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灸疗法临床应用近况

钟敏莹;张朝鸣

关键词:针灸疗法, 天灸疗法, 推拿疗法
摘要:天灸疗法在近十年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每年不仅各家中医院提供此项疗法,西医院也出现了相应的服务.但不同医院所用的贴服中药成分不同,不同医师所选用的治疗穴位也存在差异,且对于天灸时间、药物选择与剂型规范性、穴位组合、病机辨证以及联合使用也各不相同.现将近十年天灸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体会

    大陵穴是心包经原穴,为十三鬼穴之“鬼心”,历代医家用此穴治疗神志疾病效果显著.失眠属精神情志疾病,其病位在心,心包代心受邪,故心包经大陵穴能治疗此类疾病.

    作者:陈鑫;钟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天灸疗法临床应用近况

    天灸疗法在近十年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每年不仅各家中医院提供此项疗法,西医院也出现了相应的服务.但不同医院所用的贴服中药成分不同,不同医师所选用的治疗穴位也存在差异,且对于天灸时间、药物选择与剂型规范性、穴位组合、病机辨证以及联合使用也各不相同.现将近十年天灸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钟敏莹;张朝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余景和与《余注伤寒论翼》

    余景和是我国晚清孟河医派名医,为人谦逊,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伤寒功底深厚.其代表作《余注伤寒论翼》以柯韵伯《伤寒论翼》原文为基础,详加注释.书中着重注释六经病解及六经方解,强调辨证论治.现存余氏手稿孤本《伤寒六经病解》与《伤寒启蒙集稿》系《余注伤寒论翼》后三卷手稿.《余注伤寒论翼》刊刻之后广为流传,其注释通俗易懂,可做学习《伤寒论》入门之书.

    作者:曲道炜;艾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眩晕患者的辨证施护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眩晕患者,分别给予辨证施护.结果:86例患者中,治愈62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辨证施护有助于眩晕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灵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从肾阴虚论治泄泻

    言及泄泻,或从寒湿热邪,或从气虚、阳虚、气郁等论治者从肾阴虚论治泄泻者较少,然临床上久泄伤及肾阴亦不少见,久泄者多虚,当以扶正为主,虽气虚、阳虚者多见,但亦不乏阴虚者.临床上应于复杂多变的症状中把握辨证关键,识别病机,方能正确施治.

    作者:徐春霞;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藿香正气散合保和丸儿科运用举隅

    藿香正气散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保和丸功效为消食和胃以治疗一切食积.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运化能力弱,从而易出现各种疾病.应用藿香正气散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多种儿科常见病如腹痛、呕吐、泄泻,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辨证论治的原则.

    作者:胡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金匮要略》方剂配伍特色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方相对于《伤寒论》的方剂更为灵活,更接近于临床,且方剂配伍特色更为明显,具有寒热同调、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动静结合、阴阳双补等特点.

    作者:李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通过查阅近五年有关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有关文献资料,探讨其中医病因病机,并在辨证分型论治、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中医药治疗PCS在功效方面得到了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玉忆;徐进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作为唯一可用于妊娠妇女的B级核苷类似物,具有“双达标”作用,能强有效的抑制HBV-DNA的复制,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改善患者肝脏组织损伤,使病情得到好转.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横纹肌溶解,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疾病及呼吸道炎症.采用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中药联合核苷类似物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抗肝纤维化.增强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使乙肝病毒转阴周期缩短;增加HbeAg血清转换率;减少替比夫定对患者的副反应;减缓替比夫定的耐药率,以使替比夫定的疗效发挥到大.

