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苏梅;玄盟岩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局麻或静脉全麻下,对31例患儿行狭窄腱鞘部分切除术,12例加用肌腱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至5年随访,均未复发,无术后粘连.结论:①儿童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绝大多数不能自愈,非手术治疗效果差.②直视下的狭窄腱鞘部分切除术或加用肌腱成形术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均强;张振伟;廖坚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存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后2周患者,行检测并于2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比较分析其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改变,以判断心肌的存活性.结果:LDDSE预测的存活心肌于2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前后检出存活节段百分比分别为54%和50.8%.结论:LDDSE对AMI早期可较准确预测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部位,安全性好.
作者:刘英华;黄斌武;刘焕娣;李亚辉;张广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1991年以来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中血糖控制理想者34例,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空洞缩小或关闭.血糖控制尚理想者19例,15例吸收好转,2例无好转,2例死亡.血糖控制不理想者 10例 3例吸收好转,4例无好转,死亡3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较好的控制结核,改善预后.
作者:周东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6例使用肝病治疗仪病人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病例的选择、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舒适护理、消毒隔离、其它方面的配合护理是护理的重点.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佩纯;秦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特点,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的42例48眼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浅前房的发生率低(6/48),6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眼术后近期反应重,经过适当的处理,手术效果仍然良好;28眼低视力的闭角型青光眼行人工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有1眼出现残余视力丧失(1/28),说明该手术是较安全的,但也有导致残余视力丧失的风险.结论:闭角型青光眼行可松解缝线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对高眼压及低视力闭角型青光眼应及时手术治疗,以保持较好视功能.
作者:肖芳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结果令人沮丧.其5年生存率为5%~10%,局部控制率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进入临床后,提供了对肿瘤较高治疗剂量以改善并提高此类病人的肿瘤局控率及生存率的机会.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间我放疗中心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共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6例,现简报如下:
作者:陈国忠;陈景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和稳定治疗,可使并发症得到较好的控制,为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我们对9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旨在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物诱导睡眠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表现.探讨药物诱导睡眠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方法.方法:对我院33例患者行药物诱导睡眠下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记录和分析检查所见.结果:33例患者中,鼻咽部阻塞22例,均伴口咽部阻塞,同时伴喉咽阻塞者9例;3例系单纯口咽阻塞,伴扁桃体肥大,8例为喉咽阻塞,悬雍垂咽成形术后3例中,2例为喉咽阻塞,1例仍为鼻咽阻塞.多个部位狭窄者睡眠呼吸暂停更为严重.结论:药物诱导睡眠下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可清楚显示鼻咽、软腭和舌根在鼾声和中的动态变化,能够更直观、清晰地从形态学上分析OSAHS的产生原因和病理机制.
作者:刘亚晖;高国凤;智铁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是系统综合治疗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此项技术,但大多数是乳腺癌术后I期乳房再造,即使乳房再造报道甚少,仅有的报道自体组织移植进行乳房再造为主,运用假体植入进行乳房即时再造少有报道,即将我们的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作者:郭霞;张义玲;蒋宏传;那冬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病人临床护理和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脑血管发病生命体征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康复组瘫痪肢体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占华;陈色平;潘美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与方法:近10年对具有手术指征的108例BPH患者,选择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开放手术.结果:继发出血(在术后d7)2例,尿外渗2例,术后排尿困难2例(经1~2次尿扩即可),3例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出血加重;术后尿失禁1例,经适当处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治愈.结论:通过108例分析笔者认为只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准备,术中仔细操作,严密止血,术后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开放手术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作者:宋友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产妇分娩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对产妇免疫功能的抑制已被证实,这种免疫抑制影响产妇的机体恢复.而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分娩镇痛对产妇产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不多,为探讨分娩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通过与未加干预的自然分娩者进行比较,了解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产妇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缪秀华;杨小林;阮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对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方法:对238例肝硬化经胃镜检查出溃疡的44例患者,予每日晨服泮托拉唑40mg,疗程4~6周,着重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U)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周愈合率HU组中,十二指肠溃疡(DU)为74.1%(20/29),胃溃疡(GU)为53.3%(8/15);PU组中DU为96.7%(29/30),GU为100%(9/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6周愈合率HU中DU为86.2%(25/29),GU为86.7%(13/15).肝功能Child C级者溃疡愈合率明显降低.结论:泮托拉唑治疗HU疗效满意,但疗程较PU长,HU的愈合率C级患者较低.
作者:宁小艳;唐蒙轩;陈星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组加用丹参与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2%,对照组有效率60%(p<0.05),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钟池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本文用甲硝唑口服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临床治疗,从而评价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于临床上收集128例患者,男70例,女58例,年龄小12岁,大58岁,均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用甲硝唑口服及20%硝酸银点灼溃疡处.结果:经治疗前、后的临床追踪观察,总有效率100%,收到较理想的效果.结论:推荐口服甲硝唑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的处理方法,于临床上使用.
作者:马岳山;黄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正畸治疗中对上颌埋伏牙如何定性,定位,并要对此是采取手术拔除[1](主要是手术进路)或者是正畸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18例(其中1例为2颗多生牙,1颗多生牙已长出,另一颗为完全倒置的多生牙),上颌前部埋伏牙采用临床检查以及拍摄全景片、头侧位片螺旋CT轴位和表面成像等检查[2~4]对埋伏的多生牙、畸形牙和倒置牙共15例采用了相应的手术进路拔除,对形态正常且不倒置的3颗埋伏牙采用了正畸治疗.结果:18例埋伏牙中,根据临床和辅助检查综合判定有11例偏向唇侧(其中9例为多生牙、1例牙根特别弯曲,1例牙基本正常);6偏向舌腭侧(其中4例为多生牙,另2例为正常牙),1例居中呈完全倒置的多生牙,拔除的15例中有14例为多生牙,1例畸形牙,术中情况与术前判定一致,伤口一期愈合;3例正畸的埋伏牙与判定一致.结论:螺旋CT表面成像对上颌埋伏牙的定性、定位准确,由此确定的手术或正畸治疗方案均客观、科学,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
作者:李渠;白丁;许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24h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通过分析386例心脏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分析其各类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结果:各种心脏病中为常见的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而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但心衰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5),说明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功能减退无相关性.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猝死.心房纤颤多见于风心病,其次为冠心病和肺心病;房室传导阻滞则多于病毒性心肌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发生率较高.结论: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评估有着很大意义.
作者:王琍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ICU收治的病人病情严重,同时又伴随着广泛的侵入性操作及大量光谱抗菌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自身抵抗和保护能力均较差,随时处于发生感染的危险之中,一旦发生感染,会加重原发症,使病情恶化,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ICU内的感染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者:陈秋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14年来慢性心衰住院患者诊治的变化情况,为心衰的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资料.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至2004年14年间住院慢性心衰患者10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格局仍然未完全打破,ACEI的应用已经取得共识,但是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仍然不足.
作者:黄碧宏;汪花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过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本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重症肺心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尿激酶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西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