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雄;邓兴臣
目的:分析74例肝内1~3级胆管多发结石的盆式内引流方法、适应征及临床价值.方法:病例均行胆囊功除,胆总管、肝总管肝内1~3级胆管切开,解除狭窄环,取尽结石,胆管成型为盆状,与空肠Roux-en-y吻合.结果:所有病例皆解除狭窄,取尽结石,畅通胆汁,并可防止返流.结论:肝胆管盆式吻合术,不但能取尽肝内胆管结石,并能解除狭窄,又能通畅引流,还能避免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是目前能治疗肝胆结石并狭窄比较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谢楚平;陈宇辉;吴泽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手段.方法:总结142例胆管结石术后的T管造影、B超和胆镜对残余结石的诊断情况.结果:142例T管造影阳性例数37例,假阴性14例.B超诊断阳性44例,假阴性14例.胆镜诊断53例,假阴性5例.三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58.6%、72.4%、91.4%.结论:T管造影及B超虽然是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诊断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出现假阴性而造成漏诊,胆镜能发现T管造影及B超不能发现的结石,同时可同步处理.提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应常规进行胆镜的检查治疗,以提高胆管结石手术的质量,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车斯尧;叶观瑞;潘思波;黄燕金;陈钦寿;梁永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复杂,可在呼吸系统和其它系统疾病中出现.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我科临床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胸腔积液患者163例,就其病因、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留置肛管术后结肠回流灌肠、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使用留置肛管术后结肠回流灌肠对32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结果:32例患者全部达到Ⅰ期愈合,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结论:采用留置肛管术后结肠回流灌肠、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章斐然;郭毓文;李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125例NEC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NEC与早产、低体重儿、缺氧、感染、喂养、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有关.结论:减少早产,窒息的发生,及时控制感染,合理喂养是预防NEC的关键.
作者:薛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麻醉用于面神经监测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进行面神经监测手术患者15例,麻醉快速诱导后,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术中监测面神经的肌电传导功能,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发生情况以及停药后清醒时间.结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麻醉可有效监测面神经的肌电传导功能,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且无明显的体动现象;停药后清醒速度快.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面神经监测手术麻醉是可行的,且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郑恒兴;熊利泽;汪晨;林菁菁;曾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先天畸形,手术是矫正畸形的唯一方法.会阴型尿道下裂临床处理较为棘手,现将我们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璧;陈宝琨;孙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上对椎基底循环缺血的综合诊断.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依靠病人所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诊断标准,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作为确诊的手段,但由于其创伤性,不易被病人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评价脑血流的重要信息,该项技术是通过枕骨大孔对颅内段的椎-基底动脉进行检测,属无创技术,深受病人的欢迎.本文通过对79例临床诊断为VBI的病人进行颅内段椎一基底动脉检测,结合颈内动脉系血流探查,对VBI病人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仕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睾丸微小结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TM)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睾丸微小结石症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71例睾丸微小结石症中3例发生于单侧睾丸,68例累及双侧睾丸,可合并精索静脉曲张、附睾头囊肿、睾丸发育不良等.超声影像特征为:睾丸实质内可见散在稀疏或密集分布的强回声光点,直径约1mm左右,后方无声影.结论:睾丸微小结石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与不育和睾丸肿瘤有关,必需定期随访复查.
作者:梁小勤;王晓军;朱惠芬;张帆;汪鲁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1994年至2003年收治结肠损伤15例,其中8例行部分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7例行结肠修补术,无一例发生肠瘘,避免二期手术的痛苦,从而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其疗效也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翟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氯沙坦、苯那普利两药联用为治疗组(n=30),单用苯那普利为观察组(n=30),疗程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观察组对早期DN,均有明显降低血压、UAER和BUN的作用,各组在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好,尤其降低UAER作用有明显差异(P<0.01);各组FBG、CH、TG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1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按Csendes分型本组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21例中行单纯胆囊切除10例,胆囊大部分切除3例,胆囊切除、胆管瘘口修补5例,胆囊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全部治愈.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结合ERCP、PTC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何旗明;申昌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硫酸卡那霉素用作牙周冲洗治疗单纯性龈炎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选用硫酸卡那霉素冲洗牙周龈沟为实验组44例;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冲洗作为对照组43例,5d后复查.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是86.36%,对照组的治愈率是37.21%,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卡那霉素用做牙周冲洗治疗单纯性龈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燕;周立伟;王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yclinD1、CDK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胃癌42例和正常胃粘膜24例,对Survivin、CyclinD1和CDK4抗体行SP法免疫组织染色.结果:42例胃癌标本中Survivin有35例阳性,阳性率为83%,24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有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0.8%(P<0.0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仅发现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7.6%(20/42)、42.8%(18/42),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urvivin和CyclinD1、CDK4在胃癌中的表达显示基本一致性关系.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与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但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强阳性(++ ~ +++)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CyclinD1和CDK4在低分化胃癌中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结论:Survivin及CyclinD1和CDK4过度表达和活性增强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Survivin基因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Survivin和CyclinD1在胃癌中可能相互独立起作用.
作者:张小蔓;邹桂华;江庆萍;汪春福;董临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光比浊法检测了58例冠心病患者(14例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的CRP的水平.结果:血清CRP在急性心肌梗死组(16.14±1.82)mg/L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25±3.82)m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73±3.63)mg/L和非冠心病组(2.53±1.26)mg/L(P均<0.01).且ACS出现心脏事件CRP浓度显著高于同组无并发症者(P<0 05).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CRP水平与ACS临床过程的严重性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评判ACS预后的指标.
作者:曾凡源;杨平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1990年至2003年我院收治1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1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中,腹腔穿刺诊断率,X线检查诊断率,B超及CT检查诊断率分别是91.3%,38%,84.6%.腹腔镜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是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X线检查,B超及CT检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仍有一定误诊率,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后怀疑内脏损伤病人,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者,腹腔镜检查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少华;陈少逸;文军;郭国湖;林李波;何新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总结本院的 5 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囊性肾癌.随访3月至2年,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综合运用B超、CT等各种先进设备,可以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行肾癌根治术后,囊性肾癌的预后良好.
作者:冯宁翰;钱立新;华立新;宋宁宏;夏国伟;乔迪;吴宏飞;张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疼痛是术后影响舒适的主要原因[1],因此,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有效参与镇痛,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
作者:蔡于勤;李宗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少儿突发性聋(突聋)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34耳)15 岁以下的少儿突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等,并与74例(76耳)青年突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1%的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病毒感染史,冬春季发病占51.6%.发病至初诊时间、治疗前起始听力曲线水平以及听力图形与疗效及预后极为相关.入院时少儿组听力受损平均89.4dB,对照组71.1d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后少儿组听力平均提高13.7 dB,对照组提高30.3 d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少儿突聋耳聋损害程度重,预后较成人差.病毒感染可能是少儿突聋的主要病因,少儿突聋的治疗应针对病因以及进行改善微循环的综合方法治疗,并按急症处理.
作者:胡田桂;马未央;蔡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孤立性结节的HR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方式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HR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完全强化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HR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明智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