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航;崔玉华;胥阳;范春荣;王熙
目的:探讨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急性听力受损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统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使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听力受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一般性资料收集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儿过敏史、呼吸道感染以及外伤等一般特征较为明显,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外伤( OR=2.561)、负面情绪( OR=2.023)、过敏史( OR=13.47)和呼吸道感染( OR=1.248)。结论:儿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急性听力损失者多数有诱因存在,外伤、周围环境压力急剧变化、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是可能的主要诱发因素,在生活和治疗中应该因利势导,大限度的降低患儿急性听力受损状况的出现。
作者:张宇丽;高珊;岳文慧;马桂琴;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疾病谱对行心肺复苏术的急救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急诊手术室因发生心脏骤停实施CPR 复苏成功患者100例和复苏失败患者1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直接病因。结果:复苏成功组大多为20~40岁患者(51例/100例,51%),复苏失败组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60岁以上(45例/100例,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功组和失败组在心肺复苏起始时间(100例/100例,100%;17例/100例,17%)、是否气管插管(91例/100例,91%;32例/100例,32%)和心电监护(79例/100例,79%;56例/100例,5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9,P=0.000;χ2=10.025,P=0.000;χ2=4.982,P=0.000);直接病因主要为脑出血和梗死(44例/200例,22%)、冠心病(33例/200例,16.5%)、呼吸衰竭(40例/200例,20%)和急性心肌梗死(47例/200例,23.5%),且两组患者间原发性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与患者年龄、原发性病、是否进行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和复苏起始时间有关。
作者:曲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鉴别宫内假孕囊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至2013年收治并经临床和术后病理证实的54例宫外孕合并宫内假孕囊患者,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结果:54例异位妊娠患者宫内假孕囊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经腹组26例,诊断正确14例(53.8%),误诊12例(46.2%),经阴道组28例,诊断正确25例(89.3%),误诊3例(10.7%),经阴道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明显高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宫内假孕囊的超声特征,与宫内真孕囊的鉴别,是减少早期异位妊娠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月瑕;王君英;巴月成;张东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母婴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确诊的7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研究A、B两组,并选择同期于本院做产检的33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研究A组患者未给予任何规范治疗,研究B组患者给予规范系统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β2-M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A、B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β2-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而研究A、B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与研究B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比研究A组低,且妊娠结局均优于研究A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预后情况优于研究A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给母婴带来危害性影响,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恰当治疗,会降低对母婴机体危害度,改善母婴结局及预后情况。
作者:唐枝;马坤淼;耿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 DXM)对老年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于诱导前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mL)或及等量生理盐水静脉微泵输注,持续输注15min;随后依序静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实施全身麻醉,术中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和静脉微泵丙泊酚2~5mg? kg-1? h-1),并适时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开始时、术中、术后及离开手术室时生命体征指标,并观察麻醉前1d、术后4h、1d、3d、7d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 MMSE)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SBP、DBP和HR比较无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麻醉后5min时SBP、DBP 和HR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 P<0.05),但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手术开始时两组SBP、DBP 和HR均显著升高( P<0.05);但对照组波动幅度较大;观察组术后4h、1d时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DXM可稳定全麻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孙明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临床比较研究,观察超微针刀加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治疗组给予超微针刀加中药心痛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半月后比较和3年后对治愈病人随访总结。结果:超微针刀加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例明显强于西药常规治疗病例,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微针刀加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刘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二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和SDS量表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和SDS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OLQ-STO22中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焦虑及口干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味觉、身体外观及掉头发评分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翔;张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患者牙齿磨耗与牙列缺损状况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102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临床资料收集,结合牙科功能等级分类系统,分析牙齿磨耗与牙列缺损状况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全口牙与磨牙功能面磨耗均数对比,差异显著(均P<0.05);上下颌≥10颗牙的牙列与<10颗牙的牙列,在全口牙、前牙、前磨牙等功能面磨耗程度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双侧磨牙≥1个咬合对数牙列的前磨牙等功能面磨耗程度,与无咬合对数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的牙齿磨耗程度与性别、上下颌剩余牙齿数量以及双侧磨牙咬合对数有关,值得进一步探究。
作者:刘美娣;邱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Hangman 骨折分型以及各类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24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参与本次研究,根据Hangman骨折分型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该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后,12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各类型Hangman骨折的处理原则,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丰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二者生活质量等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03%,低于对照组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20例、良8例、中2例和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1例、中6例和差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琴;刘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应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记录入室(T0)、开始预注后10min(T1)、麻醉穿刺时( T2)、开始预注后30min( T3)、60min( T4)及术后即刻( T5)、术后10min( T6)、30min( T7) 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 MAP )及心率( HR),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 0时Ramsay镇静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1~T 7时间点观察组高于本组T 0时间点,并且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高感觉阻滞平面及运动阻滞达到Bromage 3分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观察组高感觉阻滞平面消退至S1的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至Bromage 0分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0时间点MAP 及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1~T5时间点MAP、HR与本组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相应时间点MAP 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可以延长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能较好的维持循环稳定.
