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锡斌;施乐娟;杜玲玲
目的:观察高压注射器不同的上升时间对左心室造影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设计比较短上升时间组(上升时间=0.1s)和长上升时间组(上升时间=1s)各50例左心室造影的情况.结果:短上升时间组的室性早搏发生率和平均的室早个数明显高于长上升时间组,且造影质量劣于后者.室性早搏个数未发现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结论:适当地延长高压注射器的上升时间可以减少左心室造影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丁春华;万征;张殿芬;赵俊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5%[1].常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和正确的护理可减少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对直肠癌术后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孙木吟;程一霓;吴雪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和癌旁组织中P53、MDR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50例食管癌和37例癌旁组织中P53、MD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5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有显著表达68%(34/50),癌旁组织中有表达59%(22/37);其中在正常组织中占54%(13/24),在非典型增生中占69%(9/13).MDR基因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中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意义,癌与正常组织有极显著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上P53、MDR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意义.结论:P53、MDR基因在食管癌中均呈高水平表达,癌旁组织中MDR有表达,P53基因突变早于组织形态学改变.
作者:职锦洲;李秀梅;李秀杰;杨廷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用头孢三嗪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急性肾盂肾炎40例疗效显著,且无1例肾功能恶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玉芬;孙士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β阻滞剂有负性肌力作用,长期以来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被列禁忌,近年来,随着交感神经及β受体研究的进展,用β阻滞剂治疗慢性CHF日益受到重视.本组报道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利尿剂、强心剂联合用药,对30例不同病因心脏病合并慢性CHF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国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就医院药品采购的全面管理问题,谈谈个人的管窥之见,供同道参考.
作者:靳凤柱;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食管贲门肿瘤术后肠内营养,可以早期激发和调动胃肠道的分泌,免疫和营养代谢的调理作用[1].促进肠功能恢复,保护肠粘膜屏障,改善和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状态.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46例食管贲门肿瘤手术患者经鼻肠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我院1998年以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期病例80例治疗体会.结果:术前冠状位CT能帮助熟悉解剖,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术后随访是手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出中鼻甲处理原则,对合并重度上颌窦炎症的病例需做柯-陆氏手术.结论:内窥镜的技术应用应与传统的鼻窦炎手术有机结合,以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仇锡斌;施乐娟;杜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肩周炎是一种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变及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导致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局部疼痛[1].现将1999年10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4例重症肩周炎报道如下.
作者:王银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了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12例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其中2例心肺复苏成功后置入IABP,1例在甲状腺手术后诱发心肌梗塞置入IABP,6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置入IABP,3例在手术中置入IABP辅助撤除体外循环.结果:1例术后5天撤除IABP,次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其余11例均在术后3~6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较大,特别是严重的低心排导致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在术前、术中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汪涛;凌庆;温定国;赵萍;欧竹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我科对90例乳腺癌病人术后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杨思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0岁,因感心前区闷痛,向左肩部放射,持续时间10余分钟而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神志清,精神可,自述无过敏史.入院后给予5%GS250ml、香丹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1次.患者用药d1后,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未给处理,继续用药d2,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全身出现红斑,皮肤发痒,伴有胸闷,恶心,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氟美松5mg加入25%GS20ml静推,扑尔敏4mg每日2次口服.经以上处理,症状得以控制,继续服用抗过敏药物,3d后皮肤过敏症状消退.
作者:刘勤珍;王莉;付承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秋季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也是危害小儿健康造成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门诊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开始,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122例婴幼儿秋季腹泻,并设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平;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乳腺癌可能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2例失访,3例10年内死于癌复发转移,1例手术后4年死于他病,余皆健在.结论:注意乳腺的细微变化,结合高危因素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陈龙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不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固醇激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癫痫药有无激素治疗在用药后控制抽搐时间,抽搐间隔时间及抽搐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无激素治疗痉挛症效果无明显差异,而用激素治疗组副作用显著(P<0.01).
作者:牟朝阳;韩雪梅;于远臣;初平章;宋作涛;王汝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吸入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表面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预混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Ⅲ期(重度)COPD病人33例,全部病例入组前无使用过任何剂型的激素、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无氧疗史.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舒利迭TM50/250)干粉剂,1吸/次,2次/d;B组16例,无吸入上述药物;两组病人均服用舒弗美0.2/q12h、沐舒坦30mg/tid,必要时短期吸氧(< 2W ),均无使用抗胆碱药,观察治疗4W、12W、24W三个时间点病人临床症状、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结果:观察期各不同时间点A、B两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及严重度、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等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且随疗程A组呈逐步改善,B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表面激素与LABA治疗COPD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其预混制剂使用方便,病人依从性高,近期疗效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减缓COPD肺功能下降可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小河;肖玲;王文莉;吴洁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伤寒论>318条,冠首少阴病,方用四逆散,注家不一,所论迥然.概而言之,其说有二:倡气郁阳遏不得伸达者,如李士材、张隐庵等,古今医家,每多宗之;立少阴阳虚失于温煦者,有舒驰远、钱天来辈.后世虽载其说,从之者少.然细揣条文,揆度形成之所由,权衡或然各症用药之加减,发仲景写作手法之所隐,笔者对本条病机及遣方用药,陈以管见,重新诠释,与同道共商.
作者:葛建立;宋易华;刘满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4年2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湖南九芝堂药业公司)联合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扁平疣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对医院输液制剂过程中产生热原的环节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对原输液配制过程进行改进,增加了对砂滤棒脱炭过程边搅拌,边过滤, 通过增压泵加压预滤30min的工艺流程.结果:配制工艺改进后我院生产的500批输液成品经鲎试验法检测热原,结果都呈阴性,而且临床使用未发现有热原反应发生.结论:这种除热原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对配制条件要求不高,投入低,效果好,能满足医院输液制剂除热原的要求.
作者:谢妙丹;王晓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普遍存于在生物细胞中,是一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应激状态下可被诱导表达,故又称应激蛋白.根据分子量大小可分为:HSP110、HSP70、HSP60、小分子2HSP及泛素等几个家族[1];其中HSP70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物学功能主要表现在应激状态下保护细胞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生存.HSP70与多种蛋白源形成复合体,并通过其结合和解离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与功能,但自身不参与靶蛋白的组成,又称伴侣蛋白.HSP70在一些增生性疾病中有过度表达,如肿瘤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合成代谢增强,需要大量HSP70来调节和稳定这一异常增殖过程[2].正常细胞中,HSP70的表达也受细胞周期调控,而肿瘤细胞中突变或异常蛋白质的存在刺激了HSP70的合成,使其呈现持续的高诱导表达状态[3].本文主要综述HSP70在妇产科学特别是肿瘤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林琼;李志凌 刊期: 2004年第09期