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郭立中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

李安娜;陈玉洁;刘宇;徐滢;郭灵龙;郭立中

关键词:温阳泄浊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 郭立中
摘要:以扶阳学术思想为立法依据,运用温阳泄浊法所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案一例,疗效可观,期以为此临床重症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泻肝起痿汤加减治疗阳痿80例

    目的:观察补肾泻肝起痿汤加减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病例采用补肾泻肝起痿汤加减治疗,水煎,日1剂,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近期治愈32例,占40.0%;显效18例,占22 5%;有效26例,占32.5%;无效4例,占5.0%;有效率为95.0%.结论:补肾泻肝起痿汤加减治疗阳痿疗效显著.

    作者:董德河;何本鸿;曹继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寒饮上逆证、血瘀络阻证、痰蒙清窍证、血虚证辨证治疗.结果:60例中,治愈54例,占90.00%;好转5例,占8.33%;无效1例,占1.67% . 结论: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学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验案

    鲍某,男,26岁,于2010年11月1日初诊.主诉:乏力、厌食、胁肋胀痛1个月余.患者自诉近3a时有乏力、厌食、腹胀等不适,加重1个月.舌红苔白腻,脉沉弦.查体:患者形体稍胖,腹部隆起,肝脾触诊不满意.查肝功能示:ALT70.4 U·L-1、AST 35.1 U·L-1、CGT 30.5 U·L-1、总胆固醇4.89 mmol·L-1、三酰甘油1.06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2.47 mmol·L-1、高密度脂蛋白1.02 mmol·L-1,胰岛素测定10.66 mmol·L-1,BMI:27.4,CT示:肝脾比值36.9/55(6.9),脂肪肝中度.无烟酒等嗜好.

    作者:薛蕾;宓余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茹毛饮血

    远古时期,先王没有房屋,冬天就居住在建造的窟穴里,夏天就居住在聚柴薪于高处筑的巢中.没有火烧熟食物,就吃草木的果实和鸟兽的肉,捕到野兽就连毛带血吃.没有麻和蚕丝,就把禽兽的皮和羽毛作为衣服穿.后来圣王出现,然后就研究火的作用,用模子铸造金属器物,烧土制作陶器,用来制作台榭、房屋、门窗.用火烤肉或煮肉的各种方法,来制作甜酒和醋类之品.整治麻和蚕丝,来制作布和丝织品.利用这些东西来养生送死,供奉天帝鬼神,全部从他们开始.

    作者:许敬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绝经综合征合并脂代谢异常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功能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临床证候群.临床表现除月经紊乱外,还有烘热出汗、胸闷心慌、失眠多梦或精神抑郁等,部分妇女出现脂代谢异常.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有辨证及专方治疗、针灸、运动疗法等多种形式,现代医学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本文主要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对本病的治疗概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戴圆圆;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述要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正向着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保守治疗方面现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就疗效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相比,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但是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或部分特定的复杂性粘连与急性完全性粘连,应随时手术治疗.就目前治疗而言,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与发现.

    作者:张旗;盛卫星;杨臻;侯宗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心源性心肌损伤阳气虚证的中医辨证要素分布

    目的:探讨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阳气虚证的中医辨证要素分布规律.方法:将《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中的症状与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阳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按照四诊、体格检查等进行分类,制定CRF表,然后进行临床观察,后根据《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使用方法来确定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阳气虚证患者的中医辨证要素.结果:中医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饮>血虚>热盛>阴虚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心>脾>肺>肾的趋势.结论: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阳气虚证患者的基本中医病性要素是痰饮、血虚、热盛、阴虚;病位证素是心、脾、肺、肾.

    作者:杨志旭;范铁兵;李洁;戎光;陈姝;肖宁;易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证心得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为少阳郁热,太阴虚寒,临床以口干口苦,脉弦,头晕及胃脘发凉,恶凉食,便溏,脘腹胀满为辨证要点,凡见此证者,无论何病,皆可用之.根据寒热多少,调整药物用量,口苦甚者,增加黄芩用量;腹胀满而下利益甚和(或)胃脘部发凉,恶凉食者,增加干姜用量,甚则可加用附子.

