《艾滋病相关性痒疹中医证候记录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22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可归纳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湿热、气虚+痰湿、血虚+湿热4类.结论:HIV-PPE患者证候特点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或湿热蕴结为标.

    作者:郭会军;闫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塞络通胶囊在络脉瘀阻证脑梗死大鼠缺血时间窗外给药的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络脉瘀阻证脑梗死模型,观察并探讨塞络通胶囊在缺血时间窗外给药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颈内动脉注射微球血管栓塞剂的方法建立络脉瘀阻证脑梗死模型,在脑梗死时间窗外(脑梗死后第10天)给予塞络通胶囊不同剂量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60d,观察大鼠血液流变性、脑组织病理形态和TNF-α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切变率60/s、5/s下的全血黏度和脑组织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脑组织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软化灶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塞络通胶囊干预后,切变率60/s、5/s下的全血黏度和脑组织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采用大鼠颈内动脉注射微球血管栓塞剂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脑梗死络脉瘀阻证的病机特点,塞络通胶囊在络脉瘀阻证脑梗死大鼠缺血时间窗外给药可保护脑组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络脉瘀阻证候的相关性改变.

    作者:任建勋;徐立;林成仁;宋文婷;刘建勋;王敏;李军梅;李鸿海;王光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结合中药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Ⅱ、Ⅲ型骨折并早期在关节功能训练机(CPM)及中药外敷薰洗辅助下行功能锻炼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 1年8月,对桡骨小头Mason-Ⅱ、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利用可吸收棒内固定并早期在CPM及中药外敷辅助下行功能锻炼治疗的患者共16例,通过随访,观察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肘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和疼痛的情况及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9年,骨折均在术后2-4个月内愈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平均96.8分,优良率93.8%.结论:可吸收棒内固定并早期在CPM及中药外敷辅助下行功能锻炼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Ⅱ、Ⅲ型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黄新玉;王黎明;张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乌腺金丝桃与丹参配伍对心肌缺血模型动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与丹参配伍对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为中药配伍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乌腺金丝桃提取物组、丹参提取物组、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比例(1:1、1:2、2:1)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空白组)、阳性组共八组.检测各组小鼠缺血损伤后耐缺氧存活时间,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为1:2组可以明显降低LDH、CK水平,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可以明显延长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时间.结论:等剂量、实验条件下与单味药比较,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1:2对心肌缺血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彦宇;曹明明;王烨燃;解鹏宇;郭阳;李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密蒙花茶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密蒙花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66眼)中重度干眼绝经期女性患者使用密蒙花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28d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于眼主观症状、视力、泪膜情况,治疗前后均进行方差分析和样本均数或中位数差值分析.结果:治疗28d 后,患者的样本均数差值(包括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各检测指标样本中位数差值(包括视力、F1染色、BUT、SI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密蒙花可明显减轻中重度绝经期干眼女性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毅;余瑶;裴重刚;易昀敏;周琼;董雯佳;杨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疫病病因学理论探析

    随着历代医家对疫病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推动了中医病因学的进步与完善.文章从运气致疫、乖候致疫、疠气致疫、邪毒治疫四个方面对历代医家关于疫病病因的论述进行了探讨,对现今研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提高中医对疫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岳冬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按揉肩中俞穴对落枕的治疗

    目的:观察用以静制动的中医按摩手法按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穴为主治疗颈部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其中3例颈部落枕的典型病例进行临床辨证分型,采取手法按揉肩中俞穴,同时要求患者活动颈部进行常规手法治疗,可配合热敷理疗等.结果:例举其中3例颈部落枕的典型病例,经过按揉手法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颈部功能活动改善,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临床实践采取肩中俞一穴按揉为主,用以静制动的按摩手法对颈部落枕进行治疗,能即刻缓解疼痛症状,恢复相关功能.此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疗效高,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体质研究与转化医学的应用

    转化医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中医体质学把临床实践性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对3个关键科学问题“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与“体质可调”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思想.不仅构建了体质理论体系,而且开发了《中医体质量表》,制定了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标准,使得9种体质分类法可以有效地指导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临床实践.今后,中医体质学应加强循证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合作,建立综合性中医体质转化医学团队,使体质研究能够更准确更迅速地向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化.

    作者:王济;王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鸡血藤黄酮类有效部位通过CKI途径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KI)途径入手探讨鸡血藤黄酮类有效部位(SSCE)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p21、p27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p21、p27蛋白表达.结果:160mg/L SSCE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24h后,细胞内p21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p2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而细胞内p27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mg/L SSCE作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48h后,细胞内p21、p27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内p21、p27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CE上调p21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是引起人肺腺癌A549细胞G2/M期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之一;p21、p27对SSCE引起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G0/G1期阻滞无直接作用.

