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温晋华;王晓东
目的:对某基层县级医院门诊药房开展的中药注射剂咨询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完善药物咨询工作及药学服务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到该院门诊药房进行中药注射剂咨询的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服务对象对药物咨询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76.5%,其中患方知晓率仅为71%,且服务对象对中药注射剂咨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仅为79%,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患方( P=0.005)。95.5%的服务对象希望改进门诊药物咨询服务。结论: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基层县级医院药物咨询工作基本满意,不断提升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基层医院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淑香;王旭明;王立军;刘凤欣;任玉皎;陈辉;赵小刚;袁少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在心肺脑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级涉外护理专业20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6名学生为实验组,10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取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与自制教学评价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正性评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既有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孟杰;万紫旭;赵海燕;王佳颖;魏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情况。方法:将我院肛肠科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情况信息,找出患者的不耐受饮食、禁忌饮食及适宜饮食。结果:60例调查患者中,有1种及其以上的饮食不耐受的60例,29例(48.33%)有3种及其以上的饮食不耐受。60例调查患者中均有1种及其以上的饮食禁忌,其中3种及其以上的42例(70.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耐受及禁忌食物种类多样,较为多见的为辛辣食物、生冷油腻之品、乳制品及酒类,且不同患者的饮食禁忌有所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指导患者合理个体化饮食。
作者:高英杰;刘卫民;赵佛军;姚芳;王英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公共场所(饭店、旅馆、理发馆等)卫生情况,掌握双桥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方法:2013年监测422所餐饮场所;230所旅馆、116所理发馆、42所洗浴场所、17所歌厅,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GB/T18204-2000各项方法检验,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在2013年,公共场所中洗浴场所细菌总数合格率低,为78.6%;空气菌落总数中歌厅细菌总数合格率低,为88.2%。空气中不合格项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CO2、菌落总数。结论:双桥区应进一步加强对旅店业场所卫生加强管理监督。
作者:姚淑华;谭忠萍;白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指标与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的64名健康人员,然后将两组的血清白介素、TNF-ɑ、SP、NP Y及 MMP 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同时比较其中不同疼痛指数患者的检测水平,并以Logistic分析处理上述血清指标与本类患者疼痛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神经肽(NPY)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且其中疼痛程度较高者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疼痛程度较低者,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血清检测指标均与本病的疼痛程度有密切的关系,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项血清指标与其疼痛程度均有密切的关系,在本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宋志刚;牛小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29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n=43)、早期组(n=43)与晚期组(n=43),均给予相同的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三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早期组再出血率为27.9%(12/43),显著高于早期组的7.0%(3/43)与晚期组的2.3%(1/43)(P<0.05或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CH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再出血密切相关,超早期手术可增加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而影响预后,但对于出血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能形成脑疝者,仍应尽早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赵礼彬;曾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找出制约截瘫患者褥疮愈合的护理因素,对封闭持续负压灌注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缩短疗程,提高愈合率。方法:将40例截瘫褥疮患者分两组,常规组为换药后对症护理,对照组为封闭持续负压灌注给予全程的护理管理,观察分组护理14d后的疗效。结果:40例截瘫褥疮患者的疗效指标按痊愈、好转、无效评价,对照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平均治疗时间和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封闭持续负压灌注的截瘫褥疮患者,给予全程的护理管理,能维持负压参数的稳定和吸引管道的通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总费用,确保患者营养需求和治疗有效性,大大提高患者舒适度,成为更有优势的护理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开颜;郭海霞;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承德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承德市医院消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采样13492份,合格9885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3.26%。医疗压力蒸汽灭菌为78.9%~100%平均91.0%、紫外线灯辐射强度59.9%~83.6%平均65.6%、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污染为56.8%~73.0%平均82.4%、医院重点科室空气污染为18.2%~56.7%平均43.4%,使用中消毒液污染和有效成分含量物体表面合格率为62.0%~95.7%平均82.4%。结论:4年期间医院的消毒质量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发展不平衡,管理存在死角,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刘劲松;温晋华;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P CT、CRP的影响。方法:将166例COP 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前、后对两组免疫球蛋白、PCT、CR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IgA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IgM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Ig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 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PCT、CRP 水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消除率为93.1%,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可有效改善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具有细菌消除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的优点。
作者:安晓洁;乜庆荣;邓赶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手术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它的不确定性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心理研究者调查发现,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1],心理活动如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手术和麻醉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会受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的影响。目前,为了减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多数医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本文对术前访视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做以下综述。