作者:胡艳;林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15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接受静脉尿激酶(80~150万IU )溶栓治疗,根据是否有出血性转化分成出血性转化组( HT)和非出血性转化组( NHT)两组。观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 FDP )、血小板、血糖、血脂等的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以修正的Rankin指数评分( MR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后循环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并对可能与出血性转化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HT的发生率为24%;HT组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NHT组(P<0.05);HT组NIHSS、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D-二聚体高于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TC、LDL-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P<0.05)。尿激酶输注后6h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T组明显,24h后再次升高。尿激酶输注后12h两组患者FDP 水平均下降,而HT组降低显著。溶栓后90d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溶栓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NIHSS评分、FDP、D二聚体、TC、LDL-C是后循环脑梗死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且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吴锦英;李欣明;龙健中;吕秋蓉;冯兵;杨培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宽城满族自治县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xcel统计软件对宽城满族自治县2014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县2014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75.83/10万,与2013年报告发病率相比属增报病种,麻疹发病年龄组主要以0~1岁和20~50岁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45.08%和43.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发病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3.89%和38.34%。发病高峰期为4~5月,占总病例数的74.09%。结论:2014年宽城满族自治县麻疹发病以未免疫人群和未免疫成功人群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麻疹类疫苗预防接种和麻疹防治知识宣传等防控工作。
作者:玄立印;张丽娟;张艳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发生的情感障碍,以心境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为核心症状,脑卒中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可发生 PSD[1],PSD 可贯穿脑卒中的整个自然病程,对脑卒中患者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不配合治疗及康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致残率及死亡率,也可增加患者卒中的复发风险[2、3]。 Hackett等对1977年至2002年51项前瞻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其结果显示,卒中急性期(卒中后1个月内)、恢复期(1~6个月)以及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患者 PSD 的发病率分别为32%、34%及34%[4]。失语是大脑语言中枢或其联络纤维受损,从而导致患者在听、说、读、写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出现的功能障碍,约30%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5],失语给患者带了沉重的精神负担[6],明显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更易产生严重残疾,所以有失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更易罹患PSD[7]。但由于失语患者存在交流障碍,所以诊断PSD极为困难,误诊率达20%~70%[8]。目前诊断PSD主要采用临床访谈及心理学量表评定,量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PSD,以及判断其严重程度并评估预后,但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的语言依赖性,并不适合脑卒中失语患者,所以部分国外学者研制了一些非言语依赖性抑郁评定量表,方便临床工作中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识别。
作者:王德佳;杨波;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腹式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h、48h白介素-6(IL -6)、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计数( WBC)、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术后24、48h时WBC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经腹组术后24h、48h时WBC显著高于经阴组( 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h血清总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48h血清总皮质醇较术前及术后24h显著升高( P<0.05);经腹组术后24、48h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经阴组( P<0.05);两组术后24h时IL-6、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5),术后48h时IL-6、CRP 水平较术后24h显著降低( P<0.05),但仍显著高于术前( 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h、48h时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经腹组(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安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分析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Hp )阴性胃溃疡成本-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7例,分为奥美拉唑组44例和兰索拉唑组43例,疗程结束时评价临床效果及成本-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09%;兰索拉唑组患者治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5,P=0.563)。奥美拉唑组C/E为0.46,低于兰索拉唑组的1.99,△C/△E为89.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敏感度分析示奥美拉唑组C//E为0.41,低于兰索拉唑组的1.79,ΔC//ΔE为8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与兰索拉唑组6.98%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Hp阴性胃溃疡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作者:卢雪晖;陈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术前焦虑对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造成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并伴有术前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强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术前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护理强度及方式对术前焦虑的改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高焦虑患者在术后6、24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低焦虑患者( P<0.01),而在术后48h,两组患者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得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得分下降更加显著( P<0.01)。结论:对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并伴有术前焦虑的患者进行术前强化护理干预,即心理干预、活动干预以及饮食干预,并配合家属的鼓励与支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减轻术后疼痛,对术后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贾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李某,女性,47岁.因面部浮肿,血压增高半月,呼吸困难1d,以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患者于八年前,每于劳累后稍有头痛,乏力就自行口服去痛片1~2片,服药后自觉症状暂时缓解,因无大碍也未曾到医院诊疗。这种情况间断出现8年.入院前1d劳动后出现劳累,乏力,情绪不好,突然出现头晕,视物不清,恶心,食欲低下,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压190/100mmHg。给予硝苯地平片1片口服,2次/d,血压降至145/90mmHg。但病情缓解不明显,且尿量减少,浮肿加重。出现咳嗽咳痰,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今日转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5℃,血压145/95mmHg,心率102次/min,贫血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心界增大,心音低钝,遥远。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肝大肋下2横指,脾脏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色素69g/L,血清钾6.1mmoL/L,血钙2.1mmoL/L, HCO ~313.3mmoL/L。血浆白蛋白29g。尿蛋白(++),尿比重1.010,BUN14mmoL/L, Scr346μmoL/L。肾脏超声检查:双肾明显缩小,左肾7.6cm×4.0cm×4.1cm,右肾6.8cm ×3.9cm×4.3cm。诊断为药物性肾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住院后给予降压,控制感染,强心利尿,保护肾功能,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等治疗,症状得到缓解,病情趋于稳定,但肾功能未能得到完全恢复。
作者:冷红梅;万紫旭;李建;卢思英;马军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法:将8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均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43例予以急救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救治,而实验组43例则予以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救及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满意率、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正常组( 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科学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对于患者的救治及预后极具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秦艳红;武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压塑成形口腔矫治器( OA)与CPAP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OSAS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CPAP组与压塑成形OA组,各40例,分别给予CPAP 与压塑成形口腔矫治器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多导睡眠图( PSG)变化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暂停平均时间、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4,P<0.05)。结论:OA与CPAP 治疗OSAS的临床疗效相似,建议两种方法交替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福来;赵明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