    作者:杨国旺;高珊;富琦;李萍;罗晓琴;王燕;林燕;王笑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肾健脾方对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深入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并为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脾肾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补肾方药、补脾方药及补肾健脾方药进行治疗.给药3个月结束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反映督量的指标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反映骨吸收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以及反映骨形成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和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P<0.01),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P<0.01).与脾肾两虚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己烯雌酚组TBV%均显著增高(P<0.05,P<0.01),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降低(P<0.01).与健脾组相比,补肾组及补肾健脾组的TRV%明显增高(P<0.05,P<0.01),TRS%和TFS%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补肾健脾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较补肾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健脾法、补肾法和补肾健脾法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其中补肾健脾法的效果佳.提示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

    作者:鞠大宏;李鸿泓;刘红;王少君;潘静华;李艳;赵宏艳;于峥;付小卫;宋长恒;刘梅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杨晋翔教授之药对巧用

    药对是临床常用而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一种特殊、高效的配伍形式,古今临床大家都有其独特的药对应用经验.杨晋翔教授其药对在脾胃病的应用上犹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疗效,如八月札与绿萼梅治疗肝气犯胃;乌药与百合治疗津伤气滞;知母与黄柏治疗中焦郁热;萆薢与蚕砂治疗中焦湿热等等,其临床用药独具匠心,疗效卓著.

    作者:唐瑜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龙血竭特征成分对照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以5个特征成分为对照的龙血竭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ra C18(4.6mm × 250mm,5μm)柱,以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6nm.结果:不同厂家的12批龙血竭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5以上,确定了12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指认了白藜芦醇、紫檀茋、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共5个特征性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同步检测出龙血竭中茋类、二氢查耳酮类及黄酮类的特征性成分,为更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周艳林;蒋受军;文建文;吕高荣;刘华钢;邹节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结合卵蛋白致敏激发,进一步建立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其一般状态、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气道反应性、炎症、胶原沉积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异常黑胆质证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体质量下降(P<0.05),饮食水量增加(P<0.05),在旷场试验中自主活动减少(P<0.05),对糖水偏爱程度下降(P<0.05)等表现,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升高(P<0.05),环磷酸腺苷(cAMP)、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下降(P<0.05);哮喘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气道阻力升高(P<0.05),血清、肺泡灌洗液中Thl/Th2细胞因子失衡,呈Th2优势型(P<0.05),HE染色显示炎细胞浸润明显(P<0.05),PAS染色提示黏液分泌增多(P<0.05),MASSON染色提示胶原沉积增多(P<0.05),其中,以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改变更为突出.结论:采用多因素复合和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模型一方面具有类似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改变,另一方面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哮喘疾病特征,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厉蓓;罗清莉;买买提·努尔艾合提;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金华良;杜懿杰;董竞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体悟

    《伤寒论》的六经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出现的症状总结出的辨证论治提纲.中医常说的疾病病位,是指病邪与人体斗争所反应的病位,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虽然皮肤病病变部位在皮表,但绝不可因此而认为其病位在表.依六经来分,病位分为表、里和半表半里,同时每个病位上又存在寒热、虚实的病性,判断病位及病性是根据四诊合参确定的,因此,皮肤病的病位同样可以在半表半里或在里.笔者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鲍艳举;孙婷婷;吕文良;花宝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阻断慢性心衰大鼠NF-κB激活MIF、TNF-α及IL-6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阻断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效应.方法:应用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第4周行超声多普勒心电图检查,将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6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丹参酮组、黄+丹组、他汀类药物组、假手术组,灌胃治疗6周后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mRNA、MI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MIF、TNF-α、IL-6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炎细胞浸润(P<0.05);模型组NF-κB、MIF阳性染色率及NF-κB mRNA、M1F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血清MIF、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能明显抑制血清各细胞因子表达,黄+丹组与黄芪多糖组及丹参酮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对慢性心衰心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慢性心衰心肌损伤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作者:杨志霞;李振彬;林谦;孙中成;刘彦卿;李岩;姜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阴虚质成因论析

    文章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方面对阴虚质的成因进行论析.在先天禀赋方面,父母体质的阴阳偏颇会影响子代的体质,孕母在孕育养胎过程中饮食不当或过用温热,也会使子代形成阴虚体质;在后天获得方面,饮食厚味、房劳不节、情志过激、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疾病影响及医过,均可导致阴虚体质的形成.对阴虚质成因的了解,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阴虚体质的偏颇,防止相应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英帅;王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性食管炎属中医“噎嗝”范畴,基本病机为“热毒侵袭,气阴两伤”,兼有血瘀、气滞、痰湿、胃失和降等.治法上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兼以和胃降逆、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和消肿生肌等.用药有沙参麦冬汤、启膈散、血府逐瘀汤、甘露饮、竹叶石膏汤及自拟方等;单味药如血竭、苦参、云南白药、康复新液等.目前缺乏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及实验研究.今后当建立稳定可靠的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选用临床有效的中药进行早期干预,客观地观察评价疗效并对疗效机制、有效药物及作用环节进行分析.

    作者:路军章;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