作者:颜雷雷;赵洪涛;王冰;赵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患者治疗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IVF-ET治疗失败3次及3次以上并自愿参加调查的不孕患者132个冷冻移植周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A组(实验组)64例,由专人负责将心理护理贯穿于FET整个过程,B组(对照组)68例进行常规护理。于移植当日再次发放SCI-90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不孕原因、基础FSH、窦卵泡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SCL-90各项因子得分、临床妊娠率、流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同。移植日B组的SCL-90各项因子分别明显高于A组。 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VF治疗过程中,专业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流产率,增加患者临床妊娠率。
作者:石静芳;刘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2002年10月,承德市将医疗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纳入卫生监督机构职责范围。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和积极探索,我们总结积累了一定的医疗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经验,本文旨在探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医疗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机制和改进措施。
作者:郭剑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养老护理员现状与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养老护理员整体素质,改善老年人的护理状况。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养老护理员现状及社会需求。结果:养老护理员需求量大,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员在国内和国际都有广泛的就业前景。结论: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养老护理员缺口大、供不应求等现状,急需建立一支层次高、专业性强、服务规范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以满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作者:李建;党晓伟;付志华;秦博文;马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80例以及健康体检小儿80例,均行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的 FEV1、PEF、FVC相比健康儿童明显降低( P<0.05),FEV1/FVC%、RV、RV/TCL%则明显升高( P<0.05);临床缓解期各项指标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差异( P>0.05)。小儿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经肺功能检查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 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还能够准确反映患儿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应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献血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项目的初检,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ALT血液报废率。方法:通过采取增加检测用试纸条的质控抽检、对设备的定期校验、调整初检控制值、增加质控频次、强化人员培训等综合控制措施,对比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报废率。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报废率分别为1.8%和0.8%,采取控制措施后ALT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结论:使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献血者ALT项目初检,并对其使用过程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ALT血液报废率。
作者:刘英杰;姜飞;马艳红;马学超;金凤梅;张玉华;白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对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脑血流情况的评估以及对脑缺血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至2014年39例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利用SP ECT观察局部全脑血流量( rCBF)的变化、是否存在脑缺血以及缺血的区域和程度。结果:实验组突聋伴糖尿病病人39例rCBF减低者33例,占受检者84.6%,对照组突聋不伴糖尿病人31例,13例患者rCBF减低区,占受检者41.6%,二者rCBF的平均生阈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PECT脑显像提示入组的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脑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情况,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隐匿缺血区,故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给予SPECT脑显像以监测脑血流情况,必要时及早干预,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发生。
作者:赵明;郭有新;付浩;胡玉弘;段运动;潘国红;唐桂华;赵泽金;马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 S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40例(80侧)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测量茎突的长度、向内偏斜以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方位角之间的相关性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中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向内偏斜角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751、-0.318,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当茎突与扁桃体间距诊断阈值为10.65mm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2.5%,均较高。结论: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缩短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依据。多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张丹;吕亮;邢媛媛;曹宏伟;吴薇娜;王胜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及探讨其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访患者治疗效果,对其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手术患者LysholmⅡ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三组患者术后LysholmⅡ评分均明显优于三组治疗前( P<0.05),3d~6月组术后LysholmⅡ评分明显优于6~12月组( P<0.05),6~12月组明显术后LysholmⅡ评分明显优于1~2年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月)以及术后冰敷的OR值均小于1,表明为保护因素,负重时间(1周)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的OR值均大于1,为危险因素。结论: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手术能有效治疗半月板损伤,尽早手术能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过早负重、关节软骨损伤是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冷敷以及尽早手术是术后疼痛的保护因素。
作者:张浩沙强;王雷;郭瑞;吉喆;王志刚;李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 CI治疗术后静脉点滴抗凝药物替罗非班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151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发生3例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3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2.0~12.0h,血小板低值在(4~41)×109L-1之间。停用替罗非班24~120h后血小板计数值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效果可靠,但在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有少见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
作者:陈立;巨名飞;侯瑞田;单伟超;金凤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治疗相关资料共计64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6±7.4) min,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13.3±7.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3.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数据资料( P<0.05);在手术安全性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3.1%VS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具有更优秀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付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