    作者:张富永;陈建杰;陈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65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均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65例中,治愈44例,占67.7%;好转18例,占27.7%;未愈3例,占4.6%,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秋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配合言语疏导法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言语疏导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言语疏导,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测评,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从第4周末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第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HAMD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药配合言语疏导法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沛然;张丽萍;汤久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3~4级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对3~4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给予地塞米松加中药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结果:试验组体温控制的地塞米松的平均剂量,地塞米松减量至1/2的平均时间,胸部正位片片状影的面积减至1/2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0455±3.2400) mg,(5.3068±0.4625)d,(9.3227±2.6985)d,优于对照组(15.0000±3.4460) mg,(6.6429±0.8753)d,(12.3333±1.9322)d,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效果显著,具有缩短病程的重要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塞米松用量.

    作者:徐晓东;燕丽萍;刘梅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谢萍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验

    谢萍教授认为月经先后不定期以肾虚肝郁为常见病因病机,其经验方定经汤长于疏肝补肾,养血调经,用于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志芳;马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优选半夏中鸟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半夏中鸟苷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HPLC测定半夏中鸟苷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半夏中鸟苷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半夏中鸟苷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超声3次、超声45 min、加水量10 mL.结论:经工艺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超声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稳定、可行.

    作者:祝军委;冯果;冯泳;何前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抱肚法治疗小儿厌食和积滞123例

    目的:观察抱肚法治疗小儿厌食和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厌食、积滞患儿,均给予抱肚法治疗.结果:120例厌食、积滞患儿中,显效80例,有效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3.4%.结论:抱肚法治疗小儿厌食、积滞疗效显著,患儿乐于接受.

    作者:胡雪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丸组方机理新解

    六味地黄丸以“地黄”作为方名,同时熟地黄在方中用量重,因此历代医家均认为熟地黄为方中君药.但是对于臣药、佐药、使药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茯苓、牡丹皮为佐药,泽泻为使药;山药、山茱萸为佐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为使药.本文还探讨了六味地黄丸中多种药物配伍关系:熟地黄与山茱萸;熟地黄与泽泻;熟地黄与牡丹皮;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牡丹皮;山药与山茱萸的配伍机理.

    作者:李慧平;年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绝经综合征合并脂代谢异常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功能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临床证候群.临床表现除月经紊乱外,还有烘热出汗、胸闷心慌、失眠多梦或精神抑郁等,部分妇女出现脂代谢异常.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有辨证及专方治疗、针灸、运动疗法等多种形式,现代医学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本文主要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对本病的治疗概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戴圆圆;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心理因素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近年来,不孕症已成为全世界的医学难题和社会问题,不孕症患者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而不良情绪与不孕疗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不良的刺激往往影响不孕患者的应对方式,使其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我们要破除传统思想,使社会及家庭对不孕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关怀,患者的亲朋好友尤其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帮助,患者的爱人更要不论是在生活上、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多多安慰、体贴患者,使其释放压力.而作为医护人员在接诊和诊疗过程中,对这类患者要施于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她们战胜不孕症的信心.

    作者:魏慧俊;夏天;温明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呃逆为主要表现的霉菌性食管炎1例分析

    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导致呃逆发生的原因以肿瘤、炎症性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笔者应用保护胃黏膜、补液平衡电解质、抗感染、改善循环西药联合养阴和胃中药治疗本病1例,疗效显著.

    作者: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验案

    鲍某,男,26岁,于2010年11月1日初诊.主诉:乏力、厌食、胁肋胀痛1个月余.患者自诉近3a时有乏力、厌食、腹胀等不适,加重1个月.舌红苔白腻,脉沉弦.查体:患者形体稍胖,腹部隆起,肝脾触诊不满意.查肝功能示:ALT70.4 U·L-1、AST 35.1 U·L-1、CGT 30.5 U·L-1、总胆固醇4.89 mmol·L-1、三酰甘油1.06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2.47 mmol·L-1、高密度脂蛋白1.02 mmol·L-1,胰岛素测定10.66 mmol·L-1,BMI:27.4,CT示:肝脾比值36.9/55(6.9),脂肪肝中度.无烟酒等嗜好.

    作者:薛蕾;宓余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