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覆膜支架置入与扩张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周宇;罗良德;杨建;申红

关键词:食管恶性狭窄, 扩张疗法, 食管覆膜支架置入,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食管覆膜支架置入与扩张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食管恶性狭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置入沙氏扩张探条;观察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食道覆膜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成功率、疗效、梗阻改善状况、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显效率和总有效分别达到82.36%和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QOL生活质量评分为(42.30±6.52)分,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评分(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4.71%(P<0.05),再狭窄率仅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的14.71%( 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成功率高,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显著优于沙氏扩张探条扩张。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分别给予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水平监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FP G、2hPG及睡前血糖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B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A组较治疗前、同期B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B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晋晓;焦秀敏;许秀萍;吕肖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54例产妇为观察组,单纯剖宫产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3±5.2min)与对照组手术时间(50.6±4.8) min比较,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4.5±14.2)mL、产褥时间(31.6±2.8)d以及住院时间(6.0±1.4)d与对照组(129.7±10.3mL、30.1±1.8d、6.0±1.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铁英;卢国友;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残余尿量( RUV)、大尿流率( Qmax)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IPSS、Qmax、RUV及QOL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似,但术中出血量少、切除组织更完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 法测定兔血浆中阿西美辛和吲哚美辛的浓度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阿西美辛和吲哚美辛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酮洛芬为内标,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pH 4.5醋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50∶40∶10),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阿西美辛在0.04-2.5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9.4%,RSD=5.2%( n=5);吲哚美辛在0.03-1.9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9.7%,RSD=5.7%( n=5)。结论:本法简单、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兔血浆中阿西美辛和吲哚美辛的浓度。

    作者:刘振华;金英;李忠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骶骨肿瘤伤口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切口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4.0%。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10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作者:谢克恭;唐毓金;陆敏安;蓝常贡;卢贤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入院的4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与同期45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 Open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 OCHTD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人均治愈出院。 LCBDE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少于OCHTD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LCBDE组住院费用略高于OCHT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LCBDE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可一次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疗效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修宇;陈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毒净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尿毒净液对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药理药效。方法:切除大鼠5/6肾脏构建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将实验分为4组,每组10只大鼠。 A组,假手术组。 B组,空白对照组。 C组,尿毒净液组。 D组,洛丁新组。观察5周后大鼠同型半胱氨酸、Scr、Bun、HGB、钾、钙、磷、钠、氯等肾脏生化代谢指标变化,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水平、mRNA转录水平,并进行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 Scr、Bun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HGB明显下降( P<0.05)。5周治疗后,C组大鼠Scr水平较B、D组大鼠明显降低( P<0.05),C、D组大鼠Bun水平较B组大鼠明显降低( P<0.05),C、D组大鼠HGB水平较B组大鼠明显升高( P<0.05),C组大鼠氯、钙、磷紊乱水平较B、D组改善显著。尿毒净液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恢复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DNA甲基化水平,有效降低肾小球硬化的主要介质TGF-β1的mRNA转录水平表达。 HE染色见A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为正常形态,B组肾小球出现局灶性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球广泛萎缩或代偿性肥大改变。 C、D两组均局灶性肾小管萎缩、扩张、蛋白管型,多灶性肾小球萎缩、代偿性肥大,肾间质增生。结论:尿毒净液与洛丁新作用相仿,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

    作者:肖烈钢;何本夫;朱成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疑难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疑难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100例发现乳腺肿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和终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乳腺疑难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肿块的病理类型的不同,其彩色超声多普勒声像特征也有相应的表现。10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的患者有88例,占88.00%,恶性肿块的患者有12例,占12.00%,良性肿块以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的囊性增生为主。而恶性肿块主要以浸润性乳腺小叶癌以及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为主。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为100.00%,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00%,误诊率为13.00%。结论: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创等优点,可以作为乳腺肿块普查的重要手段,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莉;王军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在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40只6周龄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股骨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将全部受试大白兔左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实验组,右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大白兔术后不同阶段大体观察情况、组织学特征、透视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等。结果:实验组术后各阶段修复组织覆盖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阶段修复组织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透视电镜下软骨细胞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比传统钻孔术更好的修复效果,其材料又安全美观,是一种新型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宣传。