    作者:魏亚杰;石凯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从NO角度探讨子宫局部微循环障碍与肾虚血瘀型崩漏的关系

    NO作为强的血管扩张剂,在子宫局部微循环中不仅可以直接对子宫内膜起到抑制血小板,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亦可以间接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由于崩漏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肾虚血瘀的状态,故可以从子宫局部微循环中NO的角度更深层次研究这种“肾虚血瘀”的意义,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朱虹;卢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30例,西药组予奥沙拉嗪、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灌肠,中药组予清热涩肠、活血生肌中药灌肠,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复发率为33.33%,中药组复发率为2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常规西药类似,而复发率低于西药组.

    作者:秦书香;王玉华;黎爽;王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呃逆为主要表现的霉菌性食管炎1例分析

    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导致呃逆发生的原因以肿瘤、炎症性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笔者应用保护胃黏膜、补液平衡电解质、抗感染、改善循环西药联合养阴和胃中药治疗本病1例,疗效显著.

    作者: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逆散治疗男科疾病举隅

    生理上,性欲之起,阴茎之用,精液之化,与肝之疏泄密切相关;病理上,肝气都结,肝经湿热,寒凝肝脉,均可导致肝之疏泄失司,气血运行受阻,阴之器用不能,而致男科诸疾.四逆散药虽四味,却可运转枢机,透达阳气,使邪去郁开,气血调畅,故运用于男科,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随症加减运用.同时,还应采用传统的中医心理疗法,如说理开导、暗示解惑、以情胜性、顺情从欲等,疏利肝机,缓解患者心理不良因素,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做好患者教育指导,亦是治疗成败的主要方面之一.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马鸿斌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认为应健脾为先,病性为本虚标实,而以本虚为主,当辨清病因,标本兼顾,尤其对肾病综合征初期的患者,不能仅针对其标证单纯清热,更应该注重其脏腑本虚的特性,而加重温补的药物,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焕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当归四逆汤治验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苹、大枣7味药物组成,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原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等症.笔者抓住“寒阻经络,血虚气滞”病机,采用本方加味治疗血虚头晕、手足厥冷、寒湿痹痛、厥阴头痛等症,均取佳效.

    作者:赵士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4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孕三烯酮胶囊,2.5 mg,2次/周,口服,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如有感染者可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则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再口服痛经1号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别为82.50%和3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3.03%和16.33%.两组在症状评分方面均明显降低,子宫体积均变小,痛经时间均缩短,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和痊愈率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5a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且毒副作用较治疗组小(P<0.05).结论:痛经1号方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疗效,有减轻患者痛经、降低患者子宫体积及降低患者证候积分的作用,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宋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65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均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65例中,治愈44例,占67.7%;好转18例,占27.7%;未愈3例,占4.6%,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秋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癓)瘕”病因病机浅谈

    妇人(癓)瘕的产生通常是由脏腑气化的太过与不及、外邪侵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引起,单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终演变成瘀血留滞,痰瘀胶结,络痹气阻,日久而成瘢瘕的病理格局.(癓)瘕初期以气滞为主,积犹未久,故积而不坚,推之可移;病久则络滞以血瘀为主,气滞血阻络痹,脉络瘀塞,日久则可形成瘢病,故积而坚硬,推之不移.

    作者:徐玉琴;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七活血化瘀作用析要

    目的:探讨三七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重点对三七活血化瘀功效在各种相关疾病的应用以及机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三七及其提取物具有消肿散痈、降血压、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崩漏、肝硬化、胃炎、顽固性头痛等疾病的防治.结论:三七作为传统活血化瘀药,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证,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鞠颖;廖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汤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骨肽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体征变化及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安全、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仝小林运用枳术汤经验

    枳术汤为治疗脾虚胃滞证的常用方,功用健脾导滞,攻补兼施.仝小林教授善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脾胃气机升降、虚实互补的关系,灵活运用配伍及剂量比例.

    作者:周强;彭智平;赵锡艳;逄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