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亮
目的:探讨乳腺疑难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100例发现乳腺肿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和终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乳腺疑难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肿块的病理类型的不同,其彩色超声多普勒声像特征也有相应的表现。10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的患者有88例,占88.00%,恶性肿块的患者有12例,占12.00%,良性肿块以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的囊性增生为主。而恶性肿块主要以浸润性乳腺小叶癌以及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为主。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为100.00%,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00%,误诊率为13.00%。结论: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创等优点,可以作为乳腺肿块普查的重要手段,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莉;王军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思路和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7例,其中男68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43.9±0.6岁,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型损伤85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34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18例,Ⅵ型20例。根据分型,分别给于单侧解剖钢板60例,双钢板内固定25例,单纯螺钉固定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3个月,采用Rasmussen 评分标准评定:优55例,良22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沉,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廷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众所周知,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 PTH)是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动态平衡的激素。近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和血压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就此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建华;唐秀敏;焦秀华;孔红军;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共计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共计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1%。治疗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15.24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崇林;王文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心肌酶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90例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同时根据脑梗死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组组间心肌酶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AST、CK、LDH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各项心肌酶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随着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意识障碍组患者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无意识障碍组显著增高(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增加,心肌酶指标可作为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是护士在观察、评估、判断患者护理问题,以及为解决患者问题而执行的医嘱、护嘱或实施护理过程的记录[1],是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和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特别护理记录单、护理交班记录、责任制护理记录等,是患者接受护理治疗的全过程,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根据《河北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行)》的书写标准建立质控小组,对护理文书进行日常检查、管理,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科室及时督促整改。
作者:亢亚娟;周伟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分析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成本-效果,寻找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应用泮托拉唑,B组应用兰索拉唑,其余治疗方案二者相同,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0.00%,B组溃疡愈合率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成本-效果比(C/E)为4.81,明显低于B组的5.81,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68.33;敏感度分析A组患者C//E为4.33,明显低于B组的5.25,ΔC//ΔE为66.8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较兰索拉唑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作者:肖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舒适护理将卵巢癌化疗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卵巢癌护理措施,而B组患者则接受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B组患者焦虑标准分(41.29±4.53)分、抑郁标准分(42.45±4.46)分明显低于A组的(P<0.05),而B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92.45±5.4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活动能够明显降低卵巢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部实时B超在诊断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克罗恩病,对其进行腹部实时B超辅助检查,诊断病灶部位和性质,并对照组织标本病理结果,观察CD的B超特点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克罗恩病腹部实时B超诊断具有一定特点,诊断准确率为83.3%,定位准确率为100%;并发症诊断符合率为82.1%。结论:腹部实时B超在克罗恩病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操作方便,可优先考虑,进行初步诊断。
作者:杨静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食管覆膜支架置入与扩张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食管恶性狭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置入沙氏扩张探条;观察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食道覆膜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成功率、疗效、梗阻改善状况、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显效率和总有效分别达到82.36%和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QOL生活质量评分为(42.30±6.52)分,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评分(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4.71%(P<0.05),再狭窄率仅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的14.71%( 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成功率高,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显著优于沙氏扩张探条扩张。
作者:周宇;罗良德;杨建;申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9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与4周的水平,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态。
作者:洪继学;章光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行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外观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与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外观疗效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临床治疗中保乳手术具有美容效果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持低复发率与高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冰涛;尚宏清;李伟;刘凯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幕上脑肿瘤患者诱导麻醉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 mg/kg +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对照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mg/kg +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 mg/kg。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后ICP 及CPP 的变化。结果:ICP 的比较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插管后15min及切皮后,两组患者ICP 均逐渐升高,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骨瓣后两组患者ICP均逐渐降低,但仍高于诱导前水平(P<0.05),开硬膜后两组患者ICP 均恢复至诱导前水平。观察组患者CPP 于插管后逐渐降低,插管后15min、切皮后及开骨瓣后均显著低于诱导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硬膜后逐渐升高。对照组患者CPP 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开骨瓣后及开硬膜后均显著低于诱导前,其中,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及开骨瓣后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幕上脑肿瘤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出现ICP 升高,CPP 降低,而舒芬太尼较芬太尼对ICP及CPP 影响更加明显。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同类疾病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行综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应用TAI治疗、TACE治疗、TACE+PEI治疗、TACE+手术切除治疗,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5年期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综合治疗预后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经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近期疗效、临床分期、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危险因素包括期疗效、临床分期、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其中TACE+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理想,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
作者:王书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伴焦虑抑郁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焦虑抑郁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之后改为优泌乐25皮下注射,治疗组同时口服文拉法辛,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作 SAS、SDS、皮质醇( CRO)、白细胞介素-6( L-6),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比较,观察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0.01),治疗后治疗组SAS、SDS、CRO、L-6、hsC-RP 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均为轻度,能耐受。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伴焦虑、抑郁的2型糖尿病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郁刚;刘小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高危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研究组同时加用注射用纤溶酶100U,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 PAI-1)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D-二聚体( D-D)水平。结果:①治疗后两组Fib、D-D含量降低, tPA、PAI-1活性降低( P<0.05)。研究组Fib、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PA、PAI-1活性也低于对照组( P<0.05)。②治疗期间,研究组无肺栓塞发生,对照组3例发生肺栓塞,发生率为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1)。③两组治疗期间均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患者预防性应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纤溶-凝血系统,预防肺栓塞发生。
作者:欧永强;李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切口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4.0%。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10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作者:谢克恭;唐毓金;陆敏安;蓝常贡;卢贤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PFNA微创法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12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各56例,治疗组行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行PFN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vs.79%,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vs.34%,P<0.05),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容易操作,愈合较快,疗效确切,感染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正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残余尿量( RUV)、大尿流率( Qmax)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IPSS、Qmax、RUV及QOL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似,但术中出血量少、切除组织更完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将盆腔炎住院患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将盆腔炎住院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健康教育护理组的盆腔炎患者经护理干预治疗后对盆腔炎知识的知晓情况,坚持配合治疗及注意经期卫生情况的例数均大于常规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发热复发和腰痛复发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评分大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使其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生治疗,从而提高盆腔炎的治愈率。
作者:崔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