    作者:梁荣伟;曾参军;李小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疝环环扎治疗小儿脐疝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环环扎治疗小儿脐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脐环环扎术的15例脐疝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儿手术平均时间35.6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恢复正常饮食。术后随访4-44个月,无复发,无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疝环环扎治疗小儿脐疝安全、有效,手术微创、有美学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周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共计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共计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1%。治疗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15.24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崇林;王文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覆膜支架置入与扩张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对比食管覆膜支架置入与扩张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食管恶性狭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置入沙氏扩张探条;观察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食道覆膜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成功率、疗效、梗阻改善状况、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显效率和总有效分别达到82.36%和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QOL生活质量评分为(42.30±6.52)分,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评分(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4.71%(P<0.05),再狭窄率仅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的14.71%( 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成功率高,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显著优于沙氏扩张探条扩张。

    作者:周宇;罗良德;杨建;申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部实时B超在诊断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实时B超在诊断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克罗恩病,对其进行腹部实时B超辅助检查,诊断病灶部位和性质,并对照组织标本病理结果,观察CD的B超特点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克罗恩病腹部实时B超诊断具有一定特点,诊断准确率为83.3%,定位准确率为100%;并发症诊断符合率为82.1%。结论:腹部实时B超在克罗恩病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操作方便,可优先考虑,进行初步诊断。

    作者:杨静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00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测结果,分析造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本研究选我院门诊采取的2000例检测血液样本作为研究材料,对造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检测的2000例血液标本中,有392例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7.5%,其中造成检测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标本溶血和标本送检时间不符合规定。溶血导致胆红素、肌酐、钾、尿酸检测结果升高,钠检测水平下降;标本送检时间推后导致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血糖( GLU)检测水平升高,乳酸脱氢酶( LDH)检测水平下降。结论:降低采集标本的溶血情况,按规定时间进行送检可有效控制血液标本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清红;朱名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黄斑区视网膜形态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觉功能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形态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觉功能改变的相关性,为预防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89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有视觉功能改变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观测其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选取200例非糖尿病黄斑水肿有视觉功能改变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眼睛进行对照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黄斑区A1-A9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98±56μm、389±65μm、383±49μm、390±85μm、392±59μm、299±48μm、301±47μm、291±64μm、283±53μm;对照组分别为158±12μm、242±15μm、231±16μm、245±14μm、246±14μm、210±16μm、199±10μm、201±9μm、229±14μm。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是影响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觉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王梅艳;李之忠;徐凤;张季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与磺胺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与磺胺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试验,纳入无妊娠、无哺乳、16岁以上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使用7 d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与磺胺乳膏,治疗完成后5-10d及25-39d随访。结果:在25-39d随访时,80名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患者中的70名,78名接受磺胺乳膏患者中的38名治愈或缓解( P<0.05)。大部分的差异出现在有病史组。副作用发生率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优于磺胺乳膏。

    作者:陈宜斌;朱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技术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优越性。方法:对要求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126个复杂病例,分别采用微创拔牙法(观察组)与传统劈凿法(对照组)两种方法拔牙,对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因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心律变化较小;术中断根率及拔牙窝不完整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痛苦的程度及发生率也不及对照组;术后疼痛肿胀反应对照组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拔牙时间缩短。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优于传统拔牙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何世海;李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思路和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7例,其中男68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43.9±0.6岁,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型损伤85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34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18例,Ⅵ型20例。根据分型,分别给于单侧解剖钢板60例,双钢板内固定25例,单纯螺钉固定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3个月,采用Rasmussen 评分标准评定:优55例,良22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沉,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廷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火针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改良火针组患者对疱疹部位进行火针治疗后,再进行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对疱疹部位予以单纯刺络拔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均为1d1次,10d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改良火针组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57.4%和92.6%,对照组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37.5%和73.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提示改良火针组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改良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纯采用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显著。结论:改良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有明显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樊玉华;滕小慧;赵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9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与4周的水平,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态。

    作者:洪继学